本刊評論員
1月13日,貴州省農村“三變”改革試點推進會暨試驗區試點縣工作交流匯報會舉行,省委書記陳敏爾批示強調,“十三五”時期,各地各有關部門要牢固樹立和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因勢利導推進改革試點,釋放更多改革紅利,為全省脫貧攻堅、同步小康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深入踐行五大發展新理念,所要求的改革轉型力度更大、程度更深,這是全國面臨的基本形勢,更是“貧困和落后是主要矛盾”的貴州所要鼓足勇氣應對的挑戰。貴州需要“發揮改革的突破性和先導性作用,增強改革創新精神,提高改革行動能力,采取有力舉措推動重點改革事項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供給側改革是“十三五”及更長遠時期的關鍵任務。供給側改革注重體制與制度改革創新,一些小的變化都可能帶來大的影響。而即使是“小的變化”,都需要制度變革的智慧與決心,特別是在中央層面頂層設計已經明確的情況下,地方的試驗與探索應更加積極作為。在全面深化改革過程中,貴州取得了許多關鍵性成果,“十三五”時期,在市場的進一步開放與監管、資源配置的公平保障、營商環境的優化、容錯機制的完善、收入分配體制的合理化等方面,都有必要提升調研與制度設計水平。
新常態的動力特征,是創新驅動與效率提升,傳統“以量取勝”模式難以為繼,需要更多從體制機制變革以及“大眾創新、萬眾創業”中吸取能量,這對處在后發趕超、全面小康關鍵階段的貴州來說,甚為重要。貴州在創新驅動與效率提升方面,需要解決的棘手問題包括制度建設、人才培養以及資源要素效用提升、動力轉換再造等,簡政放權、企業改革、財政改革、金融改革、法治建設等應積極推進。
以改革思維推進需求管理也很重要。投資、消費、出口特別是擴大投資需求,仍將是貴州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量。“十三五”時期,貴州“投融資需求仍然很大”,“今天的投資決定明天的發展,今天的投入就是明天的產出,誰擁有了金融資源,誰就占據了經濟發展的主動權”,因此投融資體制改革務必確保“取得更大成效”。
在擴大投融資需求過程中,特別要注意“重項目投資輕改革轉型”的傾向。缺乏改革思維與制度完善的項目建設,很容易掉入目光短淺的利益陷阱,極有可能出現諸如“園區規模化但產業空心化”“項目現代化但產出低效化”“融資便利化但風險系統化”“投資多樣化但數據泡沫化”等情況,不利于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損壞經濟發展長遠動力。
糾正扭曲政績觀,遏制“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為政不廉”等低效權力運行,才能把精力和思路真正集中于既“趕”又“轉”的雙重任務,貴州后發趕超之路才能走穩、走好、走快,改革轉型之事才能做精、做深、做實。
貴州走出“貧困和落后”困境,根本辦法在改革。因此,“要大力提高改革行動能力,更加注重增強改革主動意識,更加注重促進改革重點突破,更加注重先行先試,更加注重改革責任落地。”“不管是落實已出臺的改革,還是推出新的改革舉措,都更加需要披荊斬棘的勇氣,更加需要勇往直前的毅力,更加需要雷厲風行的作風。”
保障大扶貧、大數據戰略行動舉措的有效執行,切實為市場主體減輕負擔,規制公權力行為邊界,大力支持開拓型商業活動,提升“雙創”品質,都需要構建合理制度、完善體制機制,需要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良好的改革轉型思路設計以及強有力的執行水平,有利于改善、提升社會各界對發展的良好預期,是貴州擺脫貧困、走好全面小康之路的力量之源。
(執筆:岳 振 責任編輯/蒙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