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已經到了必須講求質量和效益的時候了。我們不能像過去那樣,光盯著需求側的“三駕馬車”發力,而是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更加注重從供給側做文章,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推動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整體改善。對此,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先生評價:這是非常重大的轉變,對它的積極意義怎么估計都不過分。期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發力,能在2016年提高中國經濟的“氣質”。(作 者:阿 朱)
當代貴州2016年9期
1《師道·教研》2024年10期
2《思維與智慧·上半月》2024年11期
3《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24年2期
4《微型小說月報》2024年10期
5《工業微生物》2024年1期
6《雪蓮》2024年9期
7《世界博覽》2024年21期
8《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24年6期
9《現代食品》2024年4期
10《衛生職業教育》2024年10期
關于參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