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紅梅 趙蓬
按照“網優調整為先,建設補盲為后”的原則,歷時1個月,“無限網絡·滿格貴州”行動共解決了547盲點、盲區覆蓋問題,占已發現盲區、盲點總數的27%。
為了切實解決在城市建成區移動信號盲點、盲區、弱覆蓋及電話掉線問題,在較短時間內改善和提高網絡通信質量,貴州省通信管理局組織省內各通信運營企業、鐵塔貴州省分公司于2015年11月啟動了“無限網絡·滿格貴州——城市建成區移動網絡全覆蓋”專項活動,歷時1個月,排查解決了547個盲點、盲區覆蓋問題,掃盲行動初見成效。
此次活動作為全省信息通信行業貫徹落實省委十一屆六次會議“大扶貧、大數據”戰略的重要內容,為期三年,分為排查、優化、提升三個階段進行。
工作目標為:2015年,移動網絡質量大提升。2016年,移動網絡廣度覆蓋。2017年,移動網絡質量優化鞏固。
“基站輻射恐懼癥”的困擾
基站的建立本是好事,但卻遇到很多阻撓。
在貴陽市山水黔城小區,部分業主對小區內基站、室內分布設備電磁輻射存在誤解,相關運營商多次宣傳解釋設備電磁輻射符合國家標準,僅為手機輻射的十分之一,同時出示了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驗收合格證明,但部分業主仍堅持要求拆除,甚至采取極端手段中斷設備電源,相關運營商協調解釋無果后,拆除了部分室內分布設備,導致該區域信號較弱。
無獨有偶,貴州鐵塔公司建維部工作人員余丹介紹,某小區基站建好后,樓下的老婆婆上門要求拆掉。老婆婆說這個基站建好后,外孫的成績受輻射影響下降了。
貴州省輻射環境監理站電磁科長李李也遭遇過這樣的情況——某小區居民擔心有輻射要求拆除基站,基站拆除后又投訴沒信號。對此,不少居民還振振有詞:“沒信號是你的事情,準不準建是我的事情。”
就這樣,基站建設陷入一邊建一邊拆的困境:休想建新站,自家樓頂不讓建,對面樓頂也不行。站址租約無論是否到期,都讓你搬走,不讓你繼續使用。
由于民眾對通信基站電磁輻射存在認識誤區,通信基站建設選址難,甚至出現拆站導致網絡覆蓋倒退。近三年來,在貴陽市電信、移動、聯通三家企業就被迫拆站近100處。
據國家無線電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總工程師陶洪波介紹:“電磁輻射導致人體健康受損的說法并不準確。長時間接受電磁輻射會破壞人體組織結構分子,甚至可能導致孕婦流產、胎兒畸形的說法非常片面,既不嚴謹也不科學。按照物理學的定義,自然界中的一切物體,只要溫度在絕對溫度零攝氏度以上,都以電磁波的形式時刻不停地向外傳送熱量,這種傳送能量的方式稱為輻射。”
“基于無線電波的電磁輻射完全不應該被妖魔化,在規定限值內對身體不會有傷害。像我自己,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長期以來都是在各種頻段的無線電波環境中開展工作,但我的身體,包括孩子的身體健康狀況都很好。”陶洪波說。
多舉措助推“滿格”行動
盡管基站的建設困難重重,但為了切實解決在城市建成區移動信號盲點、盲區、弱覆蓋及電話掉線問題,電信、移動、聯通公司依然成立了分管領導任組長,多部門協同配合的專項排查小組,建立工作考核制度,圍繞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增強信號覆蓋、優化網絡質量和加快投訴處理時限四個方面開展排查工作。
2015年11月27日,電信、移動、聯通公司在省內主要媒體上發布盲點、盲區大搜索、大排查行動線索征集的聯合公告,并通過“有獎征詢”或“花費贈送”的形式,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對外發布收集意見。通過線索征集,全省共排查移動信號網絡盲區、盲點或弱信號區域2020個。
電信、移動、聯通公司按照“網優調整為先,建設補盲為后”的原則,歷時1個月,共解決了547盲點、盲區覆蓋問題,占已發現盲區、盲點總數的27%。
貴州省通信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德明表示:無論困難多大,都要千方百計確保“無限網絡·滿格貴州——城市建成區移動網絡全覆蓋”行動在較短的時間內改善和提高網絡通信質量,確保移動網絡全覆蓋。
為此,當電信、移動、聯通公司在移動信號網絡盲區、盲點或弱信號區域安裝基站時,施工隊進場常常將基站設備用紙箱裝起來,偽裝成電冰箱、電視機等,每當業主問起,施工隊就以是在搬家蒙混過去。基站建好了需要維護,工作人員就偽裝成房屋補漏的。
有時候和業主、物管都協調不下來,有的企業不得不花幾十萬在某小區樓頂買一套房,然后在自家樓頂上架基站。但就這樣也不行,隔壁鄰居發現后會把基站電源斷掉。無奈,工作人員只得從電梯井引線過來接電線,但過了一段時間又被夾斷。電沒了、基站“瞎了”,小區信號也“盲了”。因為地下停車場有移動蜂窩保證信號,所以很多時候小區住戶家里的信號還沒有地下停車場的好。
既要信號好,又不準建基站。這樣的要求能實現嗎?省通信管理局信息通信管理處趙蓬說,從技術上來說,不可能。因為3G、4G等無線網絡使用的是蜂窩移動通信技術,需要地面基站和蜂窩技術配合才行。另外,通信基站的信號傳播是一種直線傳播,信號會因建筑物的阻擋而衰落嚴重。居民小區是用戶集中、通信需求旺盛且建筑物阻擋的嚴重區域,要想通話清楚、網速快,在居民小區建設基站是必要的。
2015年12月,貴州省通信管理局聯合省環境保護廳下發通知,聯手加強基站電磁輻射知識宣傳,消除群眾疑慮,加快推進4G網絡建設。
全方位減少行動阻力
事實上,只要是經過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審批驗收過的基站,都是符合國家環保保護相關標準,符合電磁輻射安全規范的。
根據國家環保監測機構會同中國預防醫院、科學院等單位進行的專業測試結果,普通通信基站的輻射強度只有0.6微瓦,只是微波爐的千分之一、電視的1/12,在我們日常生活的電磁環境中,幾乎可以忽略不不計。
李德明說,近年來老百姓對移動網絡信息應用需求日益增長,移動網絡不僅要具備良好的網絡覆蓋,更要具備高速率的上網環境。特別是省委省政府“大扶貧、大數據”戰略行動背景下,信息基礎設施環境作為重要支撐,更顯重要。本次“掃盲行動”行動一方面需要運營企業加大建設投資力度,主動排查并解決盲點、盲區;另一方面也需要得到社會各界以及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相互促進,共同營造信息基礎設施良好環境。
因此,為了進一步減少“滿格貴州”行動的阻力,貴州省通信局將加強宣傳工作,將通信與水、電、氣、公路、鐵路等基礎設施同等重要的信息傳遞開來,進一步爭取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對通信建設的理解和支持。
同時,貴州省通信局還要求,各企業要充分發揮好企業投訴受理結構的作用,及時妥善處理因網絡信號覆蓋引起的用戶投訴,最大限度化解用戶不滿情緒,消除矛盾。
現階段排查清理中還剩余1473個盲區、盲點需通過建設基站等方式進一步解決。目前,各企業將在繼續開展盲區、盲點線索收集工作的同時,開展第二階段網絡質量大會診、大優化行動。重點針對因網絡制式及基站信號切換等原因造成的信號弱覆蓋和電話掉線分析,做好一次網絡質量大優化改造,并組織相關技術測評單位,對優化結果進行測評。(責任編輯/徐海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