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景云
2015年,中國女排時隔12年之后,再次奪得“世界杯”冠軍,引起不小的轟動。女排總教練、當年在賽場上風靡一時的“鐵榔頭”郎平終于又帶出一支世界一流的隊伍,實現了夙愿。不服輸也許是“鐵榔頭”郎平的性格特點之一,殊不知,在生活中郎平的骨骼也一直夠硬。2014年,北京電視臺金牌欄目《養生堂》主持人悅悅與“骨質疏松關愛大使”郎平同時接受了骨密度檢測儀的檢驗,檢測結果顯示,時年54歲的郎平骨密度指數為0.1,而剛30出頭的悅悅骨密度指數僅為-1.0,郎平的骨密度指數超出她多少倍。
我們知道中國女性大都缺鈣,那么,郎平的硬骨頭是如何煉成的呢?
據郎平自己介紹,她是選擇適度并適合自己的運動保護膝關節的。其實,她27歲時的膝關節就已經和65歲老人的磨損程度差不多了。因超強度訓練和經常帶傷訓練,她的膝關節一共做了7次手術,腳踝、膝蓋現在都有骨刺,長時間坐或站都已經不行了。鑒于她的膝蓋傷情,她會盡量選擇騎單車、游泳等運動方式來護膝。
據骨科專家介紹,保護膝關節的運動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減少壓力并鍛煉肌肉。關節和汽車一樣是需要養護的,保養好的捷達不一定比奔馳使用年限短。專家說,45歲以上的人骨骼和年輕人不一樣,最好不要過多參加一些負重的鍛煉,像爬山、爬樓梯等。其實,減少骨骼壓力并能夠鍛煉肌肉的運動有很多,比如騎單車,因為騎車時身體的大部分重量壓在車座上,這樣膝關節的受力很輕,減少了關節面撞擊和磨損的機會。同時,能使股四頭肌得到很好的鍛煉,可以更好地使膝關節得到保護。
游泳是一項全身運動,并且也符合少壓并煉肌肉的特點。游泳時,身體漂浮在水中,這同樣能使膝關節不承受體重,減少摩擦。游泳的動作(如蛙泳)又能保證關節的適量活動,從而鍛煉肌肉力量。以此類推,看電視時,坐著練習腿伸直慢慢抬高的動作,也是非常能保健膝蓋的。每組20次,每天練15分鐘就可以達到效果。
在飲食上,要做到飲食均衡,豆奶制品不斷。郎平的骨密度t值為0.1,高于同齡人,必有她的保養之道。郎平表示,她的營養是比較均衡的,包括豆制品、奶類等這些飲食都攝取比較多?!拔以诿绹鼋叹?,有一堂課就叫營養課,在這方面我有一些知識,我會很注意運動的時候會消耗多少卡路里,隨后逐漸成為自己科學合理的生活習慣。回到國內后,我會喝酸奶,還會每天吃鈣、維生素。
除了科學合理的飲食,郎平還堅持每天都在球場上運動、曬太陽。大家都知道,以前郎平就是運動員,平時只要一出太陽,就帶運動員出去,做一些體育訓練。“在下午兩點鐘以前,太陽是最好的,如果這個時間我們沒有訓練的話,就會安排出去曬太陽。”郎平對自己的骨骼狀況非常自信。她稱,她養成了定期檢測骨密度的習慣,非常清楚自己的骨骼狀況。
專家指出,隨著年齡增大,鈣質會從人體骨質中流失,導致人們的骨密度下降。郎平的職業特點和飲食的均衡,是她把骨密度保持得這么好的原因之一。
調查顯示,我國30~40歲人群中,骨量流失及骨質疏松者高達47%。人的骨量峰值在35歲左右。女性在45歲以后,男性在60歲以后,骨質含量都會有一部分流失。調查還顯示,中國城市居民平均每日鈣攝入量只有400毫克左右,僅為推薦攝入量的1/2,國人每日鈣缺口約600毫克,各年齡段人群都應關注補鈣問題。當你的骨密度指數降低、鈣攝入量不足的時候,你的血鈣就會不足,就會動用到我們的骨鈣,導致了鈣的流失和骨質含量的丟失。
補鈣也要會補。補鈣的同時還要補充維生素D。除了口服維生素D之外,戶外曬太陽也會達到這種效果。專家表示,除此之外,在補鈣的同時補充鎂,對鈣的吸收有很大的幫助,而香蕉中就含有鎂。補鈣同時還要注意多做戶外運動,這既可以刺激骨骼,導致骨質含量上升;還能在外面曬太陽,增強對鈣的吸收。專家建議,成人每天至少在戶外運動30分鐘左右,夏日最好是穿短衣短褲運動。補鈣和戶外運動時間最好在吸收鈣質的最佳時段——下午2時之前。有些老年人服用鈣片后會腹脹,可選擇晚飯后補鈣。有的老人晚飯后補鈣易出現便秘問題,可把運動時間放到上午,從而促進腸的蠕動。
專家特別指出,不良生活習慣也會影響骨骼健康,比如長期喝濃咖啡、抽煙、喝酒、常喝碳酸飲料等,都可能導致骨質疏松提早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