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書
我今年已經六十有六,目前仍是32顆牙一顆不缺。不少人以為我天生牙齒好,其實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兒。
我從小愛吃糖,一直是“蟲牙”,經常疼得“哎喲、哎喲”直咧嘴。換牙以后,牙齒一直沒長齊,直到十四五歲,才長“立事牙”,當時疼得要命,直捂腮幫子。好不容易才長齊了,也時不時地牙疼、牙齦腫。常去看醫生、吃消炎藥。
大約十六七年前吧,我年近五旬,再度牙齦腫脹,牙疼得受不了,用手去摳,左側大牙來回活動,動一動就鉆心刺骨地疼,越動越疼。我一向懶得看醫生,可疼得實在受不了,只好到市醫院口腔科去掛號。一位眉毛很細的戴眼鏡的女醫生大略看了看,然后,站起來洗手,在大眼鏡片后邊淡淡地問了句:“活沒活動?”“活動了。”女醫生隨口曰:“活動了,那拔了吧……”啊?怎么張口就是拔啊?聽人說,牙病越治越厲害,拔掉一個就連帶著倆。我有點憤然:“拔啦?拔了長不長啦?”女醫生揶揄:“多大歲數還長呀?”我更憤然:“不是你的牙啊!”女醫生半晌不語,之后淡然地說,那就吃點藥吧。我問:吃什么藥?女醫生曰:“先開點土霉素吧。”那時候是公費醫療,一般情況下,普通百姓只能開普通的便宜藥。我問:“這玩意管用嗎?”“不管用你再來啊!”我無奈,訕訕而退。回去吃了兩天藥,那口腔炎癥居然消失了,牙也真的不疼了!又過了幾天,用手摸摸,那牙齒也不松動了。
幾毛錢的土霉素居然治好了我的牙齦腫痛,我十分意外和驚喜,在內心里更覺得“牙病越治越厲害”是個真理。也暗自慶幸:在固執的堅持中,躲過了那位女醫生的“一劫”。
在這次醫療實踐中,我深深地體會到,醫生的話不可不信——因為其專業知識畢竟高于我們;醫生的話似乎也不可全聽,盲目聽從,也可能給自己造成無可挽回的嚴重后果。
但是,我的牙齒患病也是客觀事實,那么,病從何來呢?我開始查找牙齒缺了什么。
首先,國人80%以上缺鈣,我覺得牙齒松動和缺鈣有直接關系,雖然未經檢測,我估計也難逃缺鈣人群這個范疇。但是覺得沒必要盲目吃鈣片,藥補不如食補,從此,我在飲食上比較注意多吃魚、多啃骨頭,喝魚湯、喝骨頭湯。為了充分補鈣,吃小魚的時候時常整個嚼吃,不吐骨頭;就是吃大魚,只要能嚼得動,也盡量不吐骨頭。我吃大蝦只要嚼得動,都嚼吧嚼吧咽了。經過一段時間的有意識補充,我感覺牙齒堅實有勁。一次上大商場,遇到銷售鈣產品免費檢測是否缺鈣的“白大褂”,我主動去當試驗品,一檢測,果然不缺鈣。
其次,我改變了刷牙的時間和方式。我原來每天早晨刷牙一次,然后就餐、上班……雖然刷了牙,但早餐食物殘留沒清除,中午就更甭說了,晚上一般不刷牙就睡覺了。這樣刷牙極其不科學、不合理,牙齒大部分時間都處于污染狀態中。我把早晨刷牙改為晚飯后,這樣,口腔一宿基本干凈。另外,以前刷牙的方式方法也不科學,一直是平刷,現在改為順著牙縫刷,盡量刷干凈。每次餐后,都及時剔牙、漱口,盡量保持口腔清潔。
隨著年齡的增長,大多數中老年人都不可避免地開始出現牙齦萎縮、偶爾出現炎癥、口臭等問題。牙齦萎縮不可逆轉,沒辦法,但是,有炎癥,我一定要及時處理。十幾年前女醫生不經意間開的藥方,我至今牢牢記得。我有的時候用復方新諾明加土霉素消炎,雖然都是便宜藥,可效果不錯,屢試不爽,幾天之后炎癥就消失。據了解,口腔細菌大都是厭氧細菌,可以服用甲硝唑(滅滴靈)殺滅。我干脆在口里含化,雖然味道苦一些,可是效果十分明顯。既然“厭氧”,那我就讓氧氣進來,出去跑步,我盡量用口腔呼吸,讓氧氣充滿口腔,滅菌效果也不錯。就是這些簡單的辦法,使我的牙齒至今維持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