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貴
摘 要:綜合化課堂可以實現“數學知識的綜合運用、各種能力的整體發展、數學與其他學科的溝通,書本知識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數學學習過程變成了綜合運用數學知識和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相關學科知識和能力遷移運用的過程,也是各種學習方式綜合發揮作用的過程。數學教學走向綜合化,根植于現實,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時代發展呼喚課程綜合化,新課改也給數學綜合化提供了機遇。
關鍵詞:知識綜合化;數學高效課堂;課堂構建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15-0385-277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5.044
20世紀以來,作為教育改革核心的課程成了教改的熱點,推進基礎教育課程綜合化,是我國課程改革的重要內涵和課程發展策略。
基于知識綜合化的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是當今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它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新型教學模式,既是教學實踐的現實要求,也是理論指導實踐的價值體現,是21世紀課程改革的一種必然選擇。
一、該構建中存在的問題
1.知識綜合化的數學課堂教學需要教師具有通識性、綜合性的知識基礎,但教師知識基礎的片面化、碎片化、扁平化、板結化問題阻抑著綜合化數學課堂教學設計的構建,制約著該模式的常態化實施。
2.知識綜合化的數學課堂是一個充滿預設的落實與新知識生成的沖突的過程,對教師的專業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課堂組織形式也更加靈活多樣,但我們課堂教學還存在著課堂組織形式單一、呆板,不能調動學生探究性學習的積極性,這也是不能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源所在。
3.部分教師對課標的理解不到位,教學目標定位不合理,不能將靜態的教材先消化再加工,將教學內容融入到知識情境中,不能將教材內容與其他學科知識進行有機地整合,直接影響該教學模式的實效性。
4.學校教育評價制度改革的滯后,束縛了課程改革實驗的深入發展。當前的教育評價制度仍然是新課程改革實驗的瓶頸。從課堂教學需要出發,我們應更多地考慮形成性評價問題,通過評價診斷教與學中存在的問題,為改進教學提供依據。
5.綜合化課堂教學對現代化教育設備的需求與不能與之匹配的教學設備之間的矛盾也是制約高效課堂的重要因素。
二、如何構建基于知識綜合化的數學高效課堂
1.明確《初中數學新課程標準(2011版)》的要求,切實處理好各知識板塊間的關系。《標準》明確指出:通過學習,學生能“體會數學知識之間、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這也為構建此教學模式提供了理論支持。
2.準確定位知識綜合化數學課堂的目標和綜合度,切實做到有的放矢,量體裁衣。綜合課程不單是學科內知識的整合和學科間的綜合,還有學科與生活、學科與活動的綜合、活動體系中各類活動的綜合等。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心理接受水平和現有知識層次,來確定教學的目標和綜合化的綜合度,特別是綜合化課堂的容量、難點、速度等指標,都應該科學地設定,真正實現知識、呈現方式、學生接受能力三者有機完美的結合。
3.合理地把握知識綜合,切實做到數學學科教學整合化。教學中,教師要用系統、整合、全方位的眼光考查與分析課堂教學的行為以及行為中的諸要素,使教學的各環節與各方面形成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
第一,要重視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實施。綜合實踐活動打破了學科知識疆界,是連通正規教育與非正規教育的課程形態,是正規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
第二,綜合化數學課堂要關注學科之間的內在聯系。利用學科知識之間的聯系,把數學綜合化教學活動與培養數學素養相結合,與培養人文素養相結合,與培養科學素養相結合,有意識地借助其他學科的知識資源來學習數學知識,有助于學生將各種知識融會貫通,形成對知識的整體把握與靈活運用。
第三,綜合化數學課堂要關注探究式學習、研究性學習與學科教學的整合。探究式、研究性學習只有與學科教學整合起來才具有真正的生命力。學生也唯有進行探究式、研究性學習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才能去發現與創造真理。
4.綜合化數學課堂要充分、合理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把營造課堂情境當成教師組織教學的重要手段。創設課堂教學情境的方法多種多樣,教師要根據學生實際,教材的不同內容等具體情況和條件靈活運用,創造出適合學生的、新穎的、具有吸引性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情景交融之中愉快地探索、深刻地理解、牢固地掌握數學知識。
5.綜合化數學課堂要重建課堂教學秩序,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用更加隱蔽和技巧性的管理藝術營造愉快的教學氛圍。以學生主動發展為著眼點,在課堂教學中,要創設學生自主支配的時間與空間,強調重過程、重體驗、重探究,讓學生在課堂上活起來、動起來,在學生的主動參與中實現教學目標的落實與學生自身的成長發展。
6.知識綜合化的數學課堂教學也需要教學策略的綜合化。“挖掘資源,盤活存量”,課堂要成為師生互動的平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樂園、師生共同成長的陣地,需要教師要善于從多種策略入手組織課堂,從策略綜合運用的角度調控課堂,讓學生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探究當中去。
7.綜合化課堂應是一個學生綜合發展的課堂。綜合化課堂猶如一桌精神盛宴,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要擺一擺、畫一畫、做一做、講一講、辯一辯、演一演等,這是一種全新的發展觀,它把本學科知識有機地聯系了起來,又整合其他學科的數學因素,在生活中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知識是綜合的,方法是多種的,學生參與是積極的,所以學生的提高也是全面的。
總之,數學教學的綜合化,體現為從多向、多維、多層的聯系中尋找結合點,把“觸須”伸進其他學科中,建立起的是數學通向其他學科的“互聯網”,用“大課程觀”的理念將數學教學與其他學科有機融合起來,跨學科學習;在我們以后的教學中,我們要突破學科章節限制,把相關知識、相關學科與相關現象綜合起來,將教學內容、目標、過程及評價等要素之間進行整合,“跳出數學教數學”的單純模式,以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 胡波.新課程對教師的新要求[C].課程.教材.教法,2004(7).
[2] 姚高文.情境的創設與知識的構建[C].教學廣場,2005(6).
[3] 薛健宗.新教材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J].教學理論研究,2005(4).
[4] 林君秋.新課程(綜合版),2011(2).
[5] 劉兼.面向21世紀的中小學數學課程改革──使大眾數學成為現實[J].教育研究,1997(8).
Abstract:Integrated class can achieve the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mathematical knowledg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in all kinds of abilities, communication between mathematics and other subjects, and close combination of book knowledge and practice. Mathematics learning process turns into the process of integrated usage of mathematical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become the process of the transfer and application of related discipline knowledge and capacity. It is also a process in which various subjects play a role. Rooted in the reality, mathematics teaching becomes integrated and promotes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So development of times calls on courses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and new curriculum reform also provides opportunities to mathematical integration.
Key words:knowledge integration; efficient mathematics class; class construction
[ 責任編輯 張景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