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清晨 陳文波
郵儲上市是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的信任
——專訪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董事長李國華
□ 夏清晨 陳文波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董事長李國華
9月2(8以日 下, 簡中 稱國 “郵郵政儲儲銀蓄行銀”行)在香港成功上市,募集資金總額達591.5億港元(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后)。從融資規模看,郵儲銀行此次IPO是近兩年來全球最大的IPO,也是近6年來最大的H股IPO。至此,郵儲銀行圓滿完成“股改—引戰—上市”三步走的改革路線圖,正式登陸國際資本市場。
郵儲銀行是中國最年輕的大型商業銀行,同時也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淀。郵儲銀行成立于2007年,是在改革原有郵政儲蓄管理體制基礎上設立的一家大型國有商業銀行。其前身郵政儲蓄,歷史可以追溯到1919年開辦的郵政儲金業務和專設的郵政儲金局,至今已有近百年歷史。
成立之初,郵儲銀行確定了服務社區、服務中小企業、服務“三農”的大型零售銀行戰略定位。近10年來,郵儲銀行結合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堅持差異化的發展策略,已經發展成為中國領先的大型零售銀行,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可持續發展道路。截至2016 年6 月30 日,郵儲銀行網點數量超過4萬個,服務個人客戶數量超過5億戶,資產總額、存款總額和貸款總額分別約為7.97萬億元、6.90萬億元和2.76萬億元。
近年來,受全球經濟不景氣影響,銀行估值基本處于“潛水”狀態,股價絕大多數低于每股凈資產。然而,作為國有大型商業銀行,郵儲銀行在這種形勢下成功上市,無疑也是提振了各界的信心,充分表明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前景有期望,對中國銀行業的穩健發展和盈利能力有信心。同時,郵儲銀行上市,也標志著歷時11年,6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全部完成上市。
近日,本刊記者就大家普遍關注的郵儲銀行上市及未來發展等問題專訪了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董事長李國華。
記者:首先,恭喜中國郵政儲蓄銀行9月2 8日在香港成功上市,成為2 0 1 6年全球最大的I P O。請您簡要介紹一下相關情況。
李國華:郵儲銀行此次上市,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后共計發行124.3億股,募集資金591.5億港元。從募集金額看,是近兩年來全球最大的IPO,也是近6年來最大的H股IPO。可以說,郵儲銀行本次發行上市在近年的香港市場,乃至全球資本市場,都是比較成功的交易。
從市場認購方面來看,郵儲銀行受到了國際資本市場的認可。郵儲銀行綠鞋前全球發行121.1億股H股,其中5%在香港公開發售,95%在國際市場公開發售。香港公開發售方面,超額認購2.6倍。國際配售部分也獲得多倍超額認購,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國際發行”。
郵儲銀行這次發行吸引了眾多境內外優質投資者。其中,有中船重工、國家電網、上港集團、海航集團、中國誠通和長城資管6家基石投資者,還有眾多境內外知名投資者積極踴躍地認購,這是對郵儲銀行未來成長性的高度認可。
從發行定價來看,4.76港幣/股的價格,市凈率較銀行股均值有較大幅度溢價,也反映了資本市場及投資者對郵儲銀行長期投資價值的認可。
記者:郵儲銀行為什么能夠獲得境內外投資者的廣泛認可和積極認購?
李國華:郵儲銀行是中國領先的大型零售銀行,定位于服務社區、服務中小企業、服務“三農”,擁有中國商業銀行中最大的分銷網絡、客戶基礎和優異的資產質量。依托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的代理網點,郵儲銀行建立了中國銀行業唯一的“自營+代理”運營模式,擁有數量最多、覆蓋最廣的分銷網絡,能夠為廣大客戶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務。截至2016 年6月30 日,郵儲銀行網點數量超過4萬個,服務個人客戶數量超過5億戶,資產總額、存款總額和貸款總額分別約為7.97萬億元、6.90萬億元和2.76萬億元。在英國《銀行家》雜志“2016年全球銀行1000強排名”,以截至2015年12 月31日資產總額計,郵儲銀行位居第22 位。
除了差異化的戰略定位、獨特的運營模式和雄厚的資金實力,郵儲銀行還具有兩大顯著優勢。一方面,郵儲銀行的資產質量優,風控能力強。郵儲銀行一直奉行“適度風險、適度回報、穩健經營”的風險偏好,建立了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截至2016 年6月30 日,郵儲銀行不良貸款率為0.78%,撥備覆蓋率為293.41%,顯著優于銀行業同期平均水平。另一方面,郵儲銀行成長潛力大,增長速度快。郵儲銀行戰略定位于服務社區、服務中小企業、服務“三農”,致力于滿足中國經濟轉型中最具活力的客戶群體的金融服務需求,顯著受益于中國經濟轉型的機遇。這兩點,是我們從引戰開始到上市,能夠得到市場認可和投資者青睞的重要因素。
作為國有大型商業銀行,郵儲銀行成功上市,是我國經濟金融體制改革框架下,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的又一項新成果。這充分表明境內外投資者對郵儲銀行的大型零售銀行發展戰略,獨特的運營模式,龐大的網絡、客戶基礎和資金實力,優異的資產質量以及顯著的成長潛力的肯定,同時也充分表明境內外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前景有期望,對中國銀行業的穩健發展和盈利能力有信心,這是對中國經濟和中國銀行業投信任票。
記者:郵儲銀行的風險管控以穩健著稱,不良貸款率遠低于行業平均值,資產質量優良。請問郵儲銀行在風險管理方面有哪些獨到的做法?
李國華:第一,始終奉行“適度風險、適度回報、穩健經營”的風險偏好,不輕易涉足不熟悉的風險領域。郵儲銀行充分發揮后發優勢,建立先進的全面風險管理和信貸管理機制,培育審慎的風險管理文化,豐富風險管理方法和工具,優化風險管理制度與流程,重視行業和區域性風險管控。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2016年9月28日在香港成功上市。從融資規模看,郵儲銀行此次IPO是近兩年全球最大的IPO,也是近6年來最大的H股IPO。圖為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董事長李國華(左)、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行長呂家進(右)共同敲鑼開市。
第二,堅持“一大一小”的經營策略,有針對性進行貸款風險控制。在“大”的方面,郵儲銀行著重選取高信用評級的優良企業,貸款客戶重點是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央企和行業龍頭企業。在“小”的方面,郵儲銀行具備零售信貸風控的獨特優勢:貼近客戶,積累了深厚的客戶基礎;擁有龐大的客戶數據量,利用大數據風控技術優化信貸風險管理;個人消費貸款和小微企業貸款業務筆均金額較小,貸款風險分散。
第三,積極探索一整套有特色的零售信貸技術。郵儲銀行提前布局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具有先發優勢,針對小微企業和個人貸款總結出一套領先的信用風險管理工具和信貸技術。
第四,打造了一支貼近客戶的專業隊伍。郵儲銀行充分發揮網點覆蓋廣泛、布局均衡的優勢,積累了深厚的客戶基礎,培養和鍛煉了一支貼近客戶的信貸員隊伍,緩解了信息不對稱問題,并充分利用大數據風控技術優化信貸風險管理。同時,郵儲銀行通過持續的管理層倡導、嚴格的約束制度以及深入的員工培訓,強化合規經營、風險為本的理念。
記者:郵儲銀行一直積極服務“三農”,并取得了豐碩成果。我們注意到,中央一號文件1 1次對郵儲支持“三農”提出相關要求。其中,2 0 1 6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支持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建立三農金融事業部,打造專業化為農服務體系”。9月8日,郵儲銀行舉辦了三農金融事業部成立大會。上市后,三農金融服務方面將有哪些舉措?
李國華:在中農辦、財政部、農業部、人民銀行、銀監會等的關心和指導下,郵儲銀行三農金融事業部改革工作進展順利。9月8日,我行在北京舉辦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三農金融事業部成立大會。目前,三農金融事業部總部組建到位,運轉有序。我行將在改革試點過程中,加強服務“三農”的體制機制建設,積極拓展服務“三農”新領域,探索金融支農新模式,因地制宜推出新舉措,按照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打造專業化為農服務體系”的要求,在網絡優化、產品創新、系統研發、流程再造、隊伍建設等方面加大力度,以事業部改革進一步提升郵儲銀行服務“三農”的水平和能力。
第一,持續支撐“三農”金融業務重要領域。一是繼續加強對傳統農戶家庭金融需求的服務,加大對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信貸支持,大力支持休閑農業、創意農業和觀光農業發展;二是以各級農業龍頭企業和涉農骨干項目為重點,打造專業化現代農業金融業務體系;三是開發適應縣域涉農中小企業特點的特色產品,通過抵押、質押、保證、信用等多種方式,定制涉農中小企業專屬信貸產品;四是加大對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信貸投入,優先支持大型水利樞紐和重大水利工程項目,支持農田改造和灌溉工程;五是穩步推進縣域城鎮消費貸款業務,有效助推縣域城鎮居民消費升級;六是支持農村民生工程建設,積極參與“新農保”試點的推進,積極參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項目,積極服務財政支農資金的歸集使用;七是統籌“自營+代理”的網絡資源,優化農村網絡布局與結構調整,加大商易通、POS機具在縣域及農村地區的布放力度,加強助農金融服務點建設,為百姓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務。
第二,持續健全“三農”金融服務的經營渠道及平臺。一是繼續優化農村地區營業網點和自助設備的布局,不斷增強農村地區金融服務能力;二是不斷完善線上客戶端功能及內容,深入推進信貸工廠和移動展業項目,推動線下業務向線上遷徙,線上線下協同作業;三是加強現代農業示范區支行建設,積極支持推動現代農業示范區發展;四是多舉措延伸農村服務渠道,通過在郵政服務站、農村商戶等場所設置代理服務點,拓寬農村金融服務覆蓋范圍。
郵儲銀行始終將做好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作為自身的責任和優勢所在,是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引領者。圖為郵儲銀行信貸經理到公司實地調查。
記者:郵儲銀行一直積極踐行普惠金融理念,自成立伊始就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作為重要發展戰略。上市后,郵儲銀行在扎實服務小微企業,發揮小微金融特色方面會有哪些舉措?
李國華:郵儲銀行始終高度重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把支持小微企業健康發展作為重要使命,把努力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作為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內在要求。截至2016年6月30日,全行小微企業貸款余額超過6400億元,切實支持了小微企業發展。上市后,我行將持續做好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全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一是繼續堅持服務小微企業的定位。郵儲銀行將繼續積極踐行普惠金融理念,進一步明確和加強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招牌”業務,按照“差異化、特色化、品牌化”的思路,發揮覆蓋城鄉的網絡優勢,深耕小微金融服務,走商業可持續的普惠金融發展道路。
二是持續探索“互聯網+”的小微金融服務模式。郵儲銀行小微金融服務平臺已正式上線,借助這一互聯網作業平臺,我行已成功實現與企業納稅信息、企業銷售開票數據的對接,依托大數據技術,進行有效的小微客戶篩選,支持小微企業發起線上申貸、支用、還款作業,緩解小微企業由于“缺信息”“缺信用”等因素導致融資難的同時,提高了小微信貸效率。此外,網絡爬蟲技術在小微金融服務平臺的應用,也使郵儲銀行小微信貸貸前、貸后管理的時效性進一步加強,移動終端手機APP的實時貸后預警功能,進一步提高了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防控水平。后續,我們還將持續探索“互聯網+”服務模式,進一步改善服務水平,降低服務成本。
三是持續強化小微金融專營機構建設。郵儲銀行將繼續發揮網絡覆蓋面廣、貼近市場、貼近小微企業客戶的特點,發揮與其他大型銀行的互補優勢。圍繞縣域主導產業行業,持續強化小微金融特色支行建設,不斷豐富符合小微企業生命周期和經營特點的金融產品,最大限度地滿足小微企業“短”“小”“頻”“急”的融資要求,幫助小微企業增加融資的可獲得性、降低融資成本、提升融資體驗。
四是繼續提升小微金融服務能力。郵儲銀行將進一步加大對小微金融服務的支持力度,持續加強小企業金融服務專營機構建設,進一步提升小微金融客戶經理隊伍專業化水平、提高小微企業客戶開發綜合化程度,升級小微信貸貸后管理集約化水平,不斷提高全行小微金融服務能力。
五是持續優化小微企業運行指數。自2015年5月起,郵儲銀行研究推出小微企業運行指數,動員了4萬多個網點、3.5萬名信貸經理參與指數數據采集,建成了覆蓋全國近75%縣域地區的小微企業樣本庫。我們將進一步提升小微指數數據采集的智能化水平、豐富指數報告內涵,在原有全國性小微企業運行指數報告的基礎上,適時推出針對七大行業、六大區域以及全國重點省份的分項指數報告。
上圖:郵儲銀行積極支持國家重大項目建設。圖為郵儲銀行融資支持的港珠澳大橋建設項目。
下圖:郵儲銀行是“三農”金融服務的重要提供者,在金融支農惠農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圖為郵儲銀行信貸經理開展信貸調查。
記者:作為國有大型商業銀行,郵儲銀行在做好自身經營發展的同時,積極主動地承擔著社會責任并作出了積極貢獻。上市后,郵儲銀行將如何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李國華:成功上市,為郵儲銀行提供了難得的改革發展機遇、持續的資本補充渠道,為郵儲銀行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創造了更加有利的條件。上市以后,郵儲銀行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全力支持國家重大戰略工程和經濟薄弱環節,不斷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第一,加大信貸投放力度,滿足重點領域資金需求。上市后,郵儲銀行將進一步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下一步,郵儲銀行將在綜合考慮市場需求、風險水平、資本情況等因素的基礎上,加強與政府、企業等各方面的溝通與合作,進一步加大對國家重大戰略工程、重點項目和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金融服務力度。
第二,堅持大型零售銀行定位,突出加強對“三農”、小微企業和消費領域的金融支持。中國不缺銀行,但缺有特色的銀行。郵儲銀行服務社區、服務中小企業、服務“三農”的戰略定位,高度契合中國經濟轉型升級需求。下一步,郵儲銀行將充分發揮覆蓋城鄉的網絡優勢、規模龐大的資金優勢、扎根基層的隊伍優勢,不斷探索服務“三農”、小微企業的有效途徑,疏通資金進入實體經濟特別是“三農”、小微企業的管道,打通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同時,加快推動零售金融業務升級,助推消費產業向三四線城市、鄉鎮區域拓展和下沉,加快發展農村消費金融。
第三,創新融資模式,提高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順應社會融資結構變化,積極創新融資模式,進一步探索通過PPP、產業投資基金、并購基金、投貸聯動等融資方式,滿足實體經濟發展多元化的融資需求,為實體經濟注入金融“活水”。
編輯:崔靖芳 美編:陳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