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真
摘 要:閱讀理解是英語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掌握良好的英語閱讀技巧有利于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效率。但是,一些初中學生缺乏興趣,難以掌握學習技巧。因此,教師要分析初中生學習英語閱讀理解的障礙,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為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升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閱讀理解;障礙分析;相關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15-0385-36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5.074
在英語學習中,對學生來說,深入接觸英語的主要手段就是進行英語閱讀。初中階段的學生有其相應的年齡特點,對英語的興趣普遍較高,有利于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因此,在此階段研究出英語閱讀理解存在的障礙并及時尋找到解決的對策,對于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英語閱讀理解概述
閱讀是一個言語的認知和交際過程,同時也是一項較為復雜的心理過程。從本質上看,人們通過閱讀,能夠在對語言符號所要表達的意圖當中領會到作者的思想情感,因此,閱讀就是對語言進行理解的過程。而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除了能夠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掌握英語的基礎知識,還能了解到更多的外國文化,因此相對來說有著較高的吸引力。
二、初中英語閱讀理解的障礙分析
英語閱讀過程中的障礙就目前的現狀來看主要有知識性障礙和非知識性障礙。知識性障礙主要是來自于學生對英語的基礎知識掌握程度不足所致,而非知識性障礙則更多地來自于學生自身的態度以及教師和周邊環境的影響等方面。
(一)知識性障礙
1.詞匯方面。英語閱讀材料當中均有大量的詞匯,英語單詞的記憶是學習英語的基礎,而對于部分學生來說,對英語單詞的記憶不夠扎實,導致在英語閱讀過程中遇到類似的詞匯則會感覺陌生。即便是能夠對詞匯扎實記憶,也可能由于對熟詞的新義不了解而致使在英語閱讀過程中對閱讀材料形成大段的錯誤性理解,或者前言不搭后語、下文不承上文,閱讀理解的困難可想而知。
2.語法方面。對單詞的熟記是學好英語的基礎,而語法的熟練掌握更是貫穿于英語學習整個階段的重要核心。初中英語教材當中的閱讀材料選取,都具有著相應的教學目標,同時英語閱讀的過程又是一個熟悉語法應用的過程。倘若學生對英語語法知識掌握不牢,則會因為對句式難于理解而失去英語閱讀的興趣。另外,受漢語言環境的影響,也導致很多學生習慣于用漢語思維方式去理解英語,如此便會導致這些學生對英語材料的茫然。
(二)非知識性障礙
初中英語閱讀的非知識性障礙主要體現在學生自身的心理素質以及外在的環境影響方面。比如有些學生在英語閱讀的過程當中,完全憑借興趣,一旦遇到陌生詞匯或者難于理解的句式,則會產生消極的逆反等不良情緒。另有部分學生對英語的學習并無興趣,完全是為了應試,因此學習模式刻板,嚴重缺乏靈活性,導致應變能力差,英語閱讀理解出現偏差也就成為了必然。其他外在環境則來自于多方面,包括能夠對學生進行英語學習造成影響的所有因素,比如教師的教學態度與質量等等。
三、初中英語閱讀理解障礙的對策
隨著科普教育的實施與我國教育事業的大力改革,英語學習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重點在于對基礎知識的鞏固,閱讀能力的培養則是為高中階段英語學習進行奠基,重要性明顯可見。而面對初中階段學生閱讀能力培養的障礙,我認為應當從以下方面著手解決。
(一)引導學生提高英語學習積極性并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
素質教育在我國已進行了近三十年,發展至今,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教育已經成為了各個學科教學的一項重要指標。從初中學生英語閱讀理解的非知識性障礙層面來看,要想取得進展,必須要重點強化學生的心理素質。通過對學生進行不斷地引導,使學生不斷加強對英語閱讀重要性的認識,從而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英語并非我國的母語,因此對于學生來說難免晦澀難學,對此,教師應當以足夠的耐心來對學生進行適當的人格教育,并融合英語當中的文化教育來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動性。
(二)加大對傳統教學方法的改革力度
在新課改理念下,初中英語教學也被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方式已經難以滿足當前的切實需求,因此需要對傳統的教學方法做出必要地改革與調整。對此,一方面,應當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英語閱讀環境。英語閱讀教學的目標在于使學生具備英語的應用能力,僅僅依賴于單一的課堂教學顯然不夠。初中學生英語水平有限,知識的積累更是薄弱。因此,教師應當對學生的閱讀渠道進行拓展,比如引導學生訂閱英語雜志,在其他內容的教學中串入英語閱讀內容,或者利用多媒體組織學生觀看英語電影等等,對于學生英語詞匯量的提升有很大的作用。另一方面,閱讀本身就是一個從興趣出發的學習過程,因此對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要想提升質量,則必須要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保障。對此,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多進行自主學習,通過組織各種活動來共同創設現代化的英語情境課堂,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到更多的英語知識。
(三)正確指導學生掌握英語閱讀的方法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學習的過程亦是一個積累的過程,閱讀方法本身又具有著系統性,因此良好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并非短時間能夠形成,尤其是對于接觸英語時間不長的初中學生來說。要想有效提升初中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必須使學生掌握基本的英語閱讀方法。第一,要引導學生掌握把握文章主旨的技巧;第二,引導學生善于發現問題,從而帶著問題到材料當中解決問題,以提升應試能力和應用英語的綜合水平;第三,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與耐心,遇到陌生詞匯要善于進行材料推敲,并以此幫助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養成;第四,要培養學生的專注度,便于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四、結語
綜上所述,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是英語教學指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和手段,不僅有利于深化鞏固英語課堂所學的基本知識,更有利于拓展學生的英語詞匯量并提升英語的聽說應用能力,進而幫助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思維,使其受益終生。
參考文獻:
[1] 李若蘭,楊瑛.跨文化視角下英語閱讀理解的障礙及對策分析[J].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學報,2012(01):76-78.
[2] 藍力.試析初中學生閱讀理解的障礙及對策[J].才智,2015(05):128-129+131.
[3] 李航.解析英語閱讀理解過程中的文化障礙及其消除對策[J].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8):180-182.
Abstract:Reading comprehension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in English teaching. A good mastery of English reading skill is of great help to improve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efficiency. However, som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re short of interest in reading English, and its hard for them to master the learning skills. Therefore, teachers should analyze the obstacle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and advice so as to provide more valuable reference and further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reading comprehension; obstacles analysis; relative countermeasures
[ 責任編輯 張景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