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家禽基金會國際項目董事總經理 Richard Fritz
?
美國家禽行業現狀
世界家禽基金會國際項目董事總經理 Richard Fritz

世界禽業基金會(WPF)是一家由美國出資成立的基金會,主要有三項職能:一是推進禽業和蛋業發展;二是協助慈善事業;三是提高商業信譽,促進貿易。WPF依靠自身資源運行,通過家禽生產和消費改善全球生活,幫助飼養者取得成功。
對于禽業的全球展望,在亞洲尤其是中國和印度,人口密度大,人均禽產品消費率卻是最低的,如果這些地區人均禽產品消費率增加的話,將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
另外一個情況是,在全球范圍內包括農業、能源、金屬等多個方面都出現了產能過剩的情況,據美國農業部統計,包括肉類產品、谷物等商品價格指數都呈現出下降的趨勢,所以不僅僅是中國面臨商品價格指數下降的情況,全球范圍內的各方面的生產商都面臨著這個窘境和尷尬。
與此同時,全球蛋白質的市場卻是呈現上升的趨勢,豬肉一直是名列前茅,接下來就是家禽,如果家禽一直呈現現在這種加速上升的趨勢,未來可能會超過豬肉,家禽后就是魚類,魚類的出產率一直呈現出上升的趨勢,而且可能會超越家禽成為第一,最后是牛肉,它的出產率相對其他肉類蛋白質來說一直是最低的,未來應該也會保持這個趨勢。
肉雞的出口方面,美國和巴西仍然處于領先,不過,照中國肉雞生產與日俱增的情況來看,未來中國的肉雞出口會名列前茅。中國的肉雞生產量是處于增加的趨勢,而美國和巴西是處于放緩的情況。但是有一個綜合的指數,就是全球的禽肉生產量在不斷增長,但是價格在不斷的波動,且呈現出下滑的情況,并且在未來一年仍然還會呈現價格下滑的情況。
還有要提到一點的是基礎廣泛的經濟增長對食品需求的重要性,實際上,從國家平均GDP增長率幾乎無法看出未來對各種食品需求的增長情況,若只有富人變得更富,那么需求增長將會基本停滯,若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能讓很多人脫貧,那么食品需求將大幅上升,一個國家的中產階級越多對像禽肉類產品的需求量才會越大。
對于美國禽業的情況,在2014年盈利比較高,就導致了在2015年的大力擴張,與此同時,帶來當前雞胸肉價格的下降。現在在美國牛肉的價格一直處于峰值,豬肉的價格也相對比較高,禽肉價格在最后,禽肉的產量比較高,但是禽流感是一個問題。美國肉雞產量升高,但出口下降,導致價格便宜。
消費習慣來說,在美國,89%的雞是以不同部位分開出售,而非整只出售,美國消費者更喜歡雞胸肉,原因之一是去骨方便,雞翅是很受歡迎的休閑食品,美國消費了70%的雞腿。
接下來說一下,美國的禽流感。因為全球水禽遷徙的原因,會導致疾病的混合和傳播。實際上禽流感對于美國肉雞業并沒有影響,只是影響了火雞和蛋雞,我們控制禽流感的方式就是撲殺,導致火雞數量減少了750萬只,蛋雞和小母雞數量減少了4210萬只。美國在給OIE的報告中提到,2014-2015年的H5N2型禽流感事件已經結束。但是美國國內的雞蛋價格還是有所上漲。我們應對流行病的核心原則還是防止接觸HPAI病毒及易感染禽只(隔離、轉移、運送帶菌人群),然后就是撲殺并對生產商進行補償來控制病毒。
因為禽流感,中國已經禁止一切從美國進口的禽類、禽類產品和雞蛋,禁令也適用于家禽種雞,包括活雞和可孵化的蛋。認為本條及其他全國禁令將限制中國的生產發展到2017年初。(本文根據會議錄音整理,未經專家本人審閱,如有出入以專家意見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