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發口蹄疫疫苗創制和應用”成果通過中國老科協農業分會評價
夏咸柱院士
劉秀梵院士
張改平院士
金寧一院士
沈建忠院士
(本刊訊)2015年12月31日,由中國老科協農業分會評價中心組織的“新發口蹄疫疫苗創制和應用科技成果評價會”在北京永安賓館召開,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所長、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才學鵬研究員為該項目的第一完成人。
以軍事醫學科學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夏咸柱院士為專家組組長,揚州大學劉秀梵院士、河南省農業科學院張改平院士為副組長,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金寧一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沈建忠院士、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周蛟研究員、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陳偉生研究、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王笑梅研究員、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獸醫研究所邵國青研究員九人組成的評價專家,按照科技部科技成果評價標準和程序對該成果進行了科學評價。
專家組一致認為,該成果應用反向遺傳技術首次構建了口蹄疫制苗種毒,攻克了A型A/WH/09流行毒株難以馴化和制造疫苗的難題,提高了種毒抗原產能和免疫效力,達到9.0~15.59 PD50/頭份(2.6μg),高于OIE標準(≥3PD50),解決了該譜系毒株目前沒有高效疫苗的世界性難題;建立了工業化固相多肽合成生產工藝,首創2組份和3組份口蹄疫合成肽疫苗,顯著提高了我國O型口蹄疫流行毒株的免疫保護效力,解決了區分自然感染和免疫監測的難題,為口蹄疫防控和凈化提供一種新的可靠的技術支撐;運用分子流行病學和分子免疫學技術從自然流行的口蹄疫毒株中選育出O型和Asia 1型3株優良疫苗種毒(O/JMS株、O/MYA98/ BY/2010、Asia1/JSL/06),研制成3種高效滅活疫苗,為我國口蹄疫的有效防控提供了技術支撐;在國內率先建立口蹄疫疫苗大規模懸浮培養抗原生產和濃縮純化等新的工藝技術,提升了我國口蹄疫疫苗質量標準,引領了我國疫苗生產技術的科技進步。
該成果獲國家新獸藥證書6項,國家授權發明專利10項,實用新型專利18項,發表論文31篇,成果已在全國31個省(市、區)推廣應用,產生了巨大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該成果在制苗種毒設計構建、抗原合成、制苗種毒選育和大規模生產純化方面居國際領先水平。
背景資料:中國老科協農業分會是經農業部批準,科技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授權并認定的第三方科技成果評價機構。
中國老科協農業分會面向全國農業行業的單位或個人,獨立接受農業科技成果評價委托,有償提供農業科技成果評價服務。國家獎勵辦和農業部科教司將中國老科協農業分會簽署的科技成果評價報告,作為科技成果登記、科研計劃立項、成果轉讓交易、資產評估、中華農業科技獎和農牧漁業豐收獎以及國家科學技術獎等科技獎勵評審、生產許可證審批、科技成果宣傳推廣等的重要佐證。
科技成果評價業務咨詢電話:010—59194345,59195153
聯系人:馬桂東 13910818206,趙曉 13520538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