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菊
【摘要】《中國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指出:教師,既指一種社會角色,又指這一角色的承擔者。廣義的教師,泛指傳授知識和經驗的人;狹義的教師,是指受過專門教育和訓練的人,并在學校擔任教育、教學工作的人。作為教師,特別是作為政治課教師,我們應該具有很高的政治理論水平,應該履行教師的職責,承擔教書育人的任務,完成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工作二十一年來,我主要從教師目標、責任感、專業、教外之功夫等幾個方面來提高和完善自己,努力做一名優秀的政治課教師。
【關鍵詞】目標 責任感 專業素質 教外之功夫
【中圖分類號】G6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2-0021-02
一、目標
1.做教師,就要做學問
做教師,就要做學問。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學高為師”。韓愈在《師說》里也說過: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可見,作為教師,首先我們就必須要有淵博的知識。教師必須有一桶水,才能輕松自如地給學生一杯水。有了一桶水,我們在給學生一杯水時,才會顯得游刃有余;倘若我們的桶里只有一點點水,那要舀起一杯水給學生,是相當困難的,甚至要把桶倒過來才能做到,這豈不費力和尷尬?倘若我們也只有一杯水,那傾盡我們的所有,全部給了學生,可能學生也不會感到滿足。因此,做教師,我們首先必須要做學問。
2.做教師,就要做模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還說:“身正為范”。“身正”,是指我們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質;范者,楷模也,是指我們要做好學生的榜樣和模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如果教師自己作風正派,行為規范,就是不發布命令學生也會執行;如果自己作風不正派,行為不規范,就是有命令學生也不會聽從于教師。
作為一名政治教師,除了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較高的文化水平外,更重要的是還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陶行知指出:“教師的道德品質,不僅是規范自己行為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用于教育學生的需要,教師職業的特殊在于育人,不僅用自己的學識育人,更重要的是以自己的德育人,不僅通過自己的語言去傳授知識,而且要用自己的靈魂去塑造學生的靈魂。”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時時做到以身作則,做好學生的楷模。要求學生做的,教師自己要首先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教師自己一定不去做。
二、責任感
作為政治教師,必須有強烈的責任感!有責任感的人,才值得信賴;有責任感的人,才會有擔當:有責任感的人,才會把事情做好!
首先,政治教師要做一個對自己有責任感的人。作為教師,首先必須對自己負責。教師要對自己的青春負責,要懂得珍惜自己的青春年華;教師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要努力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教師要對自己的工作負責,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到精益求精;教師要對自己的言行負責,要在學生面前做好表率;教師要對自己的職業操守負責,要做一個新時代有教養的教師,等等。
其次,政治教師必須要對學生負責。作為政治教師,其責任感更重要的是要教學生學會做人。上行下效。作為政治教師,我們的一言一行,對學生來說,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所以,在課堂教育教學以及課外的教育活動中,政治教師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時刻做好學生的模范和表率,使學生從教師這種看似“不經意”的言行中受到影響和教育,這才是真正的教育,它會勝過教師有意識的苦口婆心的說教。因此,其實政治教師的“教”,存在于“教”之外!
三、專業素質
作為政治教師,必須具備以下專業素質:
1.要有過硬的思想政治素質
首先,我們要有一顆紅心,為國家的教育事業做出無私的奉獻。作為黨員,作為教師,尤其是黨員政治教師,我們必須要有政治信心;要用黨的政治理論武裝自己的頭腦;要不斷學習黨的理論知識,并與實踐相結合;要嚴格執行黨和國家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堅持走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與時俱進,不斷開拓進取,在思想和行動上時刻與黨和國家保持高度一致;堅定社會主義的教育方向,樹立高尚的政治理想情操,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為黨的教育事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其次,要有過硬的政治思想素質。我們要有過硬的政治思想素質,就必須努力學習老一輩革命家的革命理論和前人的教育理論,用這些理論來充實自己,用科學的發展觀來指導我們的教育教學實踐。作為政治教師,只有具備了這些素質,我們才會把自己的工作與國家的繁榮昌盛和民族的興旺發達聯系起來,才會產生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高度的教育教學責任感,才會把自己置身于社會主義建設的大潮中去,也才會自覺地嚴格要求自己時刻牢記自己肩負的使命。
2.要有高尚的職業道德素質
“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我們的道德素質在構建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古人提出:“德者,國家之基也”,“有才無德,其行不遠”。“德”,乃做人之首,道德是文化最基本的內容之一。
作為政治教師,我們是學生道德的啟蒙者和設計者,同時也是全民族道德規范的促進者。
首先,我們要作好學生的表率。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如果我們有很高和職業道德修養,有自己作為教師的人格魅力,在學生面前做到了言行一致、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等等。
其次,我們要熱愛自己的專業、所教授的學科以及我們的教育教學對象——學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我們做好工作的“最好動力”,我們熱愛自己的專業和所教授的學科,我們才會用心去鉆研,用心去教授,才會取得好的教育教學效果;我們熱愛學生,對他們高看一眼,厚愛三分,也才會把他們當成教學的主體來平等地對待,只有在這樣的基礎上,學生才會感覺到接受所教知識和受教育不是被動的,他們才會主動地與老師互動,主動去學習和自學,使我們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
3.要有很高的科學文化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