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陽區如何做好疏解這篇“大文章”
Point 2016年1月,正值北京市朝陽區“兩會”召開,會議上都審議了哪些內容?有哪些將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而在今后5年里,北京市朝陽區一個重點任務就是疏解非首都功能。而疏解任務是篇“大文章”,中央和北京是如何“點題”的?朝陽區又是怎樣“著筆”的呢?

在2016年2月10日舉行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九次會議上,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個巨大的系統工程。目標要明確,通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調整經濟結構和空間結構,走出一條內涵集約發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種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的模式,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形成新增長極。
早在2015年7月舉行的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屆七次全會上,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就強調,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場重大深刻的改革,涉及面廣,利益關系復雜,缺乏現成經驗,必然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攻堅克難過程,也是一場充滿機遇和挑戰的“大考”。
在本屆朝陽區“兩會”上,人大代表熱議了如何落實疏解任務的相關內容。特別是“一廊兩帶三區”、“六個一百”、“4+2+3”高精尖產業等重點任務。
朝陽區將在今后的5年中,不僅要退出不環保的企業,還要建設連通首都功能核心區與市行政副中心連接的重要城市廊道,構建“高精尖”產業體系,培育體育休閑、科技服務等新興產業。具體而言,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優化功能布局:“一廊兩帶三區”;
“十三五”時期,圍繞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服務首都“四個中心”定位,朝陽區將優化區域“一廊兩帶三區”新的功能布局。
“一廊”是指連通首都功能核心區與市行政副中心連接的重要城市廊道,將通過環境建設、產業發展、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等“五大提升工程”,帶動東部、東南部地區發展升級,服務市行政副中心建設。
“兩帶”則是指生態環境帶和高精尖經濟發展帶,前者將提升與市行政副中心相毗鄰地區的生態環境,發揮生態保護屏障功能。后者將連接CBD、奧林匹克公園核心區、中關村朝陽公園等重點功能區,重點發展國際金融、商務服務、文化創意、科技服務等高精尖產業。
“三區”是指建成區、集中建設區和疏解提升區,建成區著力于提高國際化、精細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塑造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城市形象;集中建設區重在強化空間管控,完善公共服務和基礎建設,實現功能完善、產城融合、用地集約、生態良好的目標;疏解提升區重在推進低級次產業調整退出、出租大院拆除、“城中村”整治、棚戶區改造等任務。
第二、啟動:“六個一百”工程;
這“六個一百”包括新建及擴建百條主次干路支路和斷堵頭路;建設提升百條環境優美大街;、新建改造百個大中小微型公園;新升級百個“高精尖”功能性產業項目;打造百個綠色智慧平安社區;創建百個基層文化品牌。
第三、“瘦身”:疏解非首都功能;
疏解非首都功能是朝陽區“十三五”時期的首要任務和重中之重。朝陽區將繼續圍繞“控增”、“減存”狠下工夫,嚴禁新增不符合首都功能的產業,嚴控公共服務規模;同時對區域性商品交易市場、物流基地、一般性制造業、廢品回收場站進行疏解騰退,尤其是大型回收場站將在2020年全部退出;
一方面是如何 “控增”? “十三五”期間,朝陽區將繼續嚴格落實《北京市新增產業的禁止和限制目錄》。
市場方面,將嚴禁新建和擴建除滿足市民基本需求的零售網點以外的商品交易市場設施,嚴禁新建和擴建批發市場;工廠方面,將嚴禁新增一般性制造業和高端制造業中不具備比較優勢的生產加工環節;醫院方面:將嚴禁在五環內新設立綜合性醫療機構。物流方面,將嚴控新建區域性物流中心、物流倉儲設施;學校方面,將在保障和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的前提下,遙控中等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辦學規模;政府機構方面,將嚴格控制新設或遷入行政性、事業性服務機構。另一方是如何“減存”?到2020年,區域性商品交易市場、物流基地疏解比例不低于70%,大型回收場站全部退出。

要“疏解”的包括建材家具、日用百貨、服裝鞋帽、汽車配件、電子產品等相關行業市場。要“外遷”的包括區域性農副產品、基礎原材料等大宗商品的倉儲物流功能。要“退出”的包括未經規劃審批、占地面積大、環境秩序亂、具有分揀功能的大型再生資源回收場站。要“淘汰”的包括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企業,有序推進建材、化工、紡織、金屬等重點高消耗產業。
據統計,2015年朝陽全年共清退有形市場53家,拆除再生資源回收場站24家,拆除出租大院96家,退出工業污染企業41家。
第四、“健體”:構建“4+2+3”高精尖產業體系;
朝陽區在致力于產業“瘦身”的同時也不忘“健體”。
“十三五”時期,朝陽區將構建“4+2+3”的高精尖產業體系:著力發展壯大商務服務、金融、文化創意、高新技術四大重點產業;發揮“互聯網+”新技術和新商業模式作用,促進房地產業、批發零售業兩大傳統產業內部轉型升級;積極培育體育休閑業、科技服務業、健康養老業等三大新興產業,鼓勵信息服務、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新興業態發展。
這其中首推四大重點產業的發展,每一大重點產業又有明確的發展目標。商務服務將重點支持企業管理、人力資源、會計法律、管理咨詢、會展經濟等高端業態發展;金融業以國際金融和新興金融為特色,以銀行業、保險業為基礎,積極發展消費金融、資產管理、國際經融服務等業態,形成多遠業態發展格局;文化創意產業以文化傳媒、數字內容、創意設計、旅游休閑等產業為重點,聚集內容原創、投資交易、體驗消費等高端環節;高新技術產業加快聚集國際研發機構,重點發展新移動通信與“互聯網+"、新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新能源與節能技術等產業,擴大高新技術產業經濟總量,將高端創新資源聚集優勢轉化為推動產業融合發展的新動力。
其次是兩大傳統產業的升級。房地產業方面,將引導房地產向高端商務服務、創新服務空間等方向發展;批發零售產業方面,將通過O2O融合發展新模式,整合改造提升傳統社區商業服務、百貨零售等業態,深化國家工業電子商務區域試點建設,構建電子商務支持服務生態系統。
最后是鼓勵三大新興產業。體育休閑業方面,將重點發展健身休閑業、場館服務業、體育培訓業和體育賽事業等休閑服務業;科技服務業方面,將推進科技轉移服務、創業孵化服務、知識產權服務等重點領域發展,優化提升信息技術服務、科技金融服務、科技推廣等基礎性業態,鼓勵研發眾包、科技咨詢等新興業態發展;健康養老業方面,將引導社會資本加大對康復、護理、老年病等領域的投入、以中醫保健、疾病預防、醫養結合、等業態為重點,豐富健康服務供給,建立完善養老產品研發、生產、供給一體化的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