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公國際:責任是發展的首要戰略
Point
作為一家有著22年發展歷史的國際化信用評級機構,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從來不缺少被新聞媒體關注的話題,在剛剛過去的2015年,從為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評級,直接“叫板”西方三大評級機構,到被陸金所宣稱將告上法庭,陷入“互聯網金融信用評級”的輿論漩渦,從著手建設整個國家的社會信用體系到鍥而不舍地建立新型的國際信用評級體系,大公國際既揚帆航行在信用評級市場這片“藍海”,也一直堅持著責任與發展并重的價值觀。

人物簡介:

關建中:
關建中,籍貫山西,大學文化;北京學者,研究員;是中國信用評級行業創始人之一和行業發展領軍人物。現任大公國際信用評級集團董事長、世界信用評級集團董事長、信用教育聯盟學術委員會主席、中國信息協會信用信息服務專業委員會會長、中國證券業協會證券資信評級專業委員會主任。
近幾年來,互聯網金融蓬勃發展,至2014年已形成網貸、眾籌、第三方支付、保險、銀行、信托等多種形式的網上金融交易結構。其中,網貸(P2P)是互聯網金融最為活躍的組成部分。
與此同時,互聯網金融的監管卻仍處于黎明前的黑暗。關建中撰文指出,2014年底,互聯網網貸已形成債務主體63萬個,債權主體44萬個,存量債務規模2528億元人民幣,累計逃廢債的債務主體231個,債權人損失659億元人民幣。
2014年8月29日,由大公國際發起的國內首家互聯網金融信用信息平臺宣布正式上線。在深入研究了互聯網金融形態的特性及其信用風險形成規律的基礎上,大公國際設計出了債務人公開信息、債權人公開監督、評級專業監控、黑名單公示,四位一體聯動滿足互聯網金融本質要求的信用風險管控模式。
與此同時,大公國際還創造性地提出了雙向參與兩類評級模式。所謂雙向參與,是指互聯網債權大眾和大公共同參與對債務人的評級;兩類評級則是指互聯網金融市場準入評級和償債能力評級。2015年1月21日,大公國際發布了第一份中國互聯網金融信用風險黑名單及預警名單。3月,大公國際將陸金所(上海陸家嘴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市場股份有限公司)從 “互聯網金融預警名單”轉入“黑名單”,一時間,引起輿論嘩然,而陸金所更是號稱要將大公國際告上法庭。

《北京CBD》:當時陸金所召開新聞發布會質疑大公國際的評級,大公國際是否陷入了輿論的漩渦?
關建中:北京有一個網貸協會當天就質疑大公的評級,說大公不專業,問信息從哪來?接著是上海、廣東的網貸協會,也都陸續發聲明。我們不要被這種現象所迷惑,他們都是債務人,是利益攸關方,當然要提出質疑,反對我們,他們希望最好沒有任何人管他們,任他們為所欲為。根據我們統計的數據,互聯網金融參與的人數是超億,這種融資的規模超萬億。它已經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新型金融力量、金融體系了。如果這個大的系統出了問題,那可能對我們的金融體系是一個巨大的破壞。

《北京CBD》:您剛才說了,行業協會、包括作為債務人的陸金所,他們覺得大公評級對自己不利,那有沒有債權人出來說,大公的評級做得好,能讓我們了解真相?
關建中:大公發布這些以后,有太多的債權人打電話來求助,我們專門舉辦了一個互聯網債權人論壇,請他們出來說話,但這些網貸平臺威脅債權人說,如果他們膽敢參加論壇,就別再想提走其存款,他們被這些所謂的金融平臺綁架了。1月21日,《香港商報》對我進行了專訪,22日發表了題為《負面清單 債權人市場說了算》的整版文章,對互聯網金融評級的正確與否是債權人說了算,而不是債務人及其利益代表者。1月23日,銀監會領導正式表態,要求互聯網金融平臺要經得起評級。之后,整個社會輿論就完全站到大公這邊了。這一仗我們打得很漂亮。
《北京CBD》:那么大公國際作為信用評級的權威機構,對于這個互聯網金融的風險是怎么看待的?
關建中:這里面又涉及到了一個問題,大家對金融沒有一個準確的理解和表達,那金融的本質是什么?金融到底是什么?金融的本質就是信用關系,就是債權人和債務人構成的信用關系,這就是金融。無論是銀行、保險、證券,還有什么小貸公司、擔保公司,諸如此類的各種金融形態,都是一種信用關系,債權人與債務人的關系。互聯網金融從本質上來說,就是運用互聯網的技術在構建一種債權債務關系,它的環境雖然發生變化了,但金融的本質沒有變化。
《北京CBD》:是一個什么樣的契機讓您開始關注互聯網金融?
關建中:一開始只是聽周圍的人說說而已,后來我就在網上瀏覽信息,看完后發現,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領域,照此下去,可能會導致一個系統性的金融危機,債務危機。因為沒有任何的門檻,也沒有評級,也沒有風險管理的任何措施,誰都可以開設網貸平臺。我們作為評級機構,有責任去做這么一件事,也沒有任何人要求我去做,而且做這件事情也沒有盈利模式,我們在這個項目上已經投入了近千萬。從去年1月21日發布黑名單開始,我們發布了2500家網貸平臺的黑名單,基本上一網打盡了。那么事實證明,凡是被大公列入黑名單的,投資人全部不投資了。
《北京CBD》:投資人首先不投資了?
關建中:特別是大的投資者,他們一投就是幾個億,都不投資了。所以我覺得,我們在2015年做了這么一件,我認為是了不起的事情。這些事情不是一般的機構可以做的,我覺得需要四個要素,首先是責任,然后得有這種膽識,還得有實力,第四個就是有影響力,這四個條件是必備的。
《北京CBD》:您是說大公國際對互聯網金融機構的評級完全是出于一種責任?
關建中:沒錯,就是一種責任。
2014年6月,國務院印發《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以下簡稱《綱要》),部署加快建設社會信用體系、構筑誠實守信的經濟社會環境。這是我國首部國家級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專項規劃。
社會誠信包含個人誠信、商業誠信、政務誠信等多個范疇,僅從個人誠信的角度來講,隨著各類信用交易規模的擴大,信貸消費和刷卡結算已成為消費人群的新時尚,但我國卻缺乏信用信息高度整合的個人信用體系。個人信用信息大量分散在工商、稅務、財政、外貿、海關、公安、法院、銀行、證券等不同機構,互不相通,缺乏有效共享,個人的失信記錄也很難影響到在其他機構的信用評價。

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讓失信者寸步難行,讓守信者一路暢通。”社會信用體系是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基礎,“寸步難行”與“一路暢通”之間,展現出的是國家對社會誠信的重視程度。
但如何建設社會信用體系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易事,大公國際再一次站了出來,成為參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排頭兵。

《北京CBD》:《綱要》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描繪了一個美好的藍圖,怎么讓這個藍圖落地呢?
關建中:要落地的話是有難度的,《綱要》我覺得寫得非常好了,這個整體思路非常明確,我們一直在研究,它用什么樣的一種模式去落地。于是就創新了很多模式,比如說最大的一個亮點就在2015年,創新了政府+信用評級機構的一種組織模式。
《北京CBD》:等于大公設計出來一個篩選體系,由什么樣的專業機構來做這件事情?
關建中:對,標準也很簡單。因為評級是一種思想產品,你首先得有思想方法,有評級方法,但前提是要有評級的思想理論體系,因為評級的思想理論體系是對現實信用風險形成規律的認識,這樣你才有評級標準的制定能力,才有承擔評級責任的能力。評級責任是什么呢?是公眾責任,社會責任,國家責任,這是很難的。第二個,你這個評級機構有沒有影響力?有沒有市場地位?第三個,有沒有很好的歷史記錄?而且評級以后,你還得要承擔什么呢?因為全國無數的主體的信息要互聯互通,必須有信用信息的交換平臺,這叫交換共享平臺,評級信息必須得有一致性,可比性,聯動性,想要做到這一點就只能選這樣的機構。

《北京CBD》:那您列了這么多條,目前似乎只有大公國際符合?
關建中:大公是經過二十多年的市場競爭、市場洗禮存活下來的一個機構,我今天就是講我們盡的社會責任方面,我們主動做的這一件事,但是現在沒有任何回報,為這種模式的設計付出巨大的成本,我們有好幾百人一直在做這個工作。為了建設社會信用體系,我們要研究技術、產品、社會信用信息的數據、圖譜、編碼,實現數字化評級,海量的基礎研究工作。
《北京CBD》:那大家會不會覺得,一天到晚都是做的不賺錢的事,就是為了責任,大公國際畢竟還是一家企業,怎么贏利?
關建中:參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也是體現了我們的一種理念。大公的這個理念是什么呢?我有一篇文章的標題是:堅持責任與發展價值觀。這就是我們這個大公發展的一個核心理念。我們為什么叫責任與發展呢?你想先把這個責任擺在第一位,實現社會需求的這種模式設計,就找到了大公的利益和社會需求的結合點。隨后就是我們的利益了,而且是大利益,不是小利益。我們這個競爭首先是責任的競爭,價值理念的競爭。
《北京CBD》:您首先要在戰略上去打贏,然后在戰術上就肯定能贏?
關建中:我說的責任就是一種戰略,我這種模式是不可替代的,別的機構沒有,政府+信用評級機構模式已在6個城市落地。宿遷、無錫、寧波、揚州、都江堰、宜春。現在正在落地的還有二十幾個省市,而且都是省一級的平臺。這就是責任帶來的效益。后面效益就多了,比如說,信用報告的出臺,信用報告誰出呢?就是政府和大公合作的這個機構出。還有由此帶來的整個社會的評級需求,那太多了,這是一片藍海。
2015年年初,在俄羅斯遭受經濟制裁之后,西方三大評級機構競相唱衰俄羅斯。1月9日,惠譽首先發難,將俄羅斯主權債務評級由BBB級下調至BBB-級,展望為負面。緊接著1月16日,穆迪將俄羅斯的評級降至僅比垃圾級高一級的Baa3。最后,1月26日,標普將俄羅斯主權評級從BBB-下調至BB+,評級展望為負面,這意味著標普10年來首次將俄主權評級降至垃圾級。
就在此時,中國評級機構發出了不同的聲音。
1月8日,大公發布俄羅斯主權跟蹤評級報告,維持俄A信用等級,2月2日,大公國際發布對俄羅斯最大企業、財富500強全球第三的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評級報告,評定其本、外幣信用等級均為AAA,評級展望穩定。這是自烏克蘭危機以來,俄羅斯企業所獲得的來自國際評級機構的最高級別。
3月2日,大公國際發布消息,評定俄羅斯天然氣工業石油公司本幣信用等級AA,外幣信用等級AA-,評級展望穩定。這是該機構再次給俄羅斯企業評級,也是自西方三大評級機構不斷調降俄主權和企業評級以來俄企業獲得的較高評級。
《北京CBD》:大公國際首次為俄羅斯這個大國的最大企業俄氣公司來進行評級,這是您這邊自己爭取到的嗎?還是說這是一個特殊的指派任務?
關建中:這個單子是因為西方制裁俄羅斯,其中一個手段就是給他大幅降級,切斷他和國際的融資渠道,這招是很厲害的。首先是給他降低主權級別,然后降低他所有的債務人的信用級別。這個打擊是非常大的,然后俄氣就委托我們做評級。
《北京CBD》:俄氣主動跟你們大公國際聯系?
關建中:對,委托我們做評級,我們就按照我們這一套評級理念化方法,把全球十多家同類型的企業的數據放在一起比較,結果它的指標是最好的。所以俄塔斯社呢,當天就做了報道,整個俄羅斯所有的媒體都是頭版頭條。用俄羅斯駐華大使的話說,整個俄羅斯都沸騰了。
《北京CBD》:為什么在全球十多家同類型的企業里,大公國際覺得俄氣的指標最好呢?
關建中:它比全球其它的石油公司,包括我們的中石油、中海油的優勢非常明顯,為什么?它不需要到全球去采購石油。沒有運輸風險,沒有采購風險,沒有政治風險。人家自己的資源控制就是最穩定的,但西方評級他們根本不看那個東西,他們是按照意識形態的這套標準,必然要配合美國的這種制裁戰略,但我們看,我們的評級是客觀的。

《北京CBD》:但是大公國際的這個評級對俄氣,對俄羅斯來說有那么重要嗎?
關建中:因為它要借錢啊,作為企業要發展,俄氣的級別太低了,它借不到錢,沒人敢借給他。

《北京CBD》:那大公國際評完之后,有借錢給它嗎?
關建中:它到全球其他地方,特別是到香港去借錢是比較容易的。西方以意識形態為主導,所以對它的信用級別也會有疑慮。但我覺得它會逐漸好轉,最起碼俄氣有很多大單,像中國、歐洲,它都是管道運輸,俄氣的優勢還是很明顯的。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弗里德曼說:“我們生活在兩個超級大國的世界里,一個是美國,一個是穆迪。美國可以用炸彈摧毀一個國家,穆迪可以用債券降級毀滅一個國家。有時候,兩者的力量說不上誰更大。”
穆迪正是美國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穆迪曾經的總部坐落在美國紐約曼哈頓的教堂街,在這棟建筑入口處上方,有一塊磨光閃亮的青銅浮雕。浮雕上有一英尺高的銘文:“信用:人與人間的信心所系。”銘文下面的一句話是:“信用是現代商業系統中關乎生死存亡的氧氣。它對一國致富的作用比全世界所有寶藏的作用還要大1000倍!”而遺憾的是,以穆迪為代表的三大評級機構的所作所為,已經與這些話語漸行漸遠了。

2015年2月3日,標普宣布同意支付總計15億美元,以換取和解有關其在金融危機之前涉嫌評級欺詐的指控。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之前,三大評級機構為華爾街制造出的大量“有毒”債券貼上了安全的標簽,從中賺取大量利潤。
與三大評級機構“墮落”相反的是,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中國評級機構正逐漸崛起,在國際社會上的話語權不斷增強。
在2015年初為俄氣公司評級之前,大公國際密集發布了大國評級項目,并聯合多國成立世界信用評級集團,以打破三大評級機構的壟斷。
《北京CBD》:作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評級機構,大公國際為什么要致力于建立起新的國際信用評級體系?
關建中:因為國際評級體系改革,關系著世界經濟的未來。評級有什么用呢?它最大的一個作用就是分配信用資源,全球的信用資源就意味著全球的現金流。評級會引導整個世界的資金流向,過去西方的評級,他們是把全世界的錢都借給了美歐。但美歐已經是負債累累,就是說遠遠超過了他的財富創造能力在借錢。由于美歐的信用評級是高級別,全世界的錢,90%以上的資金都流向了歐美。可是美歐又創造不出財富來,只能把債務拿去消費,而發展中國家卻借不到錢,這就導致了世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如果要改變這個局面,那就必須要有公正的評級,我有一篇文章叫《信用評級與世界經濟》,你首先要進行評級制度的改革,有公正客觀的評級,引導全世界的債權債務關系構建,讓資本流向一些有價值有創造能力的經濟體,世界經濟才能夠真正創造出財富來。
《北京CBD》:那么這個新的更公平、更公正的信用評級體系有沒有建立呢?
關建中:我們還是一直在行動,一個最主要的標志就是2013年,中美俄三國的評級機構聯合成立了世界信用評級集團,這個是推動國際評級體系改革的重大成果。這個集團成立之后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和認可。像法國前總理德維爾潘,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這些國際知名的政要都加入到這個集團,都在身體力行地推動構建一個新型的國際評級體系。
《北京CBD》:在構建新型的國際評級體系的過程中,世界信用評級集團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呢?
關建中:世界評級集團是想通過雙評級的制度來完成這個使命的。也就是說,我們現在已有的西方主導的評級,它是一種制度化的東西,我們要把這個制度消滅是不可能的,如果在這個制度框架內,讓它公正起來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是構建一個新的評級制度,而這個新的評級制度要通過頂層設計來完成,不是通過市場競爭的方式。
改革國際評級體系需要解決人們在評級領域的思維方式,長期以來在這個領域,我們整個人類世界都是接受西方的東西,甚至更多的人也不了解,特別是決策層,很重要。還有就是整個國際社會都在看中國,因為中國是發起者,大家都認為中國是未來世界的評級中心。
《北京CBD》:為什么中國會成為未來世界的評級中心呢?
關建中:現在的中國是世界債權和資本輸出大國,我們有天然的評級話語權,所以我們什么時候能夠有足夠的民族自信,要在信用評級這個領域里呈現出來。
《北京CBD》:這二十多年,大公國際是不是一直在努力地爭取并展現這種自信和能力?
關建中:大公國際帶給整個世界的是什么?完全是新的評級思想理論和發展模式。試想一下如果沒有大公國際,我們依然籠罩在西方那個評級思想的黑暗中,在那個黑暗中掙扎,你只能是掙扎,整個人類社會沒希望,世界經濟也沒希望,大家還有什么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