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茜茜中原工學院信息商務學院,河南鄭州 450000
?
基于數據調研探討地方普通高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劉茜茜
中原工學院信息商務學院,河南鄭州 450000
摘 要自1998年以來,我國的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已經經歷了近二十年的建設和發展,然而由于其交叉學科的起源,原有的培養模式又存在很多與業界需求不相符的地方,輸出的人才難以與用人單位理想對接。本文基于筆者所在院系問卷調查的數據基礎,探討目前我國地方普通高校在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培養應用型專業人才的有效舉措。
關鍵詞數據調研;地方普通高校;廣播電視編導;應用型人才培養
2015年11月16日,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財政部聯合發布了《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明確表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轉型的方向是“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和“增強學生就業創業能力”。為了盡快落實國家政策,進一步有的放矢的開展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筆者所在院系組織開展了“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用人單位”問卷調查,全面了解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人才的市場需求狀況及行業相關要求。
此次調查對象主要涉及河南省內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就業相關單位以及部分省外具有代表性的相關媒體單位,主要涵蓋電視媒體、傳媒廣告公司、報紙媒體、網絡媒體。其中包括河南電視臺、鄭州電視臺、漯河電視臺、湖南衛視等電視媒體;大豫網、中原網、新浪網、人民網等網絡媒;大河報、鄭州日報、河南日報、鄭州晚報等紙質媒體。
1.1編導專業人才需求量
根據調查顯示,在所涉及的用人單位中,各個電視臺,特別是地方電視臺對于編導人才的需求量較小,只占到31%左右,而各個傳媒公司或廣告公司對編導人才的需求量較大。

1.2所需人才方向
各個用人單位對編導專業人才的需求主要是創意策劃、攝影攝像、后期制作等方面,這三類職位的需求量超過50%。

1.3專業課程設置
通過對筆者所在院系必修及選修專業課的調查結果顯示,用人單位最為看重的是非線性編輯技術、攝影技術與藝術、電視畫面編輯、影視特效、數字圖像處理、燈光與照明、三維動畫制作等技能操作類課程。


2.1培養目標大而全
長期以來,“編導”是一個學界、業界和受眾都耳熟能詳的概念,但卻一直沒有清晰的界定。同時,在所有的大學教育專業中,編導專業又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專業,因為它可以分為多項具體職務,譬如策劃、導演、編劇、攝影、攝像、剪輯、制作、字幕、劇務等等。這就導致了很多高校此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不夠明確,有的甚至為了讓畢業生就業面廣,在課程設置中把所有相關的專業課程開設一遍,這就導致了培養目標的“大而全”。在這樣的目標下培養出來的畢業生每個方面略知皮毛,可謂什么都懂又什么都不懂,沒有任何一項跟行業接軌的具體職務是精通的,畢業之后不能很好地滿足用人單位的工作需求。
2.2課程設置重理論輕實踐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是一個應用性、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中規定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教學中“實踐性教學環節不得少于20周”。可見,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性[1]。
同時,根據調查結果顯示,相比較人員飽和及體制僵化各級電視臺,影視廣告及互聯網傳媒公司成為未來編導專業學生就業的主要出路。相對于具有一定行政職能的國家和省市級電視臺來說,傳媒公司則需要更多具有實踐技能,操作能力較強的媒體制作方面的人才。然而地方普通高校在培養編導專業人才的過程中,由于受到種種主客觀條件的限制,普遍存在著重理論教學,輕實踐教學的問題。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1)專業教學設備、場地不能滿足實踐教學要求。
眾所周知,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是一個注重動手能力、操作能力的專業,想要培養應用型、實踐型的人才,實踐環節的開展就必須具備專業的,甚至先進的設備和場地,譬如數碼攝像機、導播臺、演播廳、錄音棚、軌道、大型搖臂、燈光、音響、非編軟硬件等。這些設備大都十分昂貴,譬如,建設一個標準的演播廳就要數百萬的投入,而地方高校由于種種原因,多數的資金來源有限,往往無力承擔。因此,教學設備和場地落后、短缺是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在廣播電視編導教育中存在的一個非常大的缺陷,這樣的條件下培養出來的學生無法真正跟行業接軌。
2)缺乏應用型專業師資。
正如前文所述,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目標是培養應用型、實踐型的人才,同時該專業涉及文學、藝術學,涉及面較廣。因此對任課教師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理論扎實、知識面廣、關注行業前沿動態、實戰經驗豐富、動手能力強等等。同時,1998年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才起步,導致了目前高校內該專業的教師雖然大多為碩士研究生,但大都是青年教師,很多教師都是校門對校門,并沒有相關從業經驗。另一方面,高校的用人機制不夠靈活,一些具有多年行業從業經歷的一線人才,雖然有豐富的實踐經歷和經驗,但是卻因學歷、職稱等條件達不到高校要求而被拒之門外。再有,多數專職的專業教師承擔著較為繁重的教學任務,沒有時間更新專業知識,更是缺少實踐培訓的機會,這些都制約了“雙師型”教師隊伍的發展,導致學校所教授給學生的知識相對落后,不能很好地與行業接軌。
3)與新媒體相關課程欠缺。
《傳媒藍皮書》主編、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崔保國教授指出:“2011年是中國傳媒產業在平靜之中涌動著深刻變革的一年……微博的盛行使傳統媒體相形見絀,網絡廣告正以近60%增長速度快速趕超傳統報紙廣告,互聯網實際上已經是多種媒體形態存在,并影響到整個傳媒產業的格局。”[2]新媒體從業人員的數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
同時根據我們的調查數據顯示,與傳統媒體有限的需求量形成鮮明,隨著新媒體技術發展帶來的媒體融合的趨勢加強,一些網絡媒體、手機媒體等對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學生呈現出較大的需求量。在這種情況下,提升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學生的新媒體素養就顯得十分重要。
而綜觀目前地方普通高等學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人才培養計劃,與新媒體相關的專業課程的設置十分欠缺。以筆者所在院校的編導專業為例,目前所使用的培養計劃中,開設的與新媒體相關的課程只有一門——《新媒體技術與應用》,而且該門課程還屬于專業任選課。
3.1細化培養目標,突出培養特色
根據前文所述,地方普通高校在培養廣播電視編導人才時切忌大而全,應根據社會和電視媒體市場等的實際需求,結合傳媒學院現有的各類資源,積極探索構建以培養應用型、實踐型,一專多能的人才為目標的培養模式。
以筆者所在院系為例,針對前期調研數據——各個用人單位對編導專業人才的需求主要是創意策劃、攝影攝像、后期制作三大方面,我們提出了“1+3+7”人才培養模式,即1個應用型專業對接行業內的3個主要方向7個核心工作崗位。通過大一、大二的專業基礎知識和專業基本應用能力,大三、大四的專業方向知識和專業核心應用能力的教學,培養學生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較強的動手能力,使學生畢業后能夠承擔創意策劃、攝影攝像、后期編輯制作三個方向,包括影視編劇、文案策劃、圖片攝影、電視攝像、電視編導、后期剪輯、影視特效等7項核心工作。
3.2強化實踐教學,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專業設備和師資的短缺是制約大部分地方高校實踐教學效果的主要因素。然而這兩者的實現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還應在實踐教學的方法和手段上求新求變。以下為關于創新和強化實踐教學的幾點具體措施。
1)依托校內仿真工作室開展實訓環節。
由專業教師牽頭組織并指導學生成立“攝影攝像”“商業短片制作”“新媒體運營”“媒體策劃與營銷”等仿真工作室,然后依托這些平臺開展實訓活動,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2)實踐課程的設置與相關專業比賽掛鉤,以賽促學。
每年都會有各種組織主辦的影像比賽,譬如“中國大學生微電影大賽”“大廣賽”等等,實踐環節的展開可以考慮與相關的比賽結合,由指導老師組織和指導學生創作作品,參加比賽。通過這種形式不僅能開闊視野,提升技能,而且還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做到以賽促學。
3)全面開展校園網絡電視臺項目實習。
建成標準配置的校園網絡電視臺,包括演播室、錄音棚、非編網絡實驗室和專業外拍設備,并以此為依托模仿一線的崗位體系。
4)引導學生建立團隊,制作和發布手機報、建立并運營微博、微信等公眾賬號等,鼓勵他們通過自身的實踐操作加強對新媒體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的掌握,拓寬未來的就業面。
5)在校外互聯網站、新媒體文化傳播公司等建立實習實踐基地,讓學生在假期和畢業實習期間進入新媒體行業,從事傳統廣電和新媒體影視內容的編導工作,在實習實踐中加強對于傳媒融合以及新媒體發展現狀的認識和了解,拓展學生的就業理念[3]。
3.3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任教需要一線經驗豐富、技能熟練的師資隊伍,而這些資深的專家往往不在講臺上,而是在業界一線。高校可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等辦法培養滿足專業教學需要的師資隊伍。一方面安排現有教師去大的廣播電視臺和廣電傳媒公司、國外大學的廣電傳媒專業進修學習[4],另一方面,調整優化用人機制,聘請工作在一線、經驗雄厚的行業專家來校做兼職教師。此外,還可以通過微課程、學術講座等方式,定期邀請傳媒行業的專家蒞校交流,讓學生能夠及時接收到最前沿的經驗知識和業界動態。
參考文獻
[1]劉秋媛.地方本科院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探析[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4).
[2]馬莉英,巨浪.構建“大實踐”平臺 打造“融媒體”人才[J].傳播與版權,2013(6):133-135.
[3]李微,雷璐榮.試論新媒體視閾下應用型高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建設方略[J].新聞知識,2014(5):82-83.
[4]高祥華.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人才培養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J].池州學院學報,2014(8):143-145.
作者簡介:劉茜茜,中原工學院信息商務學院教師,研究方向為電視節目和媒介融合研究。
基金項目:本文系中原工學院信息商務學院2015年度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改革專項項目《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建設改革》(課題編號:zx1511)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360(2016)01-01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