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瀾濤,蔣炅龍,孫書洪,高鳳來
(天津農學院水利工程學院,天津 300384)
面對北方日益擴大的冬鮮菜市場和不斷加劇的供需矛盾,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以日光溫室為主體的設施園藝得到快速發展。灌溉對蔬菜的整個生育期至關重要,因此,研究溫室內蔬菜的灌溉制度可以為蔬菜的種植提供水分參數。
試驗區為天津市北辰區小孟莊雨農蔬菜合作社。
試驗時選取站內大型日光溫室一座,溫室為東西走向,全長80 m,凈寬8 m。溫室內裝有自動氣象站,可對溫室內的常規氣象資料進行監測。另外溫室配備暖氣、卷膜機、卷被機,遮陽網等,可為作物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
在溫室中部架設自動氣象站一臺。灌溉用水通過室內首部,經PVC管道輸送至每個小區,由滴灌帶進行滴灌,灌水量由各區電磁水表和電磁閥控制。
在溫室內外分別布設有自動氣象站,可觀測溫度、濕度、輻射、風速等氣象因子,并自動記錄,數據間隔為1 h。
自動氣象站每15 min采集一次溫室的氣象數據,包括溫室室內總輻射、有效輻射、當前溫度、24 h的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相對溫度。
選取茄子作為試驗作物,測量并記錄溫室條件下茄子在生育期內的氣象因素,包括氣溫、濕度,處理數據并分析其規律。
溫室內茄子的生育期為4月2日至8月26日,選取每日中午12時氣溫、濕度3個不同因素的數據,如圖1、圖2所示。
由圖1可以看出,溫室條件下大棚內溫度一直較高,受外界天氣條件影響較低。從4月開始,溫室外氣溫逐步增高,溫室內氣溫也在逐步增高,因天氣突變影響,中間時間氣溫有回落現象。到達夏季,外界氣溫達到較高值,溫室內溫度會劇烈升高,溫度過高會影響茄子的正常生長,并且作物的蒸騰作用會加劇,導致需水量增加,間接影響種植成本。

圖1 氣溫日間變化(2013年)

圖2 濕度日間變化(2013年)
由圖2可以看出,溫室內濕度一直處于較高值,在茄子生長期內,灌水后空氣濕度明顯有大幅度增加,同時溫室屬于較為封閉的環境,水分不容易散發,即使灌水過后溫室內的濕度也會保持40%以上,保證一定濕度對作物正常生長有利,但是濕度過高會導致作物病發的幾率增加,尤其在夏季炎熱多雨季節,要及時調整溫室內濕度,以防對正常收獲產生不利影響。
測定每日土壤含水率的變化,根據土壤含水率進行灌溉,制定灌溉制度。根據作物的生長發育,確定不同階段根層深度以及相應根層深度的田間持水率,建立溫室茄子作物灌溉制度。
大棚茄子全生育期100 d,根據茄子的生長發育規律,制定灌溉控制指標(見表1),選取不同生育期根層控制深度分別為20~40 cm,相應深度的田間持水率為25%。設定灌水上限為田間持水率的90%,灌水下限設為70%。

表1 大棚茄子節水灌溉制度控制指標(2013年)
根據圖3,采用圖解法確定茄子的灌溉制度。以70%的田間持水率為灌水下限,田間持水率的90%為灌水上限,經過一定時間段后,含水率會降低到灌水下限,即需要灌水,其灌水量為灌水上下限的差值,以此推求灌水量與灌水次數。最終確定的大棚茄子灌水次數為7次,灌水定額平均為19.7 mm/次,全生育期灌水量為137.9 mm,見表2。

圖3 茄子全生育期內土壤含水率(2013年)

表2 灌水日期及灌水量(2013年)
溫室條件下大棚內溫度一直較高,且隨氣溫的增加而增加。
溫室屬于較為封閉的環境,所以溫室內濕度一直處于較高點,且灌水后有大幅度增加,濕度過高會導致作物病發的幾率增加,尤其在夏季炎熱多雨季節,要及時調整溫室內濕度,以防對正常收獲產生不利影響。
以田間持水率的90%為灌水上限,以70%的田間持水率為灌水下限,確定的大棚茄子灌水次數為7次,灌水定額平均為19.7 mm/次,全生育期灌水量為137.9 mm。
由于時間和經費的限制,僅對一種水分情況的設施灌溉制度進行了研究。根據微灌技術的優點和作用,應該根據作物的需水情況設置多個水分處理,對設施栽培、微灌條件下的作物最優灌溉制度進行研究,同時應該進行同種作物多年數據的積累,以及多種作物數據的積累。其成果為生產實踐提供理論依據。
[1] 李 波, 王鐵良, 張玉龍,等.日光溫室茄子合理灌溉方法初探[J].干旱地區農業研究, 2009,(6):78-82.
[2] 馬學良, 趙其恒, 田賀紅,等. 國外農業節水灌溉設備現狀[J].陜西水利,2000,(5).
[3] 劉賢趙, 宿 慶. 根系分區不同灌水上下限對茄子生長與產量的影響[J]. 農業工程學報, 2010,26(6):52-57.
[4] 霍海霞,牛文全, 汪有科. 設施蔬菜灌溉技術研究進展與展望[J]. 節水灌溉, 2006,(4):12-25.
[5] 向 東,孫志強,段廣洪,等.不同灌溉方式對大棚西紅柿生長發育的影響[J].灌溉排水學報,2006,25(5):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