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生,馬 瑛
(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南陽 473000)
?
飼料粉碎機結構優化設計——基于自適應智能化調節的
王林生,馬瑛
(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南陽473000)
摘要:錘片式飼料粉碎機的作業效率和飼料粉碎質量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飼料的喂入量和粉碎室的工作效率是主要影響因素之一。為此,提出了一種帶加肋板的飼料粉碎機結構,并將PID控制器引入到喂入量控制系統中,提高了飼料粉碎機的自適應智能化調節功能。為了提高粉碎室的工作效率和粉碎質量,將轉子設計成了雙圓盤形式,并在錘片上添加了肋板結構,在喂入裝置中設計了PID調節器,可以根據錘片的阻力和粉碎質量來自適應的調節喂入量。最后,通過測試樣機對飼料粉碎機的粉碎性能進行了測試,結果表明:通過測試發現:使用肋板結構可有效地縮短飼料粉碎工作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利用PID調節器可以增強喂入系統的自適應性,提高響應速度,降低超調量,提高飼料的粉碎質量。
關鍵詞:飼料粉碎機;自適應調節;喂入裝置;PID控制;加肋板;閘板
0引言
飼料是畜牧業發展的基礎,而飼料加工的水平和質量決定了畜牧業發展的規模,影響農業經濟的發展和綜合效益,直接關系到農業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因此,要使畜牧業發展壯大,必須解決飼料問題,而飼料的來源是解決問題的關鍵。由于我國糧食人均水平較低,不可能大量地直接使用糧食作為飼料,這就需要研究新型的飼料粉碎機,利用粗飼料豐富的優勢,合理地利用各種飼料資源。新型飼料粉碎機設計需要解決的問題包括工作原理及性能、尺寸參數和材料等方面的問題,主要是解決高成本與低生產率的矛盾,提高飼料機的生成效率和加工質量,滿足飼料的實際生產需求。
1新型飼料粉碎機總體設計
飼料粉碎機是飼料加工的基礎工具,其工作效率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因此需要對其加工功率影響較大的因素進行分析,優化其機械結構,提高粉碎機的工作效率。本研究的飼料粉碎機總體設計如圖1所示。
為了提高飼料粉碎機的工作效率,本研究對飼料粉碎機的結構進行了優化設計,主要包括錘片結構優化、喂入裝置優化和轉子優化。喂入量的PID調節如圖2所示。

圖1 新型飼料粉碎機結構總體優化

圖2 喂入量PID調節
喂入量的調節主要通過移動閘板來實現。為了實現其自適應調節功能,將閘板設計成可移動式,并使用PID控制器進行調節。PID可以反饋錘片的阻力及粉碎的合格率等信息,從而實現喂入量的自適應反饋調節,如圖3所示。

圖3 加肋板結構優化
為了提高粉碎機的工作效率,對錘片結構進行改造,將錘片設計成帶有肋板的結構。通過肋板可以提高粉碎室的風速和風壓,利于進料效率的提高和出料的壓差,從而提高飼料粉碎機的粉碎效率。
2新型飼料粉碎機結構優化設計
飼料粉碎機在工作時,粉碎室的轉軸通過電動機帶動皮帶進行高速旋轉,粉碎室的物料是利用喂料斗喂入的,中間經過閘板,控制不同的喂入量。物料被錘片打破后,以較高的速度向篩片飛去,進一步摩擦和破碎,最后粉碎成小顆粒。其結構如圖4所示。
飼料的加工粒度要求能夠通過篩孔,作業主要是利用錘片的沖擊和篩片與物料間的摩擦。粉碎機的功率可由經驗公式初步計算,即
P=3.6·r·n·k·k1·k2·D2·B/60
(1)
其中,r為飼料的容重;n為轉子轉速;k為飼料流成環形時的影響系數;k1為喂入量的影響系數;k2為出料的影響系數;D為轉子直徑;B為粉碎室的高度。粉碎機的配套功率為
N1=C1·P
(2)
其中,C1為調整系數;P為生產率。由公式(2)可以看出:飼料的粉碎功率主要與轉子轉速、喂入量及粉碎室的結構有關,因此可以通過優化這3個方面來提升飼料粉碎機的工作效率。
將轉速采用雙圓盤形式,轉子中間利用鍵和套筒進行定位。其中,錘的旋轉形成了負壓,提高了進料的速率和排料的壓差,三維結構如圖5所示。

1.喂料斗 2.閘板 3.粉碎室 4.轉子

圖5 粉碎機三維結構示意圖
除了轉子外,粉碎機的工作效率受錘片結構和進料口喂入量影響較大,因此需要對這兩種結構進行優化,將錘片設計成帶有肋板的形式,如圖6所示。


圖6 有無肋板時飼料粉機錘片示意圖
增加肋板后,可以提高粉碎室轉動后的風力,從而形成更高的風壓,提高飼料的粉碎效率。喂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如圖7所示。

圖7 喂料裝置結構示意圖
為了提高喂入的效率,將喂料裝置設計成徑向頂部喂入的形式,可以對物料的喂入起到調節的作用,提高粉碎室的風壓,增強排粉的能力。為了實現喂入物料的自適應調節,對閘板結構進行優化設計,如圖8所示。

圖8 閘板結構示意圖
圖8中利用閘板結構可以控制進料的流量和速度。為了實現閘板的自適應調節,將閘板設計成可以移動式,在錘片裝有阻力傳感器,當阻力增大時,可以調節閘板的位移,從而調節飼料的流量。
圖9為喂入量的PID總體控制示意圖。其中,PID控制器可利用算法進行編程控制,而喂入量的大小調節主要通過閘板的位移來實現;閘板位移可以使用最簡單的線性PID控制器來控制,其結構如圖10所示。

圖9 喂入量PID總體控制示意圖

圖10 閘板位移PID控制器設計
閘板位移的PID控制器結構主要包括比例調節、積分調節和微分調節環節。假設飼料粉碎機的喂入量為Q,則其PID控制方程可以寫成
(3)
其中,kp為PID調節的比例系數;ki為PID調節的積分比例系數;kd為PID調節的微分比例系數;T為采樣周期;e為兩次流量的調節的誤差。
3飼料粉碎機功能測試
為了驗證本次研究對新型飼料粉碎機進行優化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根據優化后的結構研制了飼料粉碎機的樣機,并對樣機進行了測試,項目包括喂入量的調節響應、工作效率和飼料粉碎質量。測試樣機如圖11所示。
圖11中,錘片結構和閘板結構已經進行優化。為了測試其喂入量的調節響應,對喂入量隨時間變化曲線進行了統計,結果如圖12所示。

圖11 飼料粉碎機測試樣機示意圖

圖12 飼料粉碎機喂入量隨時間變化曲線
為了驗證PID調節的有效性,將非PID和PID調節的結果進行了對比,結果表明:PID調節器增強了系統的自適應性,其響應速度快、超調量較小。
為了驗證加肋板對飼料粉碎機的影響,對新型飼料粉碎機的工作效率進行了測試,得到了6組工作效率的對比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粉碎機工作效率測試
由表1可以看出:使用肋板后縮短了飼料粉碎所需時間,有效地提高了粉碎效率。
為了驗證PID調節器對飼料粉碎機粉碎質量的影響,對新型飼料粉碎機的粉碎質量進行了測試,得到了6組工作效率的對比結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以看出:使用PID控制可以有效對喂入量進行自適應調整,從而提高飼料粉碎的質量。

表2 粉碎機粉碎質量測試
4結論
1)為了提高錘片式飼料粉碎機的作業效率和作業質量,設計了一種新型的飼料粉碎機。該機型電機使用雙圓盤轉子,在飼料粉碎機的錘片結構上設計了肋板結構,并在喂入裝置中設計了PID控制器,實現了飼料加工過程物料喂入量的自適應調節,從而大大提高了飼料粉碎機的工作效率和作業質量。
2)為了驗證飼料粉碎機結構優化的可靠性,本文研制了新型飼料粉碎機的樣機,并對樣機的飼料粉碎性能進行了測試,結果表明:使用肋板和雙圓盤轉子可以有效地提高飼料粉碎機的工作效率,使用PID控制器可以有效地提高喂入系統的響應速度、降低超調量,提高飼料粉碎的質量,為新型飼料粉碎機的研究提供了較有價值的參考。
參考文獻:
[1]杜現軍,李玉道,顏世濤,等.棉稈力學性能試驗[J].農業機械學報,2011,42(4):87-91.
[2]宋占華,肖靜,張世福,等.曲柄連桿式棉稈切割試驗臺設計與試驗[J].農業機械學報,2011,42(11): 162-167.
[3]王鋒德,燕曉輝,董世平,等.我國棉花秸稈收獲裝備及收儲運技術路線分析[J].農機化研究,2009,31(12):217-220.
[4]李耀明,秦同娣,陳進,等.玉米莖稈往復切割力學特性試驗與分析[J].農業工程學報,2011,27(1):160-164.
[5]秦國成,秦貴,張艷紅.設施農業裝備技術現狀及發展趨勢[J].農機化研究,2012,34(3):81-82.
[6]田榮鋼,林君堂,王海龍,等.玉米收獲機輸送清選系統的研究設計[J].農機化研究,2012,34(6):93-96.
[7]顧智原,馬莉,張林強,等.玉米剝皮機部件的改進[J].農業工程,2012(4):55-57.
[8]周益君,王琛,趙劍波,等.4GX-90型席草收割機的設計[J].機電工程,2011(9):1060-1063.
[9]王金雙,熊永森,陳德俊.全喂入縱軸流聯合收獲機參數選取與驗算[J].農機化研究,2013,35(1):53-56.
[10]李德民,臧東良,曹春玲.JDL3060WL 型聯合收割機電氣系統[J].現代化農業,2011(8):31-33.
[11]徐海港,王建強,張岳生.聯合收割機四輪驅動裝置的研制與應用[J].農業工程,2012(7):12-14.
[12]肖成林,周德義,王志明,等.基于 ANSYS的旋耕機210普箱有限元模態分析[J].農機化研究,2011,33(10):23-26.
[13]周德義,王子佳,宋平平.帶秸稈粉碎裝置的玉米收獲機割臺設計[J].農機化研究,2012,34(2):77- 80.
[14]曹麗英,王順喜,武佩,等.錘片式飼料粉碎機關鍵技術探討[J].糧食與飼料工業,2009(7):34-36.
[15]王志強,武佩,曹麗英. 新型錘片式粉碎機出料管內氣固兩相流模擬[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2):184-187.
[16]翟之平,王春光. 葉片式拋送裝置氣流流場數值模擬與優化[J]. 農業機械學報,2008(6):84- 87.
[17]趙斌娟,袁壽其,劉厚林,等. 基于 Mixture 多相流模型計算雙流道泵全流道內固液兩相湍流[J]. 農業工程學報,2008,24(1):7-11.
[18]徐立章,李耀明,李洪昌,等.縱軸流脫粒分離-清選試驗臺設計[J].農業機械學報,2009,40(12): 76-79.
[19]唐忠,李耀明,趙湛,等.夾帶損失傳感器不同安裝位置對籽粒檢測精度的影響[J].農業工程學報,2012,28(10):46-52.
[20]解福祥,區穎剛,劉慶庭.甘蔗收獲機組合式扶起裝置設計與試驗[J].農業機械學報,2011,42(2): 94-97.
[21]賴曉,李尚平,秦志文,等.新型甘蔗收割裝置的仿真分析與試驗研究[J].農機化研究,2011,33(2): 102-105.
[22]王健康,吳明亮,任述光,等.往復式切割器傳動機構運動動力學分析[J].中國農學通報,2011, 27(1):90-194.
[23]李婉,李尚平,劉東美.小型整稈甘蔗收獲機械喂入機構仿真分析與試驗研究[J].農機化研究,2010,32(7):152-154.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Design of Feed Mill——Based on Adaptive Intelligent Control
Wang Linsheng, Ma Ying
(Henan Polytechnic Institute, Nanyang 473000, China)
Abstract:Feed hammer mills operating efficiency and feed crushing quality is influenced by many factors. The feed quantity and crushing chamber work efficiency is one of the main factors.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is paper proposes a stiffened plate of feed grinder structure,and PID controller is introduced into the feed rate control system to improve the feed grinder of intelligent adaptive adjustment func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crushing chamber work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crushing, rotor is designed into double disc.And the hammer is adding ribbed slab structure, in the feeding device design PID regulator.According to hammer resistance and grinding quality from adjust feed rate,the test of the prototype of feed mill crushing performance was tested, and it was found that it can effectively relationship feed grinding time,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by using beam and slab structure.Using PID regulator can enhance the feeding adaptability of the system and enhance the response rate, reduce the overshoot and improve the feed grinding quality.
Key words:feed grinder; adaptive control; feeding device; PID control; ribbed plate; gate
中圖分類號:S817.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88X(2016)08-0204-05
作者簡介:王林生(1981-),男,河南南陽人,講師,碩士。通訊作者:馬瑛(1982-),男,河南南陽人,講師,碩士,(E-mail) maying1982@qq.com。
基金項目:河南省高校重點科研項目(15B535002,14B510011)
收稿日期:2015-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