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時代之詩的去蔽與可能

2016-03-23 13:55:53董迎春
南方文壇 2016年1期
關鍵詞:現實時代語言

一、語言、時代的表現

詩歌是一個復數概念,這就意味著不同詩人之間的差異性、自主性,這也成就了當代詩寫不同的理念與實踐。

追求語言藝術的詩歌,自然回歸“語言”這一本體,但是這個本體絕非靜止的、中心化概念或者范疇,而是融注差異性、自主性的審美趣味、生命意識的一種認知思維、哲學態度。“語言是一種很特殊的東西,它從來不會在任何地方同時全部用上,也從來沒有在任何地方見諸實物或實體。然而又使我們覺得它無時無刻不存在于我們的思想和我們每一具體的言語行為中。”①當代詩寫(詩語)有兩個值得重視的語言意識:一種是語言作為一種修辭格。使用不同的修辭方式,比如:隱喻、陌生化、通感、變形、超驗、超現實等修辭技巧,修辭化的語言所描繪的世界既是時代敏銳的文化觸角,同時也專注于幽暗的精神世界的勘探,修辭的語言強化了文本效果,抵達審美化、主觀真實。另一種是語言本體充當認知思維。詩歌成為主體認知的有效動力與思想源泉,為人類反思、尋找自我提供了一種可能。語言與思維、表達之間有著密切關聯,精神主體與語言之間既有一種對應的、對等的理據關系,也有一種彼此超越、誘引的差異關系。“語言與人類的精神發展深深地交織在一起,它伴隨著人類精神走過每一個發展階段,每一次局部的前進或倒退,我們從語言中可以辨識出每一種文化狀態。”②語言的思想書寫,尤表為現出深刻、獨立的品質與可能。“語言產生自人類的某種內在需要,而不僅僅是出自人類維持共同交往的外部需要,語言發生的真正原因在于人類的本性之中。對于人類精神力量的發展,語言是必不可缺的;對于世界觀的形成,語言也是必不可缺的,因為,個人只有使自己的思維與他人的、集體的思維建立起清晰明確的聯系,才能形成對世界的看法。”③現實世界的現實性、客觀性背后則隱含著豐富的差異性、可能性,由此,詩歌自然成為人類自我的潛意識、精神隱秘地帶的探尋與勘探的思維武器,同時也成為詩人有效的認知工具,促成他們認識自我、厘清精神與現實的各種隱秘關聯。

任何書寫自然無法脫離時代,時代構成書寫最厚實的思想根基。讓話語發出現實的詩意回聲,詩歌成為當代文化最重要的精神內容與上層建筑。詩歌成為詩人認識自我、確認身份的媒介與意義。但是,詩歌因為其純粹性、思想性,往往成為一種閱讀與智力的考驗。詩人在創作中、讀者在閱讀中,我們發現、審視我們時常忽略的精神世界與生命真相。詩歌往往通過一種晦澀抵達幽暗,通過純粹抵達澄明。“真理之適合于其自身所言說的東西,字面的真理之適合于其字面上的所言說的東西。但是,我們已經看到,世界不僅僅是其字面上所言說的東西構造出來的,而且也包括其言說的隱喻意義。并且,也不僅僅是用其字面上或隱喻說出來的東西構造的,也包括其例證或表達的東西——與所言說的東西一樣,也是由其所顯示的東西構造的。”④語言作為文化的產物,無法剝離與時代復雜的糾纏聯系。詩歌對現實發出回聲,自身也會烙上時代的印痕。從語言角度來看,詩歌文本為時代提供了一種更具藝術效果的深度現實,對文化、時代產生某種建構、影響功能。“所有的語言系統都將使用者與社會秩序從而也與共用該語言系統或具有一種類型的他人牽扯了起來,同時,也允許每個人使用時具體而特殊的差別。語言控制帶來的快樂跨越了個人和社會的領域。”⑤而作為認知思維的語言,詩性書寫提供了一種切近時代、觀照自我與世界關系的情感紐帶。時代意識與鮮活的生命態度、審美意識緊密相連,不可分割。語言的隱秘地帶也是思維的隱秘地帶,走向認知思維的詩意語言投射人類內心,成為時代鮮明的思想景觀。

詩歌是追求語言本體的藝術,它融注了詩人的審美、哲學態度。詩歌作為一種文化立場,實踐了藝術的自主、友愛。它觸摸人類孤寂的思想狀態,通過書寫實現自我的升華與認知。“語言是存在之家”(海德格爾語)。當代詩寫,成為詩人們審美化、藝術化的文化立場,為時代提供鮮活、詩意的文化形式,積極地建構詩人書寫中的自我與時代身份。詩人及其作品自然成為積極思想上表現的內容與形式,豐富與推動了當代文化的建構。詩人自身與創造的個人詩語(藝術話語)有效地成為時代鏡像,呈現了敏感而真實的時代面貌。不同時代的詩人的積極書寫推動不同時代、時期話語建構,詩人們以“介入”的方式(把詩歌作為人生形式)修復、增補當代文化形式中的詩性思維。

20世紀80年代以來,口語化、日常化的“口語寫作”走向反諷中心主義⑥,口語的反諷書寫的中心化、標準化、漸成為當代詩寫的“邏格斯”,“第三代詩”以于堅、韓東、伊沙、楊黎等的口語寫作為代表,他們將反諷作為主要修辭策略,逐漸呈現出秩序化、中心化的寫作趨勢;由此而形成的口語寫作景觀,遮蔽了當代詩寫的豐富性、可能性。口語寫作,從本質意義來看則是講究敘事性的再現性的寫作,當代詩寫停留與拘泥于“寫什么”的“內容”,“拒絕隱喻”“詩到語言為止”“及物寫作”不過是詩人尚未消化、有待厘清的詩歌觀念。

因此,當代詩寫“如何寫”既是詩歌寫作技巧意識的探索,同時也是詩歌創作的思維轉向。美國新歷史主義代表人物海登·懷特所倡導的“后現代敘事”,即話語轉義輪回的“反諷”,代表了修辭與文化的成熟狀態,以口語寫作為代表的“反諷”這種成熟的轉義要突破,必然要重新回到隱喻、象征的語言本體的思維。自19世紀以來現代性的危機不斷地投射于我們時代的內心深處,反諷話語是一種否定性寫作,背后則滲透著強烈的“虛無主義”,其重心是走向語言本體與時代融合。“第三代詩”的“后朦朧詩”一脈則以審美化、哲理化的詩性語言探索當代詩寫的可能,呈現時代對詩人的積極影響。這種“后朦朧詩”中的海子、西川、王家新、張曙光等形成“知識分子寫作”寫作傾向,體現出一種積極建構的文化姿態,他們淡化反諷,并走向詩歌與時代的隱喻、象征為特征的語言本體寫作。

詩歌作為一種體裁的同時,更是一種時代精神的折射。“貧困時代,詩人何為?”(荷爾德林語)詩歌的本體追尋與關懷,使得詩歌變成一種活生生的日常媒介,導引著哲理化、詩意化的審美態度生成;在情懷與性靈上的展現,使得詩人們對時代有著天然素養與表現能力,他們追求語言上的張力、結構,通過詩藝的合理展現,強化語言修辭的文本力量。詩歌向時代發聲,維系語言與時代的聯系。時代文化作為生命外部的現實回聲,其表現形式并非單一的歷史現實、政治現實、社會現實等,同樣也涵蓋人類處境中現實存在本身和語言表達與自我超越的性質,它被詩歌語言賦予理解與表現的可能。“在許多情況下,我們必須承認詩歌是靈魂的初創活動。與靈魂結合的意識比起與精神現象的意識更為放松而更少意象化。詩歌中顯露出某種力量,它們不經過知識的回路。當我們考慮到靈魂和精神這兩極時,靈感和天賦的辯證法就變得清晰了。”⑦詩人打通主客二元的通感、變形、超驗、超現實、陌生化等表現技巧,在語言與時代之間進行溝通,彼此影響、各自生長,你我交融,相互依存。endprint

介于語言與時代之間表現之詩,自然是對詩體自身的追求與維系,從活生生的時代現實中找獲積極建構的力量與源泉。對語言的清醒認知、積極審視,也讓語言與時代保持某些距離與自我警惕。尼采說:“人類的偉大,在于它是一座橋而不是一個目的。”當下詩歌,回歸語言本體的詩藝探索與追求,為探索漢語詩寫提供了某種可能。這種追求既是詩體自身規律與發展需要,也是審美化、藝術化的生命意識覺醒的時代表現。

德里達,把文學當成一種機制(建制),語言本體與生命意識雙重維度的當代詩寫,成為時代的有效修復、增補,成為當下文化積極建構的力量與信心。

二、走向深度現實

詩的語言與表現意識的寫作,勘探的是一種透過現象界的深度真相與主觀現實,從而為客觀現實、日常生活提供一種修復、增補的可能。“如果藝術是一種迷狂性的知識,那么這是因為有兩種現實,一種是顯見的,一種是隱藏的。我們可以通過我們的感官和推理性的智力到達顯見的現實,而隱藏的現實則只能由藝術(或哲學)揭示出來。”⑧

盡管“口語寫作”一直強調重視日常細節、凡俗生活,用鮮活的口語替代書面語,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以反諷為話語特征的敘事逐漸成為當下詩寫的趨勢與主流。當下詩寫的“非詩”傾向明顯,再現的敘事形式替代了語言本體追尋與表現意識的“詩”的寫作。

反諷性敘事,注意對客觀現實的悲情細節處理,構成了這個時代的大體寫作現狀。敘事在當代詩歌的過多關注,擺脫了浪漫主義的、審美化的詩歌元素的頻繁涉及,他們重視現象的、肉生的、快感的、吸引眼球的,這種寫作無疑走向大眾化、娛樂化的時代景觀。相對于邊緣化、孤寂化的詩的寫作,這種趨勢自然會贏得市場化、大眾化的轟動效應。當下喜劇的、娛樂的精神既萌生出詩人對精神性、審美性的排斥與遮蔽,不自覺地走向了快餐式、娛樂的游戲寫作,這就導致了當下“敘事性”的再現的非詩寫作的盛行。這種成為主流中心的敘事化為特征的寫作潮流,既反映了這個時代的精神一直處于極度壓抑與虛無情緒籠罩當中,也隱含著時代精神危機所必然伴隨的虛無主義文化思潮。調侃一切、否定一切,成為喜劇社會帶有某種否定性、誤導性的生命現狀。

鑒于當下詩歌寫作的非詩傾向與敘事化為中心話語的寫作潮流,重提語言表現意識的詩性寫作與走向深度現實的寫作,讓詩歌重返心靈真實。語言表現意識的詩性寫作的表現功能指向文學性。詩歌的音韻、詞匯、句法,都可以進行話語分析,都可以考察出詩人寫作時所表現出來的心理狀態與價值立場。“詩歌語言具有了一種實驗性,從這實驗中涌現了不是有意義來謀劃,而是以自身制造意義的詞語組合。常用的詞語材料展示了不同尋常的意義。”⑨在創作中盡量淡化詩歌對現實的過分糾纏,盡量回歸詩體意識的語言藝術,重新激活語言的內部繁殖能力,擴展詩歌的表現可能。詩歌突出語言的詩性功能,自然慢慢擺脫反映論哲學一直影響下的再現、現實思維,最終擺脫意識形態對詩歌創作的干擾,實現語言本位的詩學回歸。詩人的獨立、清醒,并對時代以藝術形式發聲、說話。

歷史是文化的結果,其具有客觀性,但是這些所謂的史料與現實仍舊有主觀性、遮蔽性。當下詩歌語言表現意識的詩性寫作走向深度的現實體驗,必然根植于歷史與語言詩性。海登·懷特等為代表的西方新歷史主義主張,從浩渺繁雜的史料中建構起詩性,文學史在多大程度上是被建構起來的。所以,他們也關注到歷史書寫中的修辭性。歷史是歷史寫作者寫出來的,這些歷史寫作者自然會烙上某種意識與結構,而且“大歷史”與“小歷史”也有所區別。我們對歷史的看法往往看到了大歷史敘事,但忽略了小歷史的細節、記憶。任何歷史都是意識形態的結果。“語言的形式與歷史過程不只本身有意思,而且非常有診斷價值,能幫助我們了解思維心理學上的一些疑難而又難以捉摸的問題,和人類精神生活上的那種奇怪的、日積月累的趨勢,即所謂歷史,或進步,或進化。這種價值主要依靠語言結構的無意識性質和未經理智化的性質。”⑩

西方學者克羅齊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這同樣說明了歷史包含著詩性與修辭性的成分在內。歷史自然是闡釋的結果。這就意味著歷史越來越與詩性寫作靠近。詩歌是探討生命可能的,從生命意識出發,回歸生命意識。“藝術的本質或許就是:存在者的真理自行設置入作品。”詩的媒介是語言。語言蘊含生命之思。有了生命意識的詩篇自然比歷史更具有哲理性、洞見性。“正是語言把我們投向了語言能指的東西,它通過它的運作本身在我們眼前隱匿自身,它的成功在于它能夠讓自己被忘卻,并在語詞之外為我們提供進入作者思想本身的通道,我們因此在事后相信我們是與作者不用說話地、精神對精神地聯系在一起。”由語言出發,向生命內部挺進,這恰恰是詩人最為重視的現實之實。“語言究竟是極端復雜的歷史建筑。”過去之事,可能之事都是意識與思維的結果,對于生命最終指向未來、可能。這就決定了語言與詩的融合,語言與思想的融合。在這個時代,當代詩歌語言的本體回歸與詩性表現意識,推動了當代詩歌的生產、理解、溝通、成長。

詩歌是“是”與“不是”的寫作,是追求超驗甚過現實的超現實寫作,走向世界現實的象征之林。“任何針對存在的特殊提問,在存在中都不相應地有一個‘是或‘否來予以解決。但是,知道為什么存在著問題,以及這些不知道卻想知道的非存在是如何可能的,對于這樣的問題在存在中是找不到答案的。”既然不能選擇理想的生活,就讓自己的詩篇導引自己在藝術的殿堂、精神的長廊中漫游、捕捉生命的熱度、詩意,從而發現自我,認識世界。“語言的本質就在于,其構造的邏輯從來都不屬于那些被置于概念之中的邏輯,而真理的本質在于,它從來都不會被占有,它唯有透過某一表達系統(這一表達系統帶著另一過去的印跡和另一未來的胚芽)被搞混的邏輯才是透明的。”詩歌的語言,就是這樣一種迂回、神奇的藝術(對寫作者而言),它在書寫中完成反思與自我塑造、提升的可能,而讀者亦同樣在詩中操練心靈、情感共鳴。因為自在的、邂逅的靈感,象征與幻想最終將促成某個藝術主題的誕生,也讓受眾從被遮蔽的生活事實中抵達主觀的、深度的現實的沉思與感悟。endprint

好詩更是這現世中一種良藥,增補我們強健的體魄與內心。“只有詩人同時既是主體又是客體,既是自我又是世界,詩人自己才能到達絕對真理。”這條探索之路的意義也在于對生命可能的洞悉、生命智慧的捕捉。此刻的“時間”將成為永恒,孤寂也因此而生動、自然地走進讀者必然需求的內心。“詩篇”,成為現世的一面鏡子。幻想克服了現實的焦慮,成為主觀心靈的深度現實,介入當下,不斷地讓藝術為時代凝聚、裂變新的深度可能。

三、幻想與可能

當下各種符號所形成的語言系統自然與當下大眾文化現實不無關聯,各種為意識形態引導的現實生活灌輸著消費文化、娛樂文化;它的危險之處在于它嵌入毒性,時常被意識形態利用,這種危險具有隱蔽性、摧毀力。它要破壞的正是深度現實的生命回歸與心靈感悟,它的危險至害正是慢慢變異屬人的內心與精神。語言,變成意志、長官的產物,被集團、集體占有,語言從個性、差異中被疏離,遠離了個人、個體的存活狀態與思考。沒有個人的語言,就如沒有穿衣服的人類,它必然走向集體與等級的統領與占有。因而可說,語言成為這個時代最明亮而又灰暗的鏡子,它是對人類追逐符號,變得越來越空洞,最終瘦小的軀殼被棺木、墳地這類趨近的符號支配的現實的昭示,但現實的悖論還在于我們清醒地意識到活生生地消費這類冰冷空虛的符號。時代的種種假象、幻象成為社會的裝束,光鮮亮麗把內心拉向黑暗深淵,這是時代鏡像。時代快感放縱的現實毗鄰黑暗,這是我們的精神現狀與虛無情緒深有所感的。生活在這一特定的話語時代,個體意味著艱辛與責任并存。詩人個體詩寫的榮譽在于對當下詩歌精神獨立的清醒與堅守,即使生活失落,精神迷失,也必須表現正經、嚴肅的詩寫。當下文化是修辭的產物,遠離人的非人特征,它加重了我們的心靈異化。文學敘述,包括反諷的敘述在內,很好地實現這一目的,它們既是歷史最好的修補、編織,也往往是作家們最后堅守良知的陣地。

當代詩歌的精神重構,多少帶上倫理學、道德學色彩。但是,任何一個對時代充滿敏感與擔當情懷的詩人都會擔負起這樣的精神拷問。盡管有許多自稱為民間寫作的詩歌流派,但也不自覺地滑入官方意識倡導的文化意識,當下詩歌寫作不自覺與大眾文化合流,這類寫作仍舊是共謀、合謀的結果。重談詩歌的責任,從認識自己、自我開始,如果沒有這一前提,我們就無法辨識真正的詩歌。尋找當代詩歌精神,詩人必須洞見與跳過時代幻相,抵達被現實遮蔽的深度真實。時代總比人性慢幾拍。對任何一個時代,我們總有許多埋怨,但恰恰是這類批判與反思的意識推動了人類的文明。無論西方的中世紀,還是中國歷史的專制,體制化、系統化束縛了人類觀照自身的可能。體制是一個系統,系統則意味著穩定、堅固,而文明作為一種道德、思想、藝術的標準則代表著開放、可能。體制倘若沒有質疑、批判,它則會落入圈套、因襲,開放的、可能的文明也會被系統、舊俗捆綁。只有當體制與文明聯結時,體制才成為文明,文明也走向體制。

詩歌像奔走四方的幽靈橫闖著時代的痛處。詩歌讓歷史與現實發出回聲,同時它也處于不斷幻想、建構,它在語言深處凝聚成果決與清醒的信心。詩人成為知識分子。知識分子不斷對社會發言,批判,質疑,搗毀板結的、因襲的結構與系統。它播撒友愛、悲憫心。它既是歷史的偶然事件,也是內心最為飽滿、強大的理想圖景。“寫作是這樣一個空間,在這里,語法的人稱和話語的始原,相互融合、纏結,并消失在不可辨識的狀態中:寫作是語言的真理,而不是個人的(作者的)真理。因此寫作永遠比言語走得更遠。同意把自己的寫作說出,就像我們現在做的這樣,這就只是在告訴他人,他的言語是被需要的。”詩歌本身無關政治,但詩歌卻無處不是現實境遇的內心回聲。幻想與象征的寫作將我們從赤裸裸的客觀現實、日常際遇拉向了內心與意識深處的空白地帶與深度真實,向時代發出孤寂但異常有力的生命回聲。

詩歌寫作是個人、個體對時代精神的投射,自然也與詩人的時代、社會發生關聯。詩之影響在時代面前往往微弱,但對于文化卻有著重要的潛在影響。“凡是作家所在的地方,惟有存在在說話,——這意味著話語不再說話,而是存在著,把自身獻給了存在的純粹的被動性。”詩人的認知、審視顯然要走在時代之前。因而,真正的詩人,或者有所追求的詩人,是非常機智、耐心的漫游者、藝術家、思考者、哲人,他們必然與所處的時代保持距離。當下詩歌的批評與研究過于重視詩人的社會生活現場表現,終究詩歌成為少數人的藝術,盡管優秀詩人、經典作品影響了時代的文化,但這畢竟尚是少數。“人們都一直認為藝術是與美的東西或美有關的,而與真理毫不相干。產生這類作品的藝術,亦被稱為美的藝術,以區別于生產器具的手藝工。在美的藝術中,并不是說藝術美就是美的,它之所以被叫作美的,是因為它是,產生美。相反,真理歸于邏輯,而美留給了美學。”詩歌成為藝術的標志也往往在于它與時代保持距離,與當下文化保持距離。詩歌是藝術中最為精英的藝術,它的位置很高、高不可攀,也高處不勝寒。精神傳統在這個時代是斷裂的,詩人熱衷正義與理想,鏟除、清理漢語背后因襲的意識形態之毒,也變成寫作的必然前提。“大地離不開世界之敞開領域,因為大地本身是在其自行鎖閉的被解放的涌動中顯現的。而世界不能飄然飛離大地,因為世界是一切根本性命運動的具有決定性作用的境地和道路,它把自身建基于一個堅固的基礎之上。”我們倡導詩歌與公共生活的耦合、溝能,也要警惕時代、社會的集體意識綁架、劫持詩歌本身所承擔的人文精神、普世倫理。對于一個極權、強權的體制而言,這種清醒而疏離的寫作思維尤其重要、可貴。

當代詩歌的語言盡管對語言有著清醒的審視意識,但絕大多數的寫作語言還停留“器”的層面,語言在此處僅充當了工具與觸媒。只有當語言與天地神人融注一起,這種語言也自然走向道之生成,這種詩思融為一體。“語言在產生時對于直接境況有一種起支配作用的關系。不管它是信號還是表達,它首先是對于這一環境中的那種境況的這種反應。在語言的起源中,直接當下的特殊性是所表達的意義中的一個突出因素。”象征、幻想的超現實寫作,把我們從這種工具論、反映論的語言思維中解救出來。這種類型的語言,凝聚生命的深度情感與體驗,穿過現實遮蔽的意識,完成詩歌作為藝術的審美與認知功能,走向心靈與主觀的深度真實,為現實日常提供另一種生命思之可能。當代詩歌的語言探索,完成了歷時的語言工具論的轉型任務,同時也完成了時代的精神突圍。語言不僅是具體可操作的媒介,也是精神內心的情感觸媒,它既是具體的語料與可分析的單位,也是生命勘探、質詢的精神因子。endprint

語言作為語言的詩性哲學追尋的方式,則意味著語言能成為人類重要的認知思維,可以穿越與破除各類政治意識形態之間的糾結關系。“揭示是世界記號永遠意味著與對事物的某種無知的斗爭。”一百年來,學者仍舊在糾纏中國新詩中文言與白話何是何非,他們無疑是將語言看成切割的單位,卻忽略了這種文化血脈中的連接關系。將語言放在可以切割的工具層面,白話的存在的合理性不是語言的合理性而是人為的命名的合理性,將語言放在工具的層面切割語言,無疑將語言的高度與功能降至工具層面。在某些時刻語言自然有其系統、穩定的功能結構,但語言更關注的是它的差異性、去總體性。“任何研究的基礎,表達。包括意義的研究,其中就有表達的基礎:意義。”索緒爾、列特斯維勞斯、羅蘭·巴特、拉康、德里達、喬姆斯基的語言學的研究,既是語言的研究,又非僅僅局限于語言的研究,他們通過微觀與具體的語言的實證研究卻拆解了背后滲透的各種糾結的文化意識形態。他們是語言學家,更是一個詩人、哲學家,這種語言的開放研究也為當代詩歌的語言探索提供了另一種鏡子,他們走向生命可能與人類思維的跨界眼光與文化視野。

盡管我們訴求這樣的文化視野,我們不斷踐行詩寫理念,但這也變成一種挑戰與耐心。事實上,當代詩寫,往往遠離了現代詩歌在語言本體上的表現意識,我們將這種的詩歌語言與哲理觀照看作是一種寫作的目標去追求與實踐。“詩歌形象在其新穎性和主動性中具有一種特有的存在,一種特有的活力。它屬于一種直接的存在論。”重提回歸語言本體的詩體意識,重視時代的介入與再現關系,將兩者有效融合成一種“表現”力量,既強化漢語詩歌的文學性的精神追求,也豐富了當下文化的表現可能。“語言都不是由一套肯定的和絕對的價值組成,而是由一套相對而存在的相反或相對的價值組成。”

語言、時代表現之間必須確立一條精神通道,在語言與時代之間生成對話、溝通關系,它們共同組合成神奇的文學、文化文本,見證與推動著文化意識的轉型與建構,最終實現生命意識與時代歷史的雙重在場。“符號停留為在任何時刻都可以被完整地解釋和證明的某種思想的單純簡化。表達唯一的卻是決定性的效力因此就是用我們真正為之負責的那些意指行為來代替我們的每一思想對所有別的思想的混亂暗示(因為我們在知道它的準確范圍),就是為我們而恢復我們的思想之生命。”回歸語言、時代的表現意識,這對當代詩寫、突圍充滿了挑戰,也極具意義。

在這個時代、文化語境中,我們可能要將視野投入思想自身、語言自身。優秀的詩歌是沒有地域的,用一個地域文化、地理身份概念無法圈定一批詩人,詩歌寫作是沒有邊界的。詩歌是所有在生活中忙碌、掙扎的時代回聲,也是擁有各種世俗成功但卻在思想道路不斷捕捉生命可能的精神居所。

【注釋】

①[美]費雷德里克·詹姆遜:《語言的牢籠—馬克思主義與形式》(上),錢佼汝、李自修譯,23頁,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10年版。

②③[德]威廉·馮·洪堡特:《論人類語言結構的差異及其對人類精神發展的影響》,姚小平譯,21、25頁,商務印書館1999年版。

④[美]納爾遜·古德曼:《構造世界的多種方式·序》,姬志闖譯,伯泉校,19頁,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年版。

⑤[美]約翰·菲斯克:《解讀大眾文化》,楊全強譯,29頁,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⑥董迎春:《當代詩歌:走向反諷中心主義》,載《社會科學研究》2012年第3期。

⑦[法]加斯東·巴什拉:《空間詩學·引言》,張逸婧譯,7、2頁,上海譯文出版社2009年版。

⑧[法]讓-馬里·舍費爾:《現代藝術:18世紀至今藝術的美學和哲學》,生安鋒、宋麗麗譯,21、26頁,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

⑨[德]胡戈·弗里德里希:《現代詩歌的結構:19世紀中期至20世紀中期的抒情詩》,李雙志譯,4頁,譯林出版社2010年版。

⑩[美]愛德華·薩丕爾:《語言論》,陸卓元譯,1、9頁,商務印書館2010年版。

[德]馬丁·海德格爾:《林中路》,孫周興譯,21、21、35頁,上海譯文出版社2010年版。

[法]莫里斯·梅洛-龐蒂:《世界的散文》,楊大春譯,9、17、39、3頁,商務印書館2005年版。

[法]羅蘭·巴爾特:《符號學歷險·導論》,李幼蒸譯,7、166頁,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法]莫里斯·布朗肖:《文學空間》,顧嘉宸譯,8頁,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

[英]懷特海:《思維方式》,劉放桐譯,37頁,商務印書館2013年版。

[瑞士]費爾迪南·德·索緒爾:《普通語言學手稿》,于秀英譯,283、65頁,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董迎春,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本文系2011國家社科項目“朦朧詩以來現代漢語詩歌的語言問題研究”的階段性成果之一,項目批準號:11BZW096)endprint

猜你喜歡
現實時代語言
我對詩與現實的見解
文苑(2020年11期)2021-01-04 01:53:20
語言是刀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30
讓語言描寫搖曳多姿
累積動態分析下的同聲傳譯語言壓縮
e時代
足球周刊(2016年14期)2016-11-02 10:56:23
e時代
足球周刊(2016年15期)2016-11-02 10:55:36
e時代
足球周刊(2016年10期)2016-10-08 10:54:55
一種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強現實交互App的開發
我有我語言
現實的困惑
中國衛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3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搜索 | 91国语视频| 97se亚洲| 最新亚洲av女人的天堂| 国产成人资源| 国产美女一级毛片| 亚洲无线一二三四区男男| 国产欧美高清| 97成人在线视频| 婷婷激情亚洲| 高潮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毛片高清一级国语| 四虎在线观看视频高清无码| 91精品专区| 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国产一在线| 激情综合图区| 久久永久精品免费视频| 99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六月婷婷激情综合|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免费的一页| 九九九国产| 日本三级黄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网在线观看| 这里只有精品免费视频| www.国产福利| 国产精品女人呻吟在线观看|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久久无遮挡|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app| 日韩 欧美 小说 综合网 另类| 拍国产真实乱人偷精品|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怡春院| 2020极品精品国产| 色婷婷视频在线| 日韩少妇激情一区二区| 玖玖精品在线| 人妻精品全国免费视频| 大香伊人久久| 久久中文电影| 国产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亚洲一区二区日韩欧美gif| 亚洲色成人www在线观看| 亚欧美国产综合|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91|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业不| a级毛片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日韩免费视频播播| 香蕉蕉亚亚洲aav综合| 色噜噜在线观看| 国产91特黄特色A级毛片| 国产精品无码影视久久久久久久 | 19国产精品麻豆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少妇熟女| 国产亚洲第一页| 在线播放91| 国产区网址| 亚洲精品无码抽插日韩| 在线看国产精品| 国产乱子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在线日本国产成人免费的| 国产日韩AV高潮在线| 欧美在线天堂| 色偷偷男人的天堂亚洲av| 欧美午夜网| 四虎精品国产AV二区| 中国丰满人妻无码束缚啪啪| 网久久综合| 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97在线免费| 韩日免费小视频| 亚洲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 在线毛片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av|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网址| 欧美视频在线观看第一页|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不卡|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图片|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手机在线免费不卡一区二| 中日无码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