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學》編輯部
當尖子生們站上青春的舞臺,就是最亮麗的標桿,最耀眼的光源。他們用本身特有的激情與活力,演繹出一幕幕人間喜劇——成績有鮮花環繞,排名有掌聲簇擁。
成功的喜劇都是讓人笑中帶淚的吧,對尖子生們來說,他們的奮斗過程也是如此,既有歡笑,也有憂傷,只是他們從來不會輕易在別人面前表露自己的情緒。
當他們把憂傷藏在笑容底下,就變成了所有人期待的樣子。
再快樂的人也會有哭泣的時候,何況是一群還未成年的孩子?喜劇的背后,隱藏著最年輕的憂傷。
尖子生占據神壇之久,久到我們以為他們就是最完美的存在,整天沐浴在祥和的光芒之中。本期專題,小編采訪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知名學府的大學生們,回顧高中生活,他們說出了藏在心中許久的小秘密。
● 電子科技大學·木子
1. 高中的時候,我覺得身邊的人都不理解自己,他們既幼稚又膚淺,與我不是同一路人。每當想到這里,我就覺得很絕望,有一種深深的孤獨感。
2. 那個時候,我最想去當一名戰地記者,遠離身邊那些無知的人。我覺得這個世界的很多真相都被布蒙上了,我想去掀開這塊布。
3. 我可能會過得渾渾噩噩吧,但會努力去做某個幫派的老大,因為我小時候喜歡看《無間道》之類的片子,覺得那些老大特別帥,心里有個當老大的夢。(小編:這位女同學,你真是讓本寶寶驚呆了。)
● 上海交通大學·伊卓
1. 我經常會受到情緒波動的困擾,每次臨近考試,我都會覺得自己有一堆知識點沒有復習,如果考試時想不起某個學過的知識點,就會特別慌張,害怕自己發揮失常。
2. 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去旅行。
3. 上課玩手機?下課到處打鬧?哈哈,我沒想過。
● 揚州大學·鄧進
1. 高中時,我整天都撲在學習上,不注意和身邊的同學交流,慢慢地就被孤立起來了。那個時候,我整天都覺得很煩躁,就連自習課聽到有人在小聲說話都會覺得煩。
2. 我想在一個晴朗的午后離開人群,到郊外去,安靜地看自己喜歡的書,不受別人打擾。
3. 成績不好的話,我還是會當個好學生的,不給家人和老師添煩惱。
● 華中科技大學·江俊
1. 煩惱嘛,就是我明明知道某些習慣對自己有百害而無一利,卻偏偏無法去改變。比如我想堅持早睡早起,事實上卻永遠是熬夜賴床,事后又為自己虛度光陰而后悔自責,猶如陷入泥潭無法跳出!
2. 我那時候的想法很幼稚,就是帶著個相機外出“窮游”。
3. 可能我會沉迷在網絡游戲里吧,因為當時學習不好的同學都是這么做的!
原來,對學習生活感到煩惱不是學渣們的“專利”,身處重點大學的尖子生們曾經也有那么多復雜的情緒。而回歸到煩惱扎堆的高三現場,某些尖子生們的情緒更加令人擔憂。
陳默(化名)是廣東省某中學的一名成績優異的高三生,2016年2月,她在班主任的陪同下走進了學校的心理輔導室。在面對心理老師的詢問時,陳默緩緩地說起了自己的情況:
“升入高三后,學習壓力越來越大,我的情緒越來越不穩定。因為成績總是忽高忽低,所以我感到非常恐懼和迷茫。我總是會胡思亂想,敏感焦躁,愛將一些小事放大,往壞的方面去想,而想得最多的問題就是去不了理想中的大學該怎么辦。有時候走在路上,我就渾身沒勁,覺得生活沒有意義,甚至會產生更消極的念頭……”
在接受記者的采訪時,心理老師說這種狀況在高三生中并不罕見,只是陳默的問題比較嚴重。除了上述問題,在巨大壓力的刺激下,陳默還患上了較嚴重的強迫癥,經常會做一些重復的動作,如經常洗手,把作業檢查了一遍又一遍,鋪床時看到褶子就不舒服,一定要把它撫平,等等。再加上陳默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在她的潛意識里,她希望自己生活在一個“無菌”“無不順”的環境里,所以,當這些煩惱出現時,她就會非常煩躁,自然會產生所謂的“更消極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