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委風采

李 榮 副主任委員
推廣研究員,農業部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土壤肥料質量監測處處長兼第八屆農業部肥料登記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土壤學會第十三屆理事會理事。1987年南京農業大學畢業,在農業部全國土壤肥料總站從事土壤監測與改良、肥料管理等相關工作,歷任全國土壤肥料總站肥料處副處長、處長,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計劃與財務處處長、人事處處長、土壤肥料技術處處長;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掛職山東省樂陵市市委常委、副市長;2016年1月至今,任農業部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土壤肥料質量監測處處長。
長期從事土壤監測與評價、新型肥料試驗及耕地土壤培肥與改良方面的技術研究與推廣工作。主持編制了《全國沃土工程規劃》《全國測土配方施肥規劃》,組織實施了全國測土配方施肥、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等多個重大項目;先后主持或主要參與了全國中低產田類型等級劃分、國家標準《高標準農田建設通則》《耕地質量等級》、測土配方施肥及有機肥料等相關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研究起草工作;組織開展了有機肥料資源調查和全國中低產田改良等重大研究課題。編著出版專業書籍7部,獲國家、部和省級各類成果獎勵13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一等獎2項、三等獎2項,全國豐收計劃二等獎2項。獲全國測土配方施肥工作先進個人。
率先提出“測土、配方、生產、供肥、施肥指導”一條龍服務科學施肥技術的推廣模式,作為全國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的核心技術模式一直沿用至今。創新提出了農作物同步營養施肥理論,并作為第一發明人獲得“同步營養肥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國家發明專利,實現了增產施肥、經濟施肥、環保施肥的目標。掛職期間,針對當地農業生產實際,提出“平衡施肥”理念,并結合國內同步營養肥料概念,提出金絲小棗裂果的解決方案。在科技小院內反復的肥料試驗,創造性地提出了“棒肥”概念,保證肥料營養平衡長效地釋放,為當地農民增產增收做出了重要貢獻。積極推動完善農村耕地質量建設與保護機制,率先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試點工作,對利用農業部門已經形成的縣域耕地質量評價成果嫁接到土地確權工作中進行了可行性論證,探索了建立和完善提升耕地質量的有效機制,為當地今后耕地質量建設與管理打下堅實基礎。

雷光元 副主任委員
高級工程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現任國投新疆羅布泊鉀鹽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主任,同時擔任新疆化工協會理事、高科技與產業化理事、全國肥料和土壤調節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化工學會無機酸堿鹽專業委員會委員、全國化工礦山設計技術中心委員。
1986年畢業于原武漢化工學院,在(原)化工部長沙化學礦山設計研究院工作,至2004年,先后從事磷礦、硫鐵礦、鉀鹽礦、螢石礦等礦種的工藝研究、礦山設計、工程監理及生產技術指導工作。擔任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新疆羅布泊鹽湖鹵水制取硫酸鉀工藝研究小試、中試及工業試驗選礦專業負責人、工業試驗技術總調度,負責試驗方案編制、實施及報告編寫,其中:小試2001年通過新疆科技廳組織的鑒定,結論是“達到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中試2005年通過科技部委托青海省科技廳組織的驗收,并通過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驗收。2004年10月,調入國投新疆羅布泊鉀鹽有限責任公司,主要負責1 200 kt/a鉀肥項目設計協調,負責加工廠工程建設、生產調試等工作。該項目累積利潤90多億元,于2012年通過國家發改委委托新疆發改委組織的驗收,并于2012年通過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鑒定,結論是“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主持“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羅布泊鹽湖資源綜合開發利用關鍵技術研究”項目,負責項目5個課題協調、檢查、實施工作,并負責第2課題“羅布泊鹽湖鹽田低品位礦物制取硫酸鉀鎂肥技術開發”小試、中試及工業性試驗,均已通過科技部委托國資委組織的驗收。
2007年、2008年和2013年獲國家開發投資公司先進生產者;2006年和2012年獲“科技興新”貢獻獎;2014年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發明專利一等獎;2009年和2013年獲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科技進步特等獎;2010年獲國家西部大開發突出貢獻獎;2011年獲中國石油和化工勘察協會優秀工程設計一等獎、中國優秀專利獎;2013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獲得發明專利8項,實用新型專利5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