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麗蓉 燕璐
【摘要】 基于功率控制的干擾協調是LTE系統中的關鍵技術。本文對該技術在中國的專利申請情況進行梳理,對專利申請量以及專利申請人進行分析,為基于功率控制的干擾協調技術的研究提供一定的信息參考。
【關鍵詞】 干擾協調 功率控制 專利分析
一、引言
LTE系統采用OFDM接入技術以實現更高的頻譜效率,但其存在嚴重的小區間干擾的問題,特別是對小區邊緣用戶業務影響更大,因此,小區間干擾協調技術一直是LTE系統中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在小區間干擾協調技術中,為保證系統的頻譜利用率,基于功率控制的干擾協調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通過基于功率控制的干擾協調,能夠在頻譜利用率與減輕小區間干擾之間尋找到一個平衡點。
二、基于功率控制的干擾協調技術的中國專利申請分析
2.1專利申請量分析
圖1所示是基于功率控制的干擾協調技術在中國的專利申請近10年來的分布圖。從圖1可知,該技術從2006年開始大幅度增長,2007年至2009年間穩步增長,2010年至2011年再次急劇增長,在2011年達到頂峰,2012年至2013年又回到平穩狀態。而縱觀LTE的發展:LTE基本版本R8版本于2005年推出,小區間干擾協調ICIC技術便包含在該版本的基本功能中;2010年開始出現R10版本,即LTE-A版本,并先后于2008年以及2011年形成R10 SI版本以及R10 WI版本,而增強型小區間干擾技術eICIC便是R10版本的主要關鍵技術之一。由此可見,作為LTE系統的關鍵技術之一,基于功率控制的干擾協調技術近十年來的專利申請分布是與LTE的發展息息相關的。
2.2 專利申請人分析
圖2所示是近十年來該技術在中國的專利申請人分布圖。從圖2可以看出,專利申請量排在前6位的申請人分別是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高校、高通股份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科研院所以及上海貝爾股份有限公司,并且高校加上科研院所的申請所占比重甚至超過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由此可見,該項技術無論是在理論研究中還是實踐應用中都得到廣泛的關注。此外,排在前6的企業或高校、科研院所中,只有一家高通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外的,其余均是中國的,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在該技術的投入,而從另一側面,高通股份有限公司在該技術的專利申請量甚至超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僅次于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也可以看出高通股份有限公司在通信行業的實力與影響力。
三、結語
基于功率控制的干擾協調技術受到各大企業以及高校、科研院所越來越多的關注與研究。本文對該技術近幾年來在中國的專利申請量以及專利申請人進行了分析,為今后對該技術的研究提供一定的信息參考。
參 考 文 獻
[1]李麗,宋燕輝,朱江軍.基于功率控制的LTE系統下行ICIC算法研究.電視技術,2013,37(23):167-170.
[2]NEC.HeNB to Macro eNB Downlink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with Power Control.3GPP r4-093557,TSG RAN WG4#52b.Miyazaki,Japan.Oct,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