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綠清
【摘要】 傳統數學課堂在提問中容易出現目的不明確、缺乏互動性和質量不高等問題。在初中數學課堂開展提問式教學,教師通過自身素質的提高,抓住課堂教學重點和難點以及初中生的特點進行提問,留給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同時還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活躍程度,真正做到課堂教學的有效化建設和應用。
【關鍵詞】 初中數學 提問式教學 有效性
一、初中數學課堂提問中出現的問題
1.1課堂提問目的不明確
只有明確的提問目的,才能確保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很多老師在課堂教案的準備階段沒有足夠重視,對于課堂提問沒有認真規劃,在課堂教學中提問時顯得隨心所欲,往往視課堂教學進度自由提問,沒有服務于課堂教學教學內容,也使得整個課堂教學環節支離破碎,整個教學思想混亂,學生的學習過程很難連貫進行,學生往往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對于問題的理解和回答上,不僅會使自己的學習變得非常吃力,也會使課堂教學的效果自然也大打折扣。
1.2課堂提問缺乏互動性
課堂提問不是單方面的事情,需要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參與。課堂提問是教師了解學生學習進度的必要手段,但是教師很多時候都是在上面提問,學生在下面回答,對于提問沒有足夠的鋪墊,對于學生的回答沒有仔細分析,課堂交流限于停滯,提問與回答相互脫節。而有的老師問了開展后續的教學環節,或者缺乏足夠的耐心,當學生思路和老師不同時,快速打斷學生的回答,進入點評環節,控制學生的思維,也扼殺了學生回答的積極性。
1.3課堂提問注重數量,不注重質量
教師往往把課堂提問作為展示素質教育的武器,將提問數量作為衡量課堂教學水平的標準,所以把一堆問題羅列給學生,學生沒有足夠的思想思考,而采用一對一的提問又會使得課堂教學變得拖沓,影響其他學生的理解和掌握。
二、初中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分析
2.1切實抓好教師自身素質建設
教師自身的素質是開展有效課堂教學的前提條件,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也是一切課堂教學活動的實施者。高素質的教師應該通過精美的提問教案、流暢的提問環節和專業的提問講解來貫穿整個教學環節。首先,教師必須有足夠的知識量,這樣才能為制作精美的提問教案做準備,也才能支撐起整個提問教學環節。其次,教師必須有良好的教學風格,這樣才能保證實施流暢的提問環節,才能保證傳達出提問教學的重點,也才能保證學生足夠的學習熱情。最后,教師必須具有關懷精神和責任感,這樣才能保證做到專業的提問講解,才能解析學生的學習困擾,真正將課堂提問教學所要傳達的知識做到透徹的解析,也才能充分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也能更好地融入到提問教學環節中來。
2.2抓住課堂教學重點和難點提問
課堂教學的時間有限,教師想要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實現教學內容講解、課堂教學互動和教學成果檢驗,就必須加強精品戰略,加強對于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提問,從而實現教學主體的支撐和教學效果的突破。首先,抓住重要的數學概念進行提問,初中生在數學邏輯思維方面還比較匱乏,教師就需要通過提問將教學重點進行一點點剖析,通過提問引導學生思考,通過感性思維來理解抽象的概念。其次,針對重要的數學方法進行提問,因為只有正確的數學方法才能解析數學問題,教師通過提問可以將重要的數學方法引導到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中,在提問的過程中糾正他們的思維定勢,引導他們運用數學方法來創建發散思維,運用數學方法來思考生活問題。最后,抓住教學內容的發散點提問。數學是一門注重衍生思維和發散思維的科學,通過提問來引導課堂教學重點和難點的發散,可以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他們的學習成就感。
2.3抓住初中生的特點提問
初中生擺脫了小學生的懵懂時期,他們的生理和心智都有了飛躍的發展,他們對待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但是缺乏分析判斷能力,對事物充滿感性色彩但是缺乏理性思維,反映到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他們往往能夠提起學習興趣,但是很難做到注意力的持續集中,接受能力有限。首先,通過課堂提問,教師就可以根據初中生的特點開展有針對性地提問教學,將課堂教學與師生互動教學進行有機地結合。其次,通過課堂提問,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注意力,保持學生的學習關注度。最后,通過課堂提問,教師可以做到循序漸進,通過提問難度的把控,可以將提問式教學和其他教學方式實現有機地結合,真正5C06教學的有效性貫徹執行下去。
三、總結
綜上所述,提問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可以留給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幫助他們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通過提問式的課堂教學,初中數學老師能夠真正把控課堂教學氛圍,掌握學生學習進度,提高課堂教學的活躍程度,真正將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素質教育推向深入。
參 考 文 獻
[1]徐赟.有效提問,問出高效課堂——淺析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提問類型[J].新課程(上).2013(01)
[2]蔣紅波.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有效途徑[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