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社會已全面進入信息化和5G時代,人工智能技術也正逐漸滲透到各個領域,對各個行業也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其中包括藝術和體育領域。作為新興的科學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在提高社會生產力、提高工作及教學效率方面的應用也是毋庸置疑的。而體育舞蹈作為一種融合了藝術表現和體育競技的獨特形式,自然也無法抵擋人工智能的浪潮。本文將對人工智能技術在高校體育舞蹈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進行詳細分析,主要從技術、經濟和教育三個維度進行討論。人工智能技術在高校體育舞蹈教學中的應用對改善高校體育舞蹈教學效果、提高體育舞蹈教學質量、提升學生舞蹈技術、增強學生學習興趣等方面都有著積極的作用,而且還為體育舞蹈教師和管理部門后期專業教學部署都提供了重要的實時信息。
關鍵詞:人工智能" 體育舞蹈" 可行性" 教學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02-(2024)-23-181-3-TBB
1、背景介紹
2022年11月30日,OpenAI公司推出一款人工智能對話聊天機器人ChatGPT,其出色的自然語言生成能力引起了全世界范圍的廣泛關注。而伴隨人工智能技術的興起和成熟,以及全球信息化產業的高度蓬勃發展,世界各行各業均向著智能化集成的方向發展,體育產業也在這股大潮中朝著智能化方向不斷發展,“體育智能+”的發展模式也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人工智能技術要賦能各行各業,通過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和學習算法,能夠對復雜的問題進行快速的分析和預測,具有典型的長尾效應(指那些原來不受到重視的銷量小但種類多的產品或服務由于總量巨大,累積起來的總收益超過主流產品的現象。在互聯網領域,長尾效應尤為顯著)。與此同時,人工智能技術自誕生以來,一直承載著人類關于智能與意識的種種夢想與幻想,也激勵著人們不斷探索。2023年7月在北京召開的第一屆全國體育人工智能大會暨中國人工智能學會體育人工智能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上提出,人工智能為體育領域帶來了科技創新的基礎理論和應用技術,體育領域也為人工智能提供了科學研究和產業發展的實際場景,并強調人工智能與體育相結合必將成為新時代體育科技創新發展的強勁動力。
而體育舞蹈作為一項藝術與體育結合的運動,曾被列為亞運會比賽項目,在人工智能的科技浪潮中體育舞蹈也具有廣闊的發展與應用前景。隨著我國開展體育舞蹈專業的高校越來越多,要想持續推動體育舞蹈不斷發展,僅僅依靠現有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是不夠的,與時俱進的教學方法就顯得十分必要。因此,本研究試圖分析人工智能技術在高校體育舞蹈教學中的可行性,從而為后續的體育舞蹈教學中使用相關人工智能技術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也可為體育舞蹈教學方法的創新奠定更堅實的技術基礎。
2、可行性分析
根據人工智能技術的特點以及目前在體育和舞蹈相關領域已有的實際應用情況,同時結合體育舞蹈項目的特征,對在高校體育舞蹈教學中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的可行性進行分析,主要從技術、經濟和教育三個角度進行詳細探討。
2.1、技術可行性
人工智能技術可以根據不斷增加的數據進行自主分析,進而自主學習并調整自身的算法模型,使其具備更強的適應能力。同時,還可以通過人機交互的模式,如語音識別、視覺交互和動作交互等,來更好地跟人類交流互動。因此,基于這些技術特點,人工智能技術可以進行動作捕捉與分析,精準地記錄學生的每一個動作,通過計算機視覺與深度學習,以及體感攝像頭、傳感器等捕捉學生的舞蹈動作,并利用深度學習算法進行分析,能夠識別并糾正學生的姿勢和舞蹈動作細節。體育舞蹈的每個動作技術都有相應的要求,通過人工智能的動作鋪捉技術將學生不正確或者達不到要求的舞蹈動作獲取出來,評估其技術水平和藝術表現,幫助學生發現自身的不足,然后不斷地改進提升。例如,通過姿態估計模型(如OpenPose)分析學生的身體姿態,提供實時動作反饋,可以為提高體育舞蹈教學質量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與此同時,通過人工智能的傳感器技術,將可穿戴設備和傳感器應用到體育舞蹈教學中可以實時監測學生的動作、速度、角度、幅度、力度等數據,提供精準的反饋,有助于提高舞蹈動作的準確性和協調性。
此外,通過智能交互與虛擬教練,利用自然語言處理與智能對話系統,并通過自然語言處理(NLP)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可以模擬真人教練(教師)與學生進行語言和動作的互動,回答問題并提供指導,提高學習的互動性和趣味性。更為有趣的是,人工智能提供了增強現實(AR)與虛擬現實(VR)的技術:AR和VR技術可以創建沉浸式的體育舞蹈訓練環境,虛擬仿真可以讓學生在虛擬空間中練習舞蹈,體驗真實的表演和競賽環境,進行沉浸式的訓練,提高學習效果。最后,通過收集學生的各項表現數據進行分析,包括學生的各項學習數據,人工智能技術也能夠識別出學生在體育舞蹈學習中的薄弱環節,調整教學策略,確保學生能夠有效地掌握舞蹈技巧。因此,人工智能技術可以為教師提供個性化的教學方式,及時跟蹤學生的舞蹈學習情況。毫無疑問,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實現實時跟蹤學生的舞蹈學習進度,分析動作表現并提供個性化的改進建議,幫助學生有針對性地提升舞蹈技能。所以,從技術層面來說,人工智能的各項功能和技術在高校體育舞蹈教學中應用已具備較為全面的條件和可行性,對于推動高校體育舞蹈教學高質量發展也具有一定的切實性。
2.2、經濟可行性
中國目前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2023年國內生產總值(GDP)超126萬億元,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速高于經濟增速。我國在全球創新指數中的排名升至第12位,擁有的全球百強科技創新集群數量首次躍居世界第一,科技創新正不斷催生新的先進生產力。同時據工信部數據顯示,我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達到5000億元,企業數量超過4300家,而中國的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1500億元,預計到2025年將超過1萬億元。
當前我國擁有雄厚的通信技術,人工智能發展基礎不斷夯實,在大眾中也逐漸開始普及相關技術及設備。而良好的網絡設施、巨大的市場需求和澎湃的創新熱情,都為人工智能發展壯大提供了有力支撐。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開展和推進,高校對藝術和體育教育重視程度的提高,高校對個性化、高效的教學工具的需求也在不斷地增加。而人工智能技術的出現,為高校更好地實施素質教育提供了新的模式和途徑。雖然初期開發和部署人工智能技術系統的成本較高,但從長期發展來看,人工智能技術可以減少對高薪教練及外教的依賴,降低教學成本。由于體育舞蹈是外來舞蹈,大多數專業技術均由國外傳入我國,要想學習和了解新興的舞蹈技術,跟上國際的步伐就得花費高價聘請國外優秀舞者進行授課或者派出教師境外學習,這對于高校來說也是較大的教學項目支出,并且這不是長久之計。然而人工智能技術的引入,使得這經濟成本可以得到減少,通過模型計算和開發,集成世界優秀體育舞蹈選手的各項舞蹈技術和動作表現數據,自主學習當下最前沿的體育舞蹈技術,形成一套大規模的先進的體育舞蹈教學體系。對于高校來說,投資人工智能技術不但可以優化教學資源的配置,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人工智能系統一旦開發成功,可以大規模應用于高校體育舞蹈教學實踐中,提高教學資源的利用率,并擴大覆蓋面。同時,也可以在高校的不同專業中廣泛應用,而不僅僅是體育舞蹈教學,這也有助于降低單位成本,提高教學資源的利用率。當然這也是有著一定投資回報的,高校通過引入人工智能技術,提高了體育舞蹈教學質量和效率,高校可以吸引更多的學生報考體育舞蹈專業,提升教學聲譽和競爭力,培養更多的體育舞蹈人才,從而獲得更高的投資回報。因此,從經濟有關的角度來說,高校體育舞蹈教學中應用人工智能技術也是具有切實可行性的。
2.3、教育可行性
人工智能技術的出現讓教育公平與機會均等成為可能,尤其是遠程教學與在線教育的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支持遠程體育舞蹈教學,能夠突破地理限制,讓不同地區的學生都能接受優質的體育舞蹈教育,共享先進的教學資源,促進教育公平。而且人工智能技術還可以提供個性化教育,通過個性化教學方案,人工智能能夠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提供差異化的教學,提高教育的包容性和公平性。此外,在教育效果與學生體驗方面,人工智能技術能夠提供即時反饋,幫助學生快速糾正錯誤,提高學習效率。利用AR、VR等技術,學生可以體驗到更為沉浸的學習環境,學生可以在虛擬環境中進行沉浸式訓練,感受真實的舞臺效果,增強訓練體驗,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而且師生可以進行更為深層的互動。人工智能可以輔助教師進行教學管理,減輕教師的工作負擔,讓教師有更多時間關注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和情感交流。更為重要的是,人工智能通過模型技術,語言識別和人機互動方式,可以生成多樣化的教學資源,如視頻示范、音樂推薦等,豐富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
在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術虛擬教練還可以隨時隨地為學生提供指導,尤其是在沒有真人教練陪伴的情況下,幫助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人工智能技術通過提前獲取數據資源和分析,創新教學工具,構建互動教學平臺,將豐富多樣的體育舞蹈教學資源集成到在線體育舞蹈教學平臺中,提供互動性更強的教學內容,如智能對話、虛擬練習舞伴等。同時,還能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生成或推薦的多媒體教學資源,如視頻示范、音樂、動作講解等,豐富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普及和發展,教育行業和舞蹈界對科技輔助教學的認可度逐漸提升,同時高校對人工智能技術在體育舞蹈教學領域的應用接受度也將越來越高,這都極大地推動了人工智能技術在高校體育舞蹈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
3、結論與展望
綜合技術、經濟和教育三方面的分析,人工智能技術在高校體育舞蹈教學中的應用整體來說具有較高的可行性。通過先進的技術手段和合理經濟的投入,人工智能能夠顯著提高體育舞蹈教學質量和效率,滿足社會和高校教育的需求。同時,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還需要不斷優化技術,解決潛在的問題,確保人工智能技術能夠充分發揮其優勢,為高校體育舞蹈教育帶來更大的價值。人工智能與體育舞蹈的結合,不僅僅是科技與藝術的融合,更是人類對自我極限的不斷突破和追求。通過這一結合,可以看到未來體育和藝術的新可能性,看到了人類智慧與科技力量的無限潛能。然而,過度依賴人工智能技術也可能導致學生缺乏自主學習和思考的能力,抑制創造力的發展。人工智能技術在現代體育舞蹈教學中既提供了廣泛的機遇,也帶來了不小的挑戰。例如,人工智能目前在感知和理解復雜情境、情感識別等方面仍存在局限,還不能完全替代人類體育舞蹈教練和教師的全面指導。因此,教育機構和從業人員需要平衡技術應用與傳統教學方法之間的關系,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優勢,同時克服其局限,以實現最佳的教學效果和學生專業發展。
總之,當前人工智能在體育舞蹈中的應用尚處于初級探討階段,未來還有巨大的發展潛力。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人工智能技術在體育舞蹈訓練、比賽評分、觀賽體驗、競賽表演等方面的應用將更加廣泛和深入。例如,人工智能技術可以通過深度學習技術,不斷改進動作識別和分析算法,從而提供更加精準的訓練指導和評分。此外,人工智能技術還可以通過社交媒體平臺,打造一個全球化的體育舞蹈社區,促進舞者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人工智能技術的引入,為體育舞蹈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革,也為高校體育舞蹈的發展帶來了契機。從技術創新到訓練提高,再到觀賞體驗,人工智能正在全方位地提升體育舞蹈的教學水平和影響力。盡管目前還存在一些技術和安全性上的挑戰,但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人類智慧的不斷探索,人工智能技術與體育舞蹈的結合必將迎來更加輝煌的未來。
參考文獻:
[1]李章應,郭吉茹,宋娟,等.人工智能賦能高校體育舞蹈教學發展研究——以大語言模型和姿態估計技術為例[J].體育視野,2024(03).
[2]向月娟.AI虛擬技術在舞蹈中的應用現狀[J].時代報告(奔流),2023(03).
[3]任井倫,梁士鎖.人工智能+體育教學:關鍵技術及應用場景[J].中小學數字化教學,2024(03).
[4]欒健超.人工智能技術下的舞蹈教學研究[J].尚舞,2023(07).
[5]趙瑞.我國高校體育舞蹈研究的特征和趨勢分析[D].桂林:西師范大學,2023.
[6]陳根炎.高校體育舞蹈多元化教學方法研究[J].體育視野,2022(22).
[7]陳世瑤.AI技術融入體育舞蹈中的現狀和發展路徑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3(23).
[8]王徽.基于現代技術的體育舞蹈教學創新研究[J].體育風尚,2023(12).
[9]李金龍,陳金鰲.基于人工智能的高校體育教學創新研究[J].體育世界,2023(12).
[10]郭麗君.高校體育舞蹈教學創新發展探究[J].體育世界,2023(01).
[11]穆遠.“一平三端”智慧教學系統在高校體育舞蹈課中的應用[J].新體育,2021(24).
[12]王莉敏,王勇.關于高校體育舞蹈課程多元化教學方法的思考[J].冰雪體育創新研究,2021(14).
[13]關晨濤,姜淑艷,劉蕾.信息技術在高校體育表演類課程教學中的作用淺析[J].經濟師,2022(04).
[14]肖志艷.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高校體育舞蹈教學的研究[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6(17).
[15]胡杜娟.高校體育舞蹈中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探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0(09).
[16]鄒詩韻.互聯網環境下高校舞蹈教學模式的探究[J].尚舞,2022(04).
[17]賀婷婷.湖南省高校舞蹈表演專業(體育舞蹈方向)培養方案的比較研究[D].湘潭:湖南科技大學,2021.
作者簡介:王可可(1993-),女,漢族,河南安陽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體育舞蹈教學與訓練、體育舞蹈教學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