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今時代下,隨著技術的成熟與發展,很多技術產品在社會中開始涌現。近年來,智能手環這種可穿戴技術產品被廣泛運用于教學工作之中,并且漸漸成為了焦點。相關行業通過其功能同專業內容相融合,對實現工作效率提升提供了重要幫助。而在小學體育教育中應用智能手環,實現體育教學效率的顯著提升,更加精準、實時地監測學生的體育學習情況、運動情況、身心健康情況,為制訂優良訓練計劃、教學方針提供了指引與幫助。
關鍵詞:智能手環" 小學體育" 運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02-(2024)-23-184-3-TBB
前言
智能化、信息化,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著整個教育領域格局,使教育向著全新階段和方向邁入。智能手環是信息技術的產物,它是一種集運動追蹤、信息融合、健康監測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可穿戴設備裝置。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通過智能手環應用,為整個教育教學工作開展帶來了更多可能。本文經過探索小學體育課堂中智能手環的運用,研究了其在強化運動效能、提高學生參與度、實現師生交互等方面的巨大優勢。
1、智能手環簡述
智能手環作為一種穿戴式智能設備,近年來在市場上得到了廣泛關注。其核心在于通過內置傳感器技術與智能算法,實時監測、記錄用戶健康數據,如步數、心率、睡眠質量等,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健康管理建議。智能手環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可穿戴性,設計輕巧,佩戴在手腕上,方便用戶長時間佩戴,不影響日常生活。其二,手環內置了多種傳感器,如加速度計、陀螺儀、心率傳感器等,全面監測用戶身體活動及生理狀態。同時,智能手環具備連接性與通信功能,借助藍牙等無線技術、智能手機或其他設備連接,實現數據實時同步、共享。功能方面,智能手環能記錄用戶運動數據,監測睡眠質量,提供心率變化等信息,使用戶全面了解自身的健康狀況。同時,提醒功能突出,如來電提醒、短信通知等,為用戶提供便捷的生活服務。總之,智能手環以其獨特的可穿戴性、全面的監測功能與便捷的服務,成為現代健康管理重要工具之一。隨著技術不斷進步、市場的不斷拓展,智能手環將繼續發揮其重要作用,為用戶提供更加智能、便捷的健康管理服務。
2、智能手環功能分析
智能手環作為現代科技的代表,既是一款時尚配飾,又是健康生活得力助手。其功能豐富多樣,涵蓋了從運動記錄到健康監測的全方位需求。首先,精確記錄運動數據,如步數、卡路里消耗等,幫助用戶量化運動成果。其次,手環監測睡眠質量,提供深度睡眠、淺度睡眠等數據,讓用戶更了解自己的睡眠狀況。同時,手環還具備時間顯示、通知提醒、電話接聽等實用功能,讓用戶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時,也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2.1、實現對學生的生理數據的監測
通過為小學生佩戴智能手環,對其重要的生理數據進行有效監測。例如,監測學生的睡眠情況、運動之后的心率情況及血壓情況,并對相關數據進行實時跟蹤記錄。通過監測心率,家長、學生及教師能夠對學生在運動后的基本身體狀況做到精準了解和掌握。特別是運動期間的心率改變情況及休息過程中的心率穩定情況。根據所反饋的數據內容進行生活習性及學習方案合理調整。此外,通過佩戴智能手環對其運動指數與運動量進行監測和關注,了解他們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基本表現,對其參與體育學習、鍛煉的意愿加以明確,為其制定健康的運動內容和方案提供幫助。
2.2、調動學生的運動參與熱情
在傳統體育教學中,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主要是通過教師觀察來進行反饋,這種方式過于傳統單一,不能及時了解學生的運動表現,即便能夠看出學生在體育訓練中所呈現出的懈怠心理,也只能通過口頭引導方式進行嘗試和轉變。在運動中難免會產生疲勞和損傷,長期按照一種方式對學生加以引導,會使其產生厭倦心理,久而久之會喪失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和熱情。而通過應用智能手環,在小學體育訓練和學習中為學生加以佩戴,學生能夠在運動中時刻關注自己的身體指標和運動中所呈現出的數據內容,進而形成一種好奇心,為追求更高質量的運動而不懈努力。這種模式使得整個小學體育課堂氣氛變得活躍,學生的積極性得到顯著提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參與到了體育訓練和課堂學習。
2.3、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全民健身理念的踐行,注重各個階段人群身心健康引導,并且終身體育學習已經在小學校園中開始實行。小學體育內容豐富、種類多樣,每個學生都可根據自身興趣愛好選擇不同的運動項目來進行自我強化。當學生學習和掌握了一項體育技能后,為了實現技能的有效內化和提升,應做到自主學習和參與鍛煉。而通過為小學生佩戴智能手環,對其在鍛煉和學習中的相關數據進行實時檢測分析,并提供相應語音指引,可讓他們能時刻了解自己在運動中所呈現出的基本情況。通過這種智能化的督促和引導,學生會逐漸形成和建立一種自主學習的意識與能力,為整個體育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3、智能手環在小學體育中的運用方法
3.1、明確智能手環與體育的關聯
新時代科技日益成熟,智能手環開始在教育教學中展現出了其應有的優勢,經過融合相關運動內容,實現科技與運動高度融合。這種融合下,小學生的運動參與性和質量均可得以提升。智能手環以其網絡性、便攜性特征,促進了體育教學的智能化發展,為小學生的體育學習和健康成長指引了方向。
在小學階段,一種健康的學習方式、優良學習習性培養至關重要。傳統教學形式比較單一、運動量不足,并且不能根據學生的身心情況進行正能量實時調整,無法高效助力學生形成優良學習習慣。很多時候,面對較為繁瑣、疲勞的體育內容,學生會呈現出一種消極狀態,漸漸喪失對體育的興趣,不利于其持續發展。而智能手環的運用,可對學生的運動情況進行準確了解,并適時調整計劃,改變小學生在體育學習中所呈現出的負面狀態,為體育運動高質量發展作出了指引。
智能手環中安裝了相應壓力傳感器、羅盤、螺旋儀及速度計等,在運動中隨著手臂震動,根據相應幅度判斷可監測佩戴者的活動情況,監測其健康指數。當前隨著智能手環技術不斷成熟,其在監測運動方面也越發合理標準,并且能獲取更為精準的監測結果。根據學生的體重情況判斷運動速率和運動時間,進行能耗精準推算。運動之后,有效監測睡眠情況,實現內外部結合,在進行身體監測中通過佩戴智能手環,按照小學生的身高、體重為其設定合理運動量,并根據運動指標展開有效指引。在運動時,因為個人傾向不同,運動量也會有差異存在,如果盲目運動,容易出現運動損傷,反而適得其反,這時智能手環就會給出相應提示,建議停止運動或降低運動負荷,確保小學生能夠按照數據參考進行合理運動項目安排。所以,智能手環的應用,使整個小學體育教學變得更加規范、標準。
3.2、應用智能手環監測運動負荷
訓練密度與運動負荷構成了體育課學習內容。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應做到精準觀察判斷學生相關運動指標是否達到理想標準。體育課堂中內容比較豐富,學習項目種類繁多。例如,在武術教學中,為學生佩戴智能手環,有效突破了傳統武術教學的限制和制約,教師不再通過自己的意念和經驗進行判斷,也不用通過心率曲線表觀察學生在運動后的基本情況,也不用刻意去統計其脈搏跳動情況。這種做法不但會打斷正在進行的教學,并且也會浪費時間,導致誤差頻頻出現,而在武術課堂中引入和應用智能手環,有效避免了上述問題和情況出現。例如,在武術教學開始前,可先安排學生完成熱身運動,將其心率控制在120—140次每分鐘,并進行6—8分鐘的監測;而通過智能手環的佩戴,通過數據實時顯示,在6min左右學生心率達到有效標準,在8min時出現了有效心率,這時教師可根據相應教學目標及學生基本表現進行合理調整,實現訓練內容與方式方法的高度結合,對學生進行正確指引。或者在進行一路長拳學習時,要求將其最高心率控制在150次/每分鐘,如果學生心率沒有達到這個標準或者偏低,這時就應進行練習力度及參與度調整,適時將訓練強度提升,達到整個訓練高質量、高標準開展的目的。
3.3、科學完成健康監測
小學體育課堂中智能手環的應用能對小學生的健康情況做到實時監測,并且智能手環在小學體育中的應用已經漸入佳境,根據學生運動表現對其相關生理數值進行實時追蹤與分析,進而為教師提供精準、系統的健康狀況。通過智能手環的運用,對學生的健康問題做到及時了解和發現。基于此,更為合理地制定教學方針與計劃,支持整個體育運動順利開展。此外,智能手環通過分析相關數據內容,生成相應的統計報告,將學生的體能狀況記錄在冊,教師通過定期匯總和觀察能力報告,對學生的體能改變、運動能力增強等情況做到系統了解,進而根據他們的發展特征,進行適宜運動安排,保證學生在健康安全環境下學習體育知識及內容。
3.4、智能化實施教學引導
小學體育教學中通過運用智能手環這種智能化裝置,可支持體育教學整體朝著個性化方向發展。借助智能手環進行相關運動數據收集,教師能夠更加深入、精準地明確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自身運動水平以及身體發展狀況等重要信息。基于此,為其體育學習制訂更加周密、個性的教學計劃。比如針對體能差的學生,應符合他們自身情況,所設定的運動活動要適當減輕,注重其體能水平的提升;若是學生體能較為優越,應根據他們的情況設定充滿挑戰性的運動項目及內容,從而將其潛能進一步激發。通過分層、因材施教的教學引導,為學生制定適宜的學習計劃與方針。通過智能手環運用,充分了解學生的運動數據,明確他們所擅長的運動,挖掘其中元素,將課堂裝置與智能手環關聯,進行相應競賽和游戲環節互動設計,并在這種氣氛中愉快輕松地完成學習。比如將智能手環感應功能應用于問答環節,可確保學生在預設時間內將相應任務完成。此種方式下,學生的注意力和差異度得以強化,在比賽中實現自我熱情的充分調動。
3.5、教學與技術的高度整合
當前,我們已經邁入了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在多重領域中都得到了廣泛應用并呈現出了不菲的價值。同樣,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也應做到與時俱進,擺脫傳統教學方式與模式制約,在課堂中積極引入全新教育手段,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增項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學生的多元化學習需求。智能時代下,產生了智能手環這一先進教學設備工具,其可有效與當前小學體育教學完美對接。在體育課堂上或者是課下,為學生佩戴智能手環裝置,一來使學生能夠對這種裝置的應用感興趣,通過其智能化功能呈現,使學生對自我運動數據做到精準了解和掌握,根據智能手環語音提示、運動數據呈現及合理的指引,安排運動計劃,讓學生更加主動參與到運動中來,并且教師在教學中通過整合這種智能化技術,同課堂教學完美銜接。智能手環的引入,將全新變革帶給了小學體育教學,教師充分發揮手環中數據記錄和分析功能,使整個教學活動與計劃更為針對性地展開。新教育體制下注重線上和線下教學協同展開,通過在線下運動中佩戴智能手環,教師可對相關運動數據做到實時掌握,根據學生在運動中的具體表現進行教學方案的使用,科學調整與應對,并按照學生的興趣愛好,選擇符合他們自身情況的運動內容,實現針對性提升、個性化增強的目的。通過智能手環的長期佩戴和應用,進行重要運動數據的收集和監測,為學生優良運動習慣的養成提供幫助。不論是在課堂之上,還是在課堂之下,學生都會更加密切地關注自己的運動效果、運動量以及運動時間,在生活中積極參與體育鍛煉,不斷強化自身的身體素質,實現體育技能、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的三方位協同發展。
4、結語
本文深入分析了智能手環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能夠明確,這一技術的引入既為體育教學帶來諸多便利,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更為科學、個性化鍛煉體驗。智能手環實時數據監測功能,讓體育教師更準確把握學生的運動狀態,從而針對性調整教學方案。同時,學生也能通過手環了解自己的運動效果,提升鍛煉的積極性與效率。伴隨科技不斷進步,智能手環的功能也在持續完善,其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潛力將更加巨大。期待在教學中有更多創新應用,讓科技為體育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助力學生健康成長。在此期間,需要不斷總結經驗,優化使用方法,確保智能手環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在教學中的價值。
參考文獻:
[1]王銳,鄒雨軒.智能運動手環在高校體育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3(05).
[2]楊亞男.基于工業化生產的中職數控實訓課程教學質量提升策略[J].玩具世界,2023(02).
[3]馮茜.中小學校園足球軟環境建設研究——以太原市12所足球特色學校為例[D].長春:吉林體育學院,2019.
[4]劉思潤.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發展的研究以廣州市海珠區和白云區為例[D].廣州:廣州體育學院,2019.
[5]趙云龍.跆拳道教學對小學生健康體適能的影響研究[D].阜陽:阜陽師范大學,2022.
[6]馬曉偉.廣東省中小學校園足球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D].廣州:廣州體育學院,2019.
[7]李炳淼.粵北地區小學“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足球訓練現狀與對策研究[D].廣州:廣州體育學院,2019.
[8]郭琪,楊勇強.可穿戴智能設備發展淺析[J].經濟生活文摘,2013(03).
[9]陳騫.智能可穿戴設備在醫療健康領域的發展與應用[J].上海信息化,2014(12).
[10]盧宇,駢揚,李沐云,等.人機智能協同視域下的教育創新——第27屆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應用大會綜述與審思[J].開放學習研究,2024,29(01).
[11]石磊,汪一鳴,胡浩,等.可穿戴式人工智能產品在現代體育教育中的應用[J].新西部,2018(35).
作者簡介:張憲(1996-),男,漢族,江蘇南京人,碩士研究生,二級教師,研究方向:體育人文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