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張忠寶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小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受到了越來越高的重視,但是,這并不意味著語文教師的地位會受到動搖,語文教師的教學能力是決定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關(guān)鍵性因素,其中,代表語文教師教學能力的一個重要因素便是課堂教學中所使用的語言,語文教師的言傳身教對于小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是有著強大影響力的。對于小學生的教育,言傳永遠占據(jù)著第一的位置,就算教學理念、教學手段、教學方式和教學途徑都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是,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所使用的課堂語言始終是最重要的,這絕對不是各種科學先進的教育手段能夠取而代之的。因此,語文教師要想實現(xiàn)語文課堂教學的高質(zhì)量,就必須要全面提升自己的語言修養(yǎng)。本文將就語文教師語言藝術(shù)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運用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探究。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語言藝術(shù); 運用分析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應(yīng)該深刻理解到什么才能夠稱得上是好的課堂語言,好的課堂語言應(yīng)該是鮮活的、具體的、形象的、生動的,要想保證每一堂語文課的高質(zhì)量,語文教師必須從自身做起,想盡各種辦法來提升自己的語言修養(yǎng),充分發(fā)揮出課堂語言的強大魅力,保持課堂用語的準確性、簡練性、激勵性,用語言的魅力來幫助小學生提升自己的語文成績,更加熟練地掌握好使用語言的技巧與藝術(shù),全面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高效性。以下是筆者結(jié)合自己多年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踐經(jīng)驗,就在小學語文課堂上,語文教師如何更好地運用語言藝術(shù)提出自己的幾點建議。
1 確保語言的形象性和感染性
眾所周知,我國小學語文課堂,一節(jié)課基本上都是四十分鐘,四十分鐘對于一個成年人來說或許很短暫,但是對于天性活潑好動的小學生來說是非常漫長的,四十分鐘對于小學生來說會異常的煎熬,因此,語文教師要想讓小學生在這四十分鐘內(nèi)全部投入到語文知識的學習當中,語文教師就必須想盡辦法來吸引住小學生的注意力,基于這種目的,語文教師必須要提高對課堂語言的駕馭能力,將抽象的語文知識轉(zhuǎn)化為具體的語言表達,將深奧的語文知識通過幽默語言表達來進行淺化,盡可能地用語言的幽默風趣來彌補語文知識的枯燥乏味,用語言來抓住小學生的吸引力。
舉例說明:我在教授《秋游》這一篇課文時,我采用了這樣的課堂導入形式:一上課,我先問小學生:同學們,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小學生都積極踴躍地回答到:秋季。于是我打開之前設(shè)置好的多媒體課件,我開始進行語言的配述:“秋天,天那么高,那么藍。藍藍的天空飄著一朵朵白云。地里莊稼成熟了,瞧!稻子黃了,黃澄澄的,像鋪了一地的金子......”我問學生:這樣的秋季美不美?你們喜歡這樣的秋季嗎?學生們自然是異口同聲地回答:喜歡!在成功吸引住小學生的注意力之后,再繼續(xù)用帶有感染力的語言來授課,小學生學習起來自然是非常積極主動。
2 多使用啟發(fā)性和趣味性的課堂教學語言
在實際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如果能夠用啟發(fā)性和趣味性的教學語言來上語文課,便能夠迅速地點燃起小學生內(nèi)心的好奇之火,小學生一旦產(chǎn)生了好奇的心理,他們便會逐漸在語文教師的語言引導下感覺到學習語文知識的趣味性,因此,要想實現(xiàn)這一目的,關(guān)鍵還要看語文教師的課堂語言是不是能夠扣動小學生的心弦。
舉例說明:在講授《臺灣的蝴蝶谷》這一篇課文時,我特意精心制作了課堂中要使用的多媒體課件,當各種各樣美麗的蝴蝶在課件中翩翩起舞時,小學生們必然會產(chǎn)生眼前一亮的感覺。當小學生們置身于美麗的蝴蝶世界的時候,我便對此情境進行了極富情感的語言描述::“人們把蝴蝶比作會飛的花朵,蟲國的佳麗,有生命的燦爛圖畫。同學們,在你們的眼中,那五顏六色、上下飛舞的蝴蝶像什么呢?”小學生們頓時打開了想象力的閘門,非常積極踴躍地想要回答我的問題,小學生的想象力是我們永遠無法完全預料到的,答案更是非常的多元化,像樹葉、像紙片、像花瓣、像風箏、像星星等等,小學生的靈感一觸即發(fā),必然會對后續(xù)的授課保持著高度的熱情,學習氛圍自然也是非常活躍。
3 教學語言嚴密準確而又不失規(guī)范與美感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yīng)該知道自己在語文課堂上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有著怎樣的影響力,因此,語文教師一定要保證在語文課堂上所使用的教學語言的精確性與簡練性,保證規(guī)范使用課堂教學語言,不僅僅要發(fā)音標準,遣詞得當,觀點明確,語氣清晰,推理符合邏輯,造句符合文法,用語具有學術(shù)性和專業(yè)性。更要保證課堂教學語言言簡意賅,見解獨到深刻,耳目一新,褒貶分明,飽含真實感情。這樣的語言才會有感染力、吸引力和穿透力,才能像春雨一樣浸潤學生的心田,同時把科學知識的美好的思想一道帶進去。
語文教師在課堂上所使用的教學語言不僅僅要達到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基本目的,更重要的是語文教師要完全駕馭好課堂語言,充分發(fā)揮出課堂語言本該有的功能,掌握好語言的節(jié)奏,其實,在實際的語文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講課時,所使用的語言應(yīng)該是要有著與音樂一樣的節(jié)奏感的,該高就高,該低就低,讓小學生感受到語言的節(jié)奏韻律。
4 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生由于年紀尚小,經(jīng)驗尚淺,對于很多事物的理解能力都不是很深刻和到位,但是他們又活潑好動,如果語文教師在課堂上始終是一本正經(jīng)的在講課,小學生很快便會失去聽課的興趣,因此,語文教師必須要充分利用語言的強大吸引力,不斷優(yōu)化自己的教學語言,在不失穩(wěn)重的基礎(chǔ)上盡量追求語言的幽默性與趣味性,讓小學生感覺到語文教師講話是特別有意思的,成功吸引住小學生的注意力是學好語文知識,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李海燕.教師語言藝術(shù)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運用研究[J].中華少年,2015.
[2]尚楓林.淺析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語言藝術(shù)[J].經(jīng)貿(mào)實踐,2015.
[3]彭德元.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語言藝術(shù)探究[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5.
[4]羅興福.關(guān)于小學語文教師課堂語言藝術(shù)的思考[J].速讀旬刊,2015.
[5]敖晨艷.淺談小學語文教師課堂語言藝術(shù)[J].都市家教月刊,2015.
作者單位
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qū)卡倫中心小學 吉林省長春市 13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