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金泰
“火眼金睛”的汽車防撞預警系統(tǒng)、耳聰目明的“防盜衛(wèi)士”、能自動加油的機器手臂……隨著現代交通日益自動化和智能化,越來越多的電子產品也替代了人類的手眼,保證著交通系統(tǒng)高效、安全地運轉,它們就是現代交通中引人注目的“三頭六臂”!
“火眼金睛”的汽車雷達
大家知道,當汽車在高速公路上以100千米/時高速行駛時,若發(fā)現前方60米有障礙物,在1秒鐘內必須緊急制動,否則就可能會發(fā)生碰撞。因一般的汽車車燈能見度為60米,若夜間以超過100千米的時速行駛,司機肉眼觀察障礙物時將難以保證行車安全。另外,當汽車行駛時,若前車出現事故(如汽油用完、車胎爆裂、油路阻塞、斷水等拋錨),后車來不及剎車,也極易發(fā)生長串追尾事故。
因此,給汽車裝上一個防撞預警系統(tǒng),以高新科技設備保障汽車安全行駛,就像是給了汽車一雙“火眼金睛”。
目前,歐洲科學家已在實驗室證實,他們研制的一種新型防撞預警系統(tǒng),能在汽車即將相撞之前數秒向司機發(fā)出警報,從而挽救成千上萬人的生命。目前,該系統(tǒng)能在碰撞前的1~3秒內做出預測,給司機留出2秒以上的時間做出反應。
此外,國外還正流行一種避撞行人的汽車雷達系統(tǒng)—激光雷達,據勒克斯市場研究公司(Lux Research)報告稱,到2030年,激光雷達將在自動駕駛領域收獲近億美元的商業(yè)機會。
激光雷達已開始在車輛局部發(fā)揮特長,它也開始用于自動駕駛的傳感器中,并被專業(yè)人士認為是“必不可少”。從最早的谷歌豆莢車到眾多的車企測試案例,激光雷達已逐漸發(fā)展為標配。未來,隨著企業(yè)自動駕駛方案的選擇和規(guī)劃,車用激光雷達的商業(yè)化已是大勢所趨,它將成為未來汽車流行的“火眼金睛”之一。
自動加油的機器“手臂”
隨著駕車的人日益增多,加油已成為一件煩心事。有時加油甚至要排隊等候一二十分鐘。為了消解人們加油的種種煩惱,提高加油的工作效率,近期,美國科學家創(chuàng)建了世界上第一座機器人加油站。這標志著汽車加油已邁向自動化、智能化管理行列,這既為司機加油帶來了便利,也為殘疾人駕車加油帶來了福音。
美國的這座加油站位于加州的埃爾克格羅夫,它由機器人代替加油工人在忙碌地運轉著。駕駛員加油時不需要離開汽車,只需將車開到加油塔車道上,這時,機器人會將一塊像自動取款機的選擇板移到駕駛員面前。
這時候,駕駛員要先將信用卡插到選擇板中,選擇所需的燃油種類和數量。緊接著,機器人的機械臂會快速打開油箱門,擰下油箱蓋,把加油軟管插入油箱。在又快又準地將油箱注滿后,它會及時取出,將油箱蓋和加油軟管復位。整個過程簡直和加油工人一樣熟練快捷,令司機們十分滿意。
機器人加油可以24小時連續(xù)工作,既節(jié)省人力,還不會偷懶、鬧情緒。加油的工作效率高了,排隊的人也少了,一切變得井然有序。而人們懷疑的機器人加油是否會過滿外溢的情況并不會出現。正是基于這些考慮,美、德、法等國都紛紛研制出了加油機器人。
汽車安全防盜是人們極為關注的安全措施之一,尤其是在作為“汽車輪子上的國家”的美國就更為重視。早在20世紀50年代,美國就研制出一種化學藥水,能使人暫時失明,這種汽車防盜裝置對盜劫者起到了一定的震懾作用。
隨著汽車數量的日益增多,汽車被盜案件也大量增加。為了防盜,人們給車裝了各種先進的防盜裝置。譬如防進入防盜裝置,當有人偷車時會發(fā)出報警信號;如識別系統(tǒng),只有識別出主人所持有的標記和密碼后,才能開車門和點火;如特制萬能鑰匙,只有用它才能開動汽車……
近年來,又出現了各種汽車人體鎖,其特點是將人的聲音、指紋、面孔等人體生物特征作為密碼輸入,由計算機進行識別并控制開鎖。
此外,還有一種人性化汽車防盜系統(tǒng)。它可通過手機和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操作正在運轉的汽車防盜系統(tǒng),從而使失竊車主可在遠離犯罪分子的地方用發(fā)短信或打電話的方式,對被盜車輛進行控制,從而確保車主的人身安全。
人性化汽車防盜系統(tǒng)
車主使用該系統(tǒng)時,只需撥通隱藏在被盜車內的一部移動電話,該系統(tǒng)就可以阻斷汽車的汽油油路,使被盜汽車無法開動,甚至可以控制汽車鳴笛、車燈閃動,使竊賊驚慌失措。
由于該防盜系統(tǒng)集成了道路情況數據庫,還可以自動向車主手機發(fā)送短消息,告知車輛失劫后停靠的位置。同時,該防盜系統(tǒng)有一個設有唯一密碼的電子鎖,可對汽車進行控制。
一絲不茍的道路“電子眼”
它是道路違章的克星,最是眼里揉不得沙子;它是交警進行城市交通監(jiān)測的好幫手,也就是被人們俗稱“電子眼”的“電子警察”。它正經歷著不斷地更新換代,已經變得越來越智能化。
如今,現代城市的各個主要路口,城區(qū)的各個單行線出口,不知疲倦的電子警察都在晝夜不停地默默工作,用一雙“火眼金睛”記錄下各類交通違法行為,實時向交通指揮中心“轉播”各路口路段的情況。
“電子警察”無論刮風下雨、白天黑夜,都盡職盡責地完成執(zhí)勤任務。如一輛小轎車以時速120千米闖紅燈違章,電子眼“啪啪啪”連閃3下后,該車3張闖紅燈彩照便被拍了下來,時間、地點、車號、時速等信息都會記錄在存儲器內,違法時間精確到以秒計算,它為交管部門處理違章提供了詳細可靠的依據。
目前,新一代“電子眼”采用軟硬件雙重看門狗技術,使系統(tǒng)更穩(wěn)定可靠,完全避免系統(tǒng)死機,還具有防“電子狗”偵察功能,使玩“電子狗”花招的司機不能得逞。另外,新型“電子眼”對違法信息的采集更智能化,如可以自動分析、識別、記錄交通違法類型、自動識別違法地點等。
此外,“電子眼”還能連接逾期未年檢機動車、交通肇事逃逸車、盜搶車等黑名單數據庫,及時發(fā)現問題車,隨即報警攔截,使非現場執(zhí)法系統(tǒng)與實施處罰相結合。
隔空“對話”的高速自助收費

?公路自助收費系統(tǒng)
當前,中國和世界多地的高速公路都像蛛網般發(fā)達。各種高速自動收費系統(tǒng)借助于高新科技的發(fā)展也相繼問世,成了公路管理的得力助手。
美國加州90號國道是世界上第一條全自動收費的高速公路。凡通過這條公路的汽車都需建立一個賬戶,在汽車擋風玻璃上安裝一個小型無線電應答器,收費站在車輛通過的道路上方安裝有閱讀器,它能對過往車輛進行識別,在汽車行駛中就把應收的費用記入賬戶。
目前我國的高速電子收費系統(tǒng)也越來越智能化。譬如,我國杭州至寧波的高速公路已采用一種非接觸式智能收費系統(tǒng),不用停車只需放慢行駛速度通過即可。它像無繩電話一樣,通過射頻系統(tǒng)向車內智能卡發(fā)射無線電信號,同卡內微電腦“對話”并登錄、驗證、付款,收費快捷準確。
此外,我國許多省市高速公路也已采用一種不停車自動收費系統(tǒng)。當汽車駛進收費站時,該系統(tǒng)會向車上應答器發(fā)信號,應答器接收到“詢問”后,會及時證實自己的車輛身份,隨后,系統(tǒng)通過核查發(fā)出“放行”信號。若汽車應答器“裝聾作啞”不回應信號,它會從收費區(qū)計算機的數據庫內查找賬戶后,自動扣除其路費并罰款。
導航系統(tǒng):汽車得力的“領航員”

?車載智能導航系統(tǒng)
電子交通圖是一種裝在汽車儀表板上的電子儀器,由顯示器、傳感器和電子羅盤等組成,它是汽車得力的“領航員”。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電子交通圖也在更新換代,如今也已用上了全球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和電子計算機等能利用多媒體、數據庫和網絡技術,通過圖形、圖像、動畫、語言和文字等,將地區(qū)道路、建筑物或障礙物情況顯示出來為司機提供全面信息。
目前,已出現了一種“人機對話”式的汽車語音導航系統(tǒng),其靈巧實用,信息量大,完全能滿足駕駛員的城市行車需要。這種系統(tǒng)內裝有導航光盤,用來提供城市交通和地區(qū)情況,包括飯店、銀行、高爾夫球場、旅館及公共場所位置。
此外,為了緩解交通擁堵的難題,人們還研制出新型的交通誘導系統(tǒng),能按要求制定最佳行車路線。遇到交通意外事故,能重新設計行車路線,并在彩色顯示屏上顯示出交通情況,如堵塞、出現事故等;提供如天氣、加油站、旅館、停車場、修車部等方面的信息,并用多種語言向司機進行提示。
目前,已出現了更先進的交通誘導系統(tǒng),它將無線電通信技術、紅外檢測技術和衛(wèi)星定位技術應用到通信中,大大提高了導航質量。
神奇的智能化電子系統(tǒng),大大延伸了交通環(huán)境中人類的眼、耳、手、腦等肢體的功能。未來,這些交通系統(tǒng)的“三頭六臂”還會讓人類有更加美好的出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