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芳



摘 要 目的:探討社區高血壓患者健康促進生活方式與社會支持的相關性。方法:2014年7—12月采用便利抽樣法抽取138例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運用健康促進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社會支持量表進行調查。結果: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HPLP-Ⅱ平均得分為(65.57±18.22)分,各維度得分從高到低為:營養、健康責任、身體活動、人際關系、壓力管理、精神成長;社會支持與健康促進生活方式呈正相關(r=0.729,P<0.01)。影響社區高血壓患者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的因素有婚姻狀況、主觀支持、客觀支持、對社會支持利用度。結論:對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應重視增加患者壓力調解、精神成長和社會支持,尤其是對社會支持的利用度,以改善其健康促進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 高血壓 健康促進生活方式 社會支持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16)04-0051-03
Exploration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health promotion life-style and social support in the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in the community
WANG Huafang
(Gaoji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Baoshan District, Shanghai 20043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health promotion life-style and social support in the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in the community. Methods: With the method of convenience sampling, 138 cases of the community elderly hypertension were selected and investigated with the 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 II (HPLP-Ⅱ) and social support scale from June to Dec. 2014. Results: The average score of HPLP-II was 65.57±18.22 in the community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nd the descending orders of the scores of all dimensions were nutrition, health responsibility, physical activity,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stress management and spiritual growth. The social support was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r=0.729, P<0.01). The factors that affected the health promotion life-style of the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in the community included the marital status, subjective support, objective support and utilization degree of the social support. Conclusion: For the community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increasing the pressure mediation, spiritual growth and the social support, especially for the utilization degree of the social suppor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health promotion life-style and the quality of their life.
KEY WORDS hypertension; health promotion life style; social support
高血壓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慢性疾病。1993年美國治療委員會及2004年中國高血壓指南指出,患者在接受藥物治療全程中應配合健康生活方式[1]。近年來國內對于高血壓患者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的研究日益增多,但主要集中于現狀調查[2-3],而對于社會支持與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的關系探討甚少。鑒此,2014年7—12月,本次對1 3 8名社區高血壓患者進行健康促進生活方式與社會支持水平調查,并探討其間的相關性,以期為社區護士開展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學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采用描述性橫斷面調查研究設計方案,以方便抽樣的方法對就診于上海市寶山區高境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高血壓患者進行了匿名問卷調查。納入標準:確診為高血壓且服用降血壓藥物;意識清楚,能正常交流;自愿參加此研究。排除精神疾病、繼發性高血壓患者。共發放問卷150份,回收有效問卷138份,有效回收率92.0%。其中男89例,女49例;年齡35~77歲,平均(57.93±15.20)歲;已婚52例,單身(包括未婚、離獨、喪偶)86例;初中及以下38例,高中及中專73例,大學及以上27例;目前在職者41例,病休或退休73例,下崗或無業24例;家庭人均月收入<2 000元50例,2 000~4 000元62例,>4 000元26例。參加社會醫療/商業保險88人,完全自費36人,完全公費14人。
1.2 調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結構式問卷,內容包括3部分。①一般資料調查表:由研究者自行設計,內容包括受試者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文化程度、工作狀況、家庭人均月收入、醫療費用支付方式等;②健康促進生活方式量表-Ⅱ(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Ⅱ,HPLP-Ⅱ):使用董寧等研究[4]中經臺灣元培科學技術學院護理系主任高淑芬博士依據Walker等發展的第2版健康促進生活方式量表修訂而成的中文版。該量表共52個條目,包括健康責任、營養、壓力管理、身體活動、人際關系與精神成長6個分量表。各條目“0=從來沒有”、“1=偶爾如此”、“2=經常如此”、“3=總是如此”分別計分。量表總分0~156分,得分愈高,表示其健康促進生活方式愈好。國際及國內研究數據已顯示該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本次調查前對15例患者進行預試驗,測得整個量表的內部一致性Cronbacha相關系數為0.828,重測信度系數為0.744;③社會支持評定量表[5]:由肖水源編制,共10個條目組成,包括客觀支持(3項)、主觀支持(4項)、社會支持利用度(3項)3個維度。評分方法為各個條目得分之和,得分越高表示獲得的社會支持越多。量表總分為66分,均分為三個等級:總分≤22分為低水平,23分~44分為中等水平,45分~66分為高水平。該量表具有較高的重測信度,重測信度系數為0.92;內部一致性Cronbacha相關系數為0.89~0.94。
1.3 資料收集與處理
患者就診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訪談的方式與其多溝通,取得信任并了解患者的一般情況。于2014年7月至2014年12月,由專人發放問卷,向患者解釋填寫方法及注意事項,由患者獨立填寫問卷。對因文化程度等原因無法自行填寫者,則由調查者根據調查對象的回答進行填寫。回收問卷時,調查者仔細核對,以免漏項或錯填。
1.4 統計學方法
所得資料以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t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關分析、多元逐步回歸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健康促進生活方式評分情況
由表1可知,參與本調查的高血壓患者其健康促進生活方式每題平均得分為1.26分,介于“偶爾如此”和“經常如此”之間。各分量表中,以營養項目得分最高,其次依序為健康責任、身體活動、人際關系、壓力管理,得分最低的是精神成長。
2.2 HPLP-Ⅱ評分比較
單因素方差分析示,138例社區高血壓患者健康行為評分與性別、文化程度、工作狀況、醫療費用支付方式無關,與年齡、婚姻狀況、家庭人均月收入關系顯著(P<0.01,表2)。
2.3 社會支持評定情況
本調查中,138例社區高血壓患者的社會支持評分為(36.40±8.51)分,客觀支持(11.43±3.94)分,主觀支持(19.11±4.90)分,對支持的利用度(5.92±2.17)分。18.8%的患者社會支持處于高等水平,73.2%的患者社會支持處于中等水平,8.0%的患者社會支持處于低等水平。
2.4 健康促進生活方式與社會支持的相關性
Pearson相關性分析顯示,社會支持及各維度與健康促進生活方式呈顯著正相關(r=0.729~0.236,P<0.01)。
2.5 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的預測影響因素
為了排除各因素之間的交互作用,找出影響患者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的主要因素,以健康促進生活方式得分為因變量Y,將經單因素篩選出的年齡、婚姻狀況、家庭人均月收入、主觀支持、客觀支持、對社會支持利用度作為自變量,進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表3)。回歸方程Y=7.721+3.520對社會支持利用度+12.895婚姻狀況+0.781客觀支持+0.541主觀支持,其中對社會支持利用度解釋了42.0%的健康促進生活方式變異。
3 討論
3.1 健康促進生活方式水平狀況不佳
本次調查結果表明,社區高血壓患者健康行為頻率介于“偶爾如此”和“經常如此”之間,說明其總體健康行為處于中下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各分量表得分結果顯示,營養得分最高,這與國內針對高血壓[3]、高血壓性腦卒中患者[6]的研究結果相似。這說明社區高血壓患者的飲食比較規律、膳食結構相對較合理。健康責任次高,這與鄺惠容等[2]對澳門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研究結果一致,這可能與患者患病服藥后開始重視個人健康和較主動地去追尋健康知識有關,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疾病,癥狀可以控制,但癥狀控制后患者又時刻警惕著并發癥的發生,故健康意識較強,其健康責任感也相對較強。得分最低的是精神成長,這與黃永麗等[7]對中青年高血壓患者的調查中精神成長相對分數最高的結果相反。推測原因為本次調查對象平均年齡為57.93歲,退休、無業人數較多。提示護理人員應該重點關注退休、無業患者的精神成長,多關注患者心理層面的康復,使其積極面對疾病,同時適應高血壓給工作和生活帶來的改變,增強其對生活的信心。
3.2 健康促進生活方式與社會支持相關
表4結果顯示,社區高血壓患者社會支持總分及其各項目與健康促進生活方式呈顯著正相關(P均<0.01),說明具有較好社會支持的患者常能更好地執行健康促進生活方式,與張紅[ 8 ]的研究結果一致。在Pender提出的健康促進模式中,人際間的影響是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的修正因素之一,間接影響健康促進行為[ 9 ]。而社會支持主要通過人際影響實現間接影響健康促進行為。社會支持作為應激的緩沖系統,有助于滿足生理、情感需要,維持健康促進。社會支持的介入影響個體及家庭醫療服務利用度,繼而干預其健康促進生活方式。
3.3 影響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的因素
多元逐步回歸分析顯示,影響社區高血壓患者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的因素有婚姻狀況、主觀支持、客觀支持、對社會支持利用度,預測因子中以對社會支持利用度的影響力最為明顯。提示社區護士應注重了解高血壓患者社會支持的利用方式,盡可能地調動一切社會支持系統,尤其應重視家庭的作用,多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發揮家庭的社會支持作用。對我國大多數人來說,婚姻關系是最重要的人際關系,人們重視夫妻之間的依賴關系,夫妻相互給對方以精神和物質上的支持[10]。如果個體所得到的支持是來自家庭成員特別是配偶時,會感覺更加滿意。本研究中,僅有18.8%的患者社會支持處于高等水平,說明真正能夠積極利用現有社會資源的患者所占的比例很少。因此,社區護士應鼓勵患者加強與他人的交往聯系,擴大自身的社交網絡;提供信息支持,告知患者尋求幫助的途徑和技巧,以提高對支持的利用度[11]。其次,對社區高血壓患者醫護聯合實施群組管理[12]。
參考文獻
[1] 孫寧玲, 王鴻懿. 從2004年中國高血壓指南看高血壓治療趨勢及要點[J]. 中國處方藥, 2005, 6(39): 10-12.
[2] 鄺惠容, 黃潔貞, 李海英, 等. 澳門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的調查分析[J]. 中華護理雜志, 2008, 43(4): 306-308.
[3] 李琳, 高祖梅. 荊州地區高血壓患者健康促進生活方式水平的現狀調查[J]. 解放軍護理雜志, 2014, 31(9): 36-38.
[4] 董寧, 朱丹. 綜合醫院臨床護士健康促進生活方式調查[J]. 護理學雜志: 綜合版, 2009, 24(5): 10-12.
[5] 肖水源. 《社會支持評定量表》的理論基礎與研究應用[J].臨床精神病學雜志, 1994, 4(2): 98-100.
[6] 萬麗紅, 鄧石鳳, 張小培, 等. 不同階段高血壓性腦卒中患者健康知識及行為的比較[J]. 中華護理雜志, 2013, 48(5): 163-164.
[7] 黃永麗, 干錦華, 劉乾惠. 中青年高血壓患者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的調查[J]. 重慶醫學, 2011, 40(5): 475-477.
[8] 張紅. 冠脈內支架置入術后患者健康行為與社會支持的相關性研究[J]. 現代預防醫學, 2010, 37(24): 4643-4644.
[9] 洪靜芳, 李崢. 健康促進生活方式影響因素的研究進展[J]. 護理學報, 2007, 14(7): 28-30.
[10] 董寧, 葉虹.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主觀幸福感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 解放軍護理雜志, 2011, 28(8B): 5-8.
[11] 姜小鷹, 張旋. 社區高血壓病患者社會支持狀況分析與護理對策[J]. 中華護理雜志, 2007, 42(2): 105-109.
[12] 俞蕾蕾, 陳利群, 王敬麗, 等. 群組管理對社區高血壓早期腎損害患者健康狀況的影響[J]. 中華護理雜志, 2013, 48(8): 677-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