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亞偉 黃玉柱
摘要:對合歡的栽培、應用及病蟲害技術進行了詳細介紹,對以后合歡的栽培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合歡;栽培;病蟲害
合歡(Albizziajulibrissin Durazz)又名夜合樹、馬纓花、絨花樹,是一種優良的觀賞和藥用樹種,非常適宜作公園、機關、庭院行道樹及草坪、綠地風景樹,5年即可形成綠色走廊。逐漸成為園林、庭院景觀中一道亮麗的風景,深受園林工作者和人民大眾的喜愛。
1 形態特征及生物學特性
合歡系含羞草科合歡屬落葉喬木,株高通常6-16m,樹冠開張呈平廣傘形,樹皮灰棕色、平滑,枝粗大但著生稀疏,偶數羽狀復葉互生,羽片6-15對,對生。小葉刀箭狀,每羽片有15-40對,表面深綠色,有光澤。6-7月,頭狀花序簇生于小枝頂端呈傘房狀,中上部粉紅色,細長如絨纓,故又稱“馬纓”、“絨花”。莢果帶狀、扁平,10月成熟。
合歡為溫帶、亞熱帶、熱帶樹種,喜陽光,不耐蔭,能適應多種氣候條件,對土壤要求不嚴,耐干旱、瘠薄,不耐嚴寒,不耐澇,在濕潤、肥沃土壤中生長良好。根具根瘤菌,有改良土壤之效。淺根性,萌芽力不強,不耐修剪。花期長。
2 繁育
合歡多采用播種法培育實生苗,10月份采種后晾曬脫粒,干藏于干燥通風處,以防發霉。北方地區以翌年4月中旬下種為宜,如用溫室育種,可在10-11月下種。合歡種皮堅硬,為使種子發芽整齊,出土迅速,播前2周需用0.5%高錳酸鉀冷水溶液浸泡2h,撈出后用清水沖洗干凈置80-90℃的熱水中浸種30s,24h后即可進行播種。利用這種方法催芽發芽率可達80%-90%,且出苗后生長健壯不易發病。
3 栽植管理
合歡苗移植以春季為宜,要求隨挖、隨栽、隨澆。由于合歡主干纖細,移栽時應小心細致,注意保護根系;對大苗必要時可拉繩扶植,以防被風吹倒或斜長。定植后要求增加澆水次數,澆則澆透。秋末時施足基肥,以利根系生長和來年花葉繁茂。為滿足園林藝術的要求,每年冬末需剪去細弱枝、病蟲枝,并對側枝適量修剪調整,保證主干端正,樹勢優美。
4 園林觀賞應用
合歡樹姿態優美,清秀瀟灑,花朵滿枝,散垂如絲,羽葉纖細,雉尾初開,全樹生機盎然。若在公園、機關、庭院栽植數棵,不僅綠蔭覆地,紅花成族,供觀賞及庇蔭,更能清香陣陣,賞心悅目,健身提神。合歡對生存環境要求不嚴,山、川、塬皆可栽植,也是山區風景景點的優良觀賞樹種。
5 合歡常見病蟲害及其防治措施
5.1 合歡枯萎病
5.1.1 發病癥狀。幼苗染病葉片變黃,根莖基部變軟,易猝倒,最后全株枯死。成株染病,先從1-2根枝條出現癥狀,病枝上的葉片萎蔫下垂,葉色呈淡綠色或淡黃色,后期干枯脫落,隨后部分枝條開始干枯,逐步擴展到整株,至死亡。截開主干斷面,可見一整圈變色環,樹根部斷面呈褐色或黑褐色。
5.1.2 防治。一是選擇抗病性強的品種,在種植形式上,最好采取單株或幾株點綴種植于綠化帶、花園、庭院,不宜大面積或在街道上做行道樹,因為街道土壤堅實,排水不良。二是做好合歡幼苗的病蟲害預防。當幼苗長出2-3片真葉時,噴1次甲胺磷2000倍液,防止螞蟻等害蟲危害幼苗,以后定時定量在葉面上噴灑葉面肥,提高苗木抗病能力。三是選擇適宜生長的栽植地。以土壤疏松、排水條件較好的地方種植,切忌低洼積水。四是減少傷口。在日常養護管理中,盡量少剪枝,剪口要適當涂抹保護劑。移栽時,以移栽小苗為宜,因大樹移栽中的傷根多,為病原侵染提供了可乘之機;大樹移栽時,減少起苗與運輸、定植時間,栽前對根部進行殺菌消毒,可噴灑4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移栽時,可用10%硫酸銅溶液蘸根處理,也可同時噴施生根粉等生長調節劑,以促進根系萌發生長。對于已截過的枝干斷面,涂抹保護劑,通過綁草加以保護,防治病菌侵入。栽后加強管理,立即灌透水,促進傷口及時愈合,在日常澆水、施肥等管理過程中盡量減少創傷口。旱時澆水,雨后排澇,定期施肥,增強植株長勢,提高抗病能力。五是減少菌原感染。合歡樹盡量不在草坪中栽植,因草坪攜帶菌原對合歡會造成交叉感染;對栽人草坪中的合歡樹,要清除樹四周的草坪及雜草。在移栽前,盡量提前挖坑,高溫晾曬,用40%五氯硝基苯處理栽植坑土,尤其是對枯萎病高發區,必須進行土壤滅菌處理。六是藥劑處理。對癥狀輕微的病株,在更換土壤的同時結合藥劑處理進行控制。可采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60%多·福可濕性粉劑100倍液噴灑樹干或涂抹;或使用14.5%多效靈水溶性粉劑、40%五氯硝基苯粉劑300倍液,以及抗枯寧、甲基托布津、多菌靈等農藥常規濃度澆灌土壤,每8天左右灌1次,連續3-4次可有效遏制病情擴展,并使植株逐步恢復;而使用70%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300倍液,通過輸液的方式輸入植株內,可提高療效。在采取以上措施的同時,對樹穴及周圍相鄰土壤澆灌40%福美胂50倍液、40%五氯硝基苯粉劑300倍液,進行消毒,防止病菌蔓延。
5.2 合歡吉丁蟲
鞘翅目,吉丁蟲科。成蟲體長3.5~4.Omm,銅綠色,稍帶光澤,幼蟲老熟時體長5-6mm,頭很小,黑褐色,胸部較寬,腹部較細,無足。幼蟲蛀食樹皮和木質部邊材部分,破壞樹木輸導功能,嚴重時造成樹木死亡。
5.2.1 發生規律。1年l代,6月下旬以老熟幼蟲在被害樹干內過冬。次年在隧道內化蛹,6月上旬合歡樹花蕾期成蟲開始羽化外出,常在樹皮上爬動,并到樹冠上咬食樹葉。多在干和枝上產卵,每處產卵1粒,幼蟲孵化潛入樹皮為害,到9、10月份被害處流出黑褐色膠,一直為害到11月幼蟲開始過冬。
5.2.2 防治方法。一是6月上旬成蟲羽化期往樹冠、干、枝上噴20%菊殺乳油1500-2000倍液等殺成蟲。二是在5月成蟲羽化前進行樹干涂白,防止產卵。三是幼蟲初在樹皮內為害時,往被害處涂煤油溴氰菊酯混合液(1:1),殺樹皮內幼蟲。四是注意栽前苗木的檢疫工作,栽后加強管理,及早發現蟲害,及時清除枯株,減少蟲源及蔓延。
5.3 雙條合歡天牛
成蟲22-26mm,寬5-6mm,體棕色或黃棕色。背板中央及兩側有金綠色縱紋。鞘翅色較淺,每翅中央有1條藍綠色縱紋。鞘翅刻點粗密。每翅有3條縱脊紋。老熟幼蟲體長50mm左右,乳白色;前胸背板前緣有6個灰褐色斑紋,胸足3對。危害時,可造成觀賞樹木的大批死亡,降低木材利用和綠化觀賞效果。
5.3.1 發生規律。2年l代,翌春越冬幼蟲在樹皮下大量為害,成蟲6-8月出現,有趨光J陛,產卵于樹皮縫隙處。樹皮脫落處,露出的木質部有幼蟲蛀孔。
5.3.2 防治方法。一是人工捕殺成蟲,成蟲羽化期,可于晚上8點左右捕殺。二是在幼蟲孵化期,可在樹干上噴灑殺螟松。三是在樹干基部等距離打小孔3-4個,孔深3-5cm,注入50%的久效磷1-3倍稀釋液,效果較好。四是在幼蟲危害期,樹盤澆灌氧化樂果乳油250-400倍液,防治效果也比較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