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電競鼠標,大家會馬上想到什么,是微軟IE3.0、是羅技mini、亦或是5塊錢的雙飛燕。筆者十幾年前縱橫暗黑2的世界,用的卻是連名字都叫不出來的滾輪鼠標。這些年,伴隨著大家玩的游戲的不斷變化,我們使用的鼠標也在不斷的改變。從滾輪式機械鼠標到光電引擎鼠標,再到現在的激光引擎鼠標,從過去的對稱式鼠標到人體工程學鼠標,再到現在的各種可定制手感的鼠標,小小的鼠標也在隨著人們的要求不斷的改變。這次筆者試用的就是這樣一款主打著定制手感的鈦度電競鼠標。
簡介
說起電子競技人物,怎么也繞不開的就是人皇sky,他第一個將中國的國旗飄揚在電子競技最高舞臺的選手,第一個讓電子競技這個概念為中國社會所熟知和接受的選手,sky在退役之后創業和他的團隊推出了這款電競鼠標。作為一個前職業選手和世界冠軍,希望sky能對這款鼠標注入自己不一樣的理解。
開箱
鈦度鼠標的包裝相對常見的品牌顯得略大,給人很厚重的感覺。不同于目前知名品牌的打開式包裝,鈦度鼠標采用的是禮盒式的包裝,第一眼給人的感覺像是高端的數碼產品。
打開包裝盒上蓋,鼠標扣在盒子右側,左邊是為電競而生五個刻字,整體感覺很有情懷,令人眼前一亮。鼠標下面放著的是一個數據線和說明書、一張sky簽名的寄語卡片,此外這次評測廠家還附送了一幅可更換的腳貼。
外觀
筆者試用的這款鈦度鼠標為白色滑面的版本,筆者本人并不是特別喜歡滑面,原因是因為筆者是汗手,用不到個把小時按鍵和側裙處就都是黑黑的污垢,油油的特別不舒服。而且白色的更容易顯臟,需要經常清理。不過鈦度鼠標第一眼給人的感覺還是很舒服的,沒有國產鼠標的廉價感,滑面處理的也很不錯,看起來像裹了一層薄薄的亞克力板。
鼠標線和鼠標本體采用的是可拔插式的設計,但是鈦度鼠標并沒有無線模式,那這種設計只能認為是為了方便攜帶了,不過據很多網友反映,鼠標線與鼠標本體的插頭接合非常的緊,筆者也遇到了這個問題,以至于筆者怕將線拉斷已經放棄了要把他拆下來的欲望。
鼠標的側裙和上蓋都是可以拆下來的,采用的是磁吸附式設計,這種可更換外殼的方法其實已經有其他廠家使用過了,鈦度鼠標很好的借用了這一理念,當我們需要自己喜歡的手感如類膚、磨砂,或者是我們需要自己喜歡的鼠標外殼圖案的時候,再也不需要重新購買一只鼠標了,對于外設愛好者來說,經濟門檻可以不用那么高了,而且種類也很容易做的多樣。不過帶來的問題就是,外殼和鼠標的加工及裝配誤差要非常的小才行,特別是鼠標微動的接觸柱,如果加工誤差很大,在反復拆裝的過程中如果有小小的偏差,對按鍵的手感影響是非常大的。筆者手中的這款鼠標經過這幾天的反復試用拆裝,暫時還沒有出現問題,上蓋側裙都吸附的十分牢固,按鍵手感也沒有太大變化,看來鈦度鼠標的做工還是非常的優良的。
鼠標整體是一個右手型的設計,從俯視圖看有點像賽睿rival,從底面看鈦度鼠標的有一個收腰設計。從正面看鈦度鼠標,左右鍵有一個斜率,左鍵高右鍵低。鼠標的側裙有三條紋路,和鼠標背后的logo都有設計燈光。dpi按鍵上也刻有鈦度logo。滾輪質感一般,滾輪設計看起來稍微有點廉價感。
硬件性能
關于硬件,筆者不想贅述太多,當下鼠標的硬件性能已經顯的過飽和了,早已不是鼠標的瓶頸,而且鈦度鼠標硬件使用的都是高端配置。筆者到現在幾乎沒有用過2000以上的dpi,安華高9800的8200最高dpi給人感覺相當的奢侈,而且安華高9800是成熟的激光引擎,沒有上幾代激光引擎挑墊子的毛病,早已是國內外高端鼠標的標配。歐姆龍20M微動也能在手感和壽命上有很好的兼顧。飛思卡爾主控,獨立8MB儲存等等,一切都對得起電競鼠標這個名號,也不會是這款鼠標的瓶頸,所以筆者將重點放在接下來鼠標的手感和游戲體驗上。
手感及游戲體驗
筆者手掌20cm左右,因為主要玩RTS和MOBA游戲,所以采用的是抓握式的鼠標握法,第一次上手,感覺和筆者經常使用賽睿sensei raw類似,但是有稍稍的不同,鈦度鼠標和sensei大小幾乎一致,仔細比較之后筆者認為是鈦度鼠標的收腰收的比較大和鼠標的弧度略陡兩個方面引起的,不過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之后,好處就顯示出來了,筆者感覺對鼠標的掌控更加的游刃有余了,因為鈦度鼠標的這兩個特點使得鈦度鼠標的重心靠后,感覺像是把鼠標抓在手心一樣。
但是對于fps游戲玩家普遍使用的趴握式握法來說,鈦度鼠標顯的有點不合適,原因有二。一是鈦度鼠標長度不夠,趴握的時候如果手掌稍微大點類似筆者這樣的話,手指對按鍵的著力點太靠前了。二是鼠標有點小,無名指和小拇指的位置比較不舒服,經常蹭著鼠標墊。
但是鈦度鼠標的重量筆者非常的喜歡,既不像sensei raw 那樣太輕,又不像羅技G502那樣略重,對于RTS類游戲太說真是太適合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采用貼片微動的側鍵,手感真是太差了,有一種電視遙控器的感覺,不過好在筆者幾乎不用側鍵,也不需要自定義按鍵,不過對于MMORPG類游戲玩家這種需要經常使用側鍵的人來說就不太舒服了。整體來說,基于sky的職業背景,筆者感覺這款鼠標主要是針對RTS和MOBA游戲來設計的。
鈦度鼠標主打的定制手感還有一個方面就是可更換腳貼,這次評測廠家附送了一副超滑腳貼用來配合硬墊使用以獲得更加順滑的體驗。而且鈦度鼠標的可更換腳貼也采用的磁吸附的設置,比傳統鼠標腳貼的更換更加的方便,不過筆者在更換的過程中發現腳貼與凹槽的配合不是很穩固,推動腳貼會感覺到與凹槽的配合中間有縫隙可以晃動,不過在使用中沒有感覺到有什么異樣,或許鼠標與墊子的摩擦力不足以驅動腳貼在凹槽中晃動。而且腳貼貼上后并沒有感覺有鼠標不平的感覺,可見鈦度鼠標的做工還是令人放心的。
關于鈦度鼠標,筆者最為喜歡的一個功能就是鈦度鼠標的手機APP驅動。相對于傳統鼠標要在電腦上安裝驅動,鈦度鼠標直接用藍牙加手機APP的組合替代了,省掉了電腦端復雜的安裝及設置,通過手機的藍牙對鼠標進行對接,使用手機APP可以調節dpi、刷新率、設置鼠標呼吸燈顏色開關和顏色等等,非常的方便與人性化,目前手機APP驅動還略顯簡陋,不過已經能實現傳統電腦端驅動的大部分功能。對于一個游戲玩家特別是重度游戲玩家和職業玩家來說,會經常的更換鼠標的使用場所,例如筆者經常會和朋友五人開黑,而又非常的不喜歡網吧簡陋的外設,通常自己帶鼠標,這一驅動設置就是一個非常麻煩的事情。筆者已經受夠了某廠的云驅動,在網吧體驗簡直是噩夢。自從使用了鈦度鼠標之后,感覺驅動設置變得非常的簡單高效,只需要拿起手機就能輕松的完成。
鈦度鼠標在左側裙還附帶有一個心率傳感器,可以通過手機APP來監測玩家的心率,目前來看此功能噱頭的成分多一點,筆者對這個功能也不是很感冒,很少使用,不過也希望將來鈦度科技能使用這個設備開發出一些有趣的功能。
總結
經過兩周左右的試用,總體來說,鈦度鼠標給了筆者一個非常好的印象,特別是可更換外殼及腳貼以及手機APP驅動功能。頂級的硬件配置,良好的做工,可定制手感以及方便高效的手機APP驅動,299的價格可謂是物超所值。不過社會往往對國產品牌有一種偏見,認為國產品牌是性價比的代名詞,不愿意為國產品牌投入較高預算。據筆者認識的一些朋友了解,對于超過200元的預算而言,一般只會考慮國外大廠的產品,而不會過多的關注國產廠商的產品。以鈦度鼠標的品質而言,已經完全可以和主流國外中高端產品一較高下。但是這種偏見一時難以克服,即使現在產品發售之初靠著sky的人氣能夠得到一些關注,但是對于企業長久的發展而言也不能過分依賴創業者的人氣。了解大眾的需求迎合市場而又有自己的特色才是鈦度鼠標能否生存下去的關鍵。
筆者認為,如果能對鈦度鼠標進行一點的簡化,比如使用低一級的傳感器,去掉目前來看比較噱頭的一些功能例如心率傳感器,拆分式鼠標線等等,推出一款入門級的鈦度鼠標,和這款鈦度鼠標形成高低檔搭配,或許能籠絡一大批入門級的玩家。
即使如此,鈦度鼠標也給了我們足夠的驚喜,盡管可定制手感和手機APP驅動已經在以往的一些鼠標中有過應用,不過他們或多或少總有一些不完美。而在鈦度鼠標身上這些功能都被加強和完善,從以往的噱頭慢慢的變得實用,能讓玩家看到鈦度科技的用心,也希望鈦度科技接下來能給玩家帶來更好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