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勤
【摘 要】在美術作品中,藝術的語言表達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包括具象表達、意象表達。寫意油畫與現實有一定的距離,盡可能脫離現實的物象,其所要表達的認識世界的內涵主要是通過簡單的藝術語言符號表現出來的。寫意油畫往往通過自我表達的方式利用精神世界的表現進而將藝術家的心靈追求表現出來。寫意油畫可以說更為注重從藝術家的主觀角度將其心靈以自我展現的形式進行表達。
【關鍵詞】寫意油畫;語言;技法;文化
中圖分類號:J21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2-0176-02
當今世界是一個多元的時代,有較多的觀念、思想雜糅在一起,怎樣創設有種中國樣式,與時代接軌的文化氛圍,是當代中國油畫家需要自覺思考的問題。而當代的油畫家在個人的藝術實踐當中也確實在自發地去思考相關的問題。他們關注筆意的表現力,試著將中國畫的東方精神融入油畫創作中,將中西方的美學精神特質及畫法、語言等充分結合,從而誕生了寫意油畫。寫意油畫結合了中國畫特有的技法及審美視角,是油畫語言及傳統西方繪畫的精神表現,是中國繪畫發展的個性化、地域化的一個重要標志。
在美術作品中,藝術的語言表達方式是多種多樣的。而寫意油畫主要表現的是藝術家的精神世界和心靈訴求,沒有現實物象的制約,只是運用簡單的藝術語言符號不斷對自我追求進行表達。寫意油畫可以說更為注重從藝術家的主觀角度將其心靈以自我展現的形式進行表達。
寫意油畫主要是為了將非客觀形象表現出來,而非現實形象。其次,寫意油畫不是以故事的表達以及宣揚教化為目的。最后,寫意油畫在表達情緒以及表現氣氛時,通常會通過線、點、面、色彩、肌理、行筆速度、以及比例等進行表現。
在寫意繪畫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引導學生進行感受,以提高學生的感受能力。同時鼓勵學生對于情感的成因進行分析,并對視覺語言如點、線、面、材料、色彩等進行理性分析。同時對于調和并對比虛實、韻律、快慢、緩急等的互相關系進行有效分析。同時也要思考這些關系為何會讓我們產生這種情感,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理性認識,打破原有的思維模式及思考方法。鍛煉學生的觀察方法時,要對各種抽象要素進行有效提取,通過做大量的練習,來改變學生局限的思維模式。
在中國,寫意油畫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在進行繪畫時,相對于對物體逼真的外在形象的表現,中國繪畫更強調其精神的表現。形與神在中國畫中所占的比重明顯不同,尤其是神,在中國畫中占有重要地位。相對來說,繪畫文藝取向的繪畫更講究描繪物體的形,即寫意。當油畫與中國畫相遇時,就不知不覺中融入了中國的美學思想,中國寫意繪畫中也逐漸融入了油畫。寫意油畫的產生使得西方的寫實與東方的寫意充分融合,從而衍生了新的文化精神以及新的藝術形態,進而產生了新的藝術形式。董希文是我國著名的油畫家之一,“油畫中國風”一詞就是他在《從中國繪畫的表現方法談到中國油畫風》中提出的。董希文認為,從繪畫風格方面來說,油畫中國風應當成為中國油畫家們的最高繪畫目標。為了使中國的油畫逐漸趕超世界上最為先進的油畫繪畫水平,使中國油畫立足于世界藝術舞臺之上,就需要不斷使其發展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繪畫形式,而不是完全照搬照抄西洋畫。就算中國的油畫形式以及中國的油畫技法可以與歐洲油畫繪畫形式及其技法水平持平,也不能因此滿足于現狀,而是要不斷繼承和發展我國的優良傳統。同時,與西方畫家不同,中國畫家也應當保持自身獨特性如氣質、看法、想法、表現手法等。由此可見,我國老一輩畫家已經樹立了實現中國油畫民族化的宏偉目標。中國繪畫特有的表現形式與表現手法也與西方現代表現主義存在共通點。西方藝術主要以表現主義為主,重點探究了油畫的筆觸肌理語言,同時將畫布上的用筆及用色痕跡當作繪畫最主要的表現主體,從而不再對客觀事物進行簡單臨摹,而是尋找精神與心靈的共鳴。這就有利于中國的美學思想與西方的繪畫語言進行充分融合,從而將寫意與油畫創作進行充分融合,從而有利于油畫朝著本土、民族方向的發展,而我國油畫的未來發展方向則會主要朝著寫意油畫的方向發展。
寫意油畫中的色彩又有著多種關系,其中升華色彩關系色彩的秩序是指畫家以高度理性的方式排列畫面中的色彩關系。即使我們有再多的顏料或者再多的調配顏色的方法,始終是無法百分之百還原自然界的所有顏色的,我們也沒有必要去追求表現還原自然界。我們在意的不是多么豐富的顏色變化,而是準確的色彩關系。畫面的美不在于顏色種類多少,而在與變化的微妙??v觀莫奈晚期顏色微妙的睡蓮系列和佛洛依德的人像,畫面都可以清楚的概括為若干個顏色的無窮變化,而不是本身運用了多少種顏色。色彩的空間,從上到下、從里到外、從左到右都有透視變化規律。油畫講究構圖,山水畫講經營位置;風景畫講透視法(焦點透視),山水畫講“三遠”法(平這里指的理性不是指點彩派通過合乎科學的光色規律的并置,讓無數小色點在觀者視覺中混合,從而構成色點組成的形象。三、當代寫意油畫的發展現狀遠、深遠、高遠),寫意油畫的畫面經營有意無意流露出中國傳統山水畫的散點透視感,不追求古典油畫的三維立體縱深感,一切色彩的空間組合不為表現單純的明暗關系,而是把每塊色彩當成一個元素,合理在全局布置。色彩結構楚畫而色彩與色彩的組關系",色彩的各種屬性、現象、配置規則共同構成了一個牢不可破的關系。
經過多年的探索,寫意油畫已經取得了很大成就,不同的藝術家以不同角度切入進行了多樣性的探索。是當代公認的具有鮮明色彩語言特征的畫家。閆博絢麗大膽的色彩意識深受中國傳統色彩的影響。同時,深厚的中國文化根基又使其作品融合了文人畫的情懷與民族重彩的美感。申玲的花系列"裁花剪葉,奪春艷以爭鋒,從色彩到構圖均給人鬼魅奔放之感。段建偉出生于中原大地,對北方大地有著割舍不斷的感情,畫家在選題上的執著仿佛是對當今社會漸漸遠去的天然純樸的堅守。他的繪畫語言率性單純,擅長以沉重的色彩入畫,但不使人感到壓抑,通過色彩的飽和度呈現了歷史與文化的厚重,表現著生活的壯美與力度,振人心肺。動感明快是王克舉26的色彩語言的突出特征,畫面各種色彩在層層疊得的布局中引人入勝。鮮亮明快的色彩有著明顯的西方現代藝術的痕跡,所以很多人評論王克舉的油畫作品很純粹,透過這純粹的色彩的外觀,我們可以看出那恣意揮灑的筆法、畫面的散點透視、構圖的經營安排都蘊藏著東方的不可言說的美。從九十年代至今,申玲—直在追求著油畫的“繪畫性”,畫筆與布面的接觸同樣具有抒寫性,一筆一畫的把玩和力度很美。比起其他寫意油畫的常出現的渾厚特征,申玲的作品分明地傳遞了女性特征,色彩較為細膩,搭配巧妙,把紅綠補色運用得出神入化。中國美院的畫家沿襲了早年民國時期畫家的探索路線,在寫意油畫的發展過程中走的很平順。
中國寫意油畫深植于中國傳統的思想體系當中,其表現手法來源于西方古典油畫,中國傳統文化又對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因此中國寫意油畫是東西方繪畫的有效結合。中國油畫家在進行油畫創作時,不能一味照抄西方的繪畫模式,而是要不斷結合中國的實際以及中國的民族文化進行創作,從而實現其民族化特征。
參考文獻:
[1]庫克.西洋名畫家繪畫技法[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1.74.
[2]宗白華.美學散步[M].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8.
[3]于蔣躍.繪畫形式語言研究[M].合肥:安徽美術出版社,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