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劍鋒
?
創新是發展的“火車頭”
■文/唐劍鋒

當今世界,創新浪潮勢不可擋。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并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將創新理念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中。
今天的創新,是站在更高起點上的創新,是運用更新技術、更新思維、更新發現的創新,是拉動經濟快速發展、經濟發展和科學技術進入新常態的創新。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步入新征程,創新發展的重要性更加凸顯。
審視我國,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日益增強,但也要看到,我們尚存創新能力不足、創新水平不高的實際,這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我國經濟大而不夠強、快而不夠優的現狀。“不日新者必日退”,要在激烈國際競爭舞臺上贏得更多話語權和主動權,我們就要在新形勢下不斷開拓發展新境界,就必須把發展的落腳點放在創新上。
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堅持創新發展,要求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自主創新能力,是提高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只有通過創新驅動,中國經濟才能實現由大到強。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員陳剛說:“一個高端經濟體的比較優勢一定建立在創新基礎之上。”當前最緊迫的任務是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最大限度解放和激發創新活力。我們既要優化勞動力、資本、土地、技術、管理等要素配置,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培育發展新動力;又要培育壯大若干重點經濟區,實施網絡強國等戰略,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拓展發展新空間。
在創新上,既要抓重大、抓尖端,也要補短板、不回避弱項,真正調動“萬眾”在創新中的積極性,才能有充足的發展后勁,使中國經濟得到長足發展。創新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與時俱進。創新問題上,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要“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形成促進創新的體制架構,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
十八屆五中全會突出強調創新發展理念,無疑將開啟中國創新史上的新征程,使創新真正成為引領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火車頭”。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主席克勞斯·施瓦布表示,“當今世界各種變化來勢洶洶,需要以靈活敏捷的創新精神制定出能夠適應發展變化的規則和標準。中國經濟改革正在這方面進行積極而有益的嘗試”。
中國人勤勞勇敢,富有智慧,早就知曉“創新帶來生機,創新產生動力”的道理。和全面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目標相比,和先進國家創新技術程度相比,我國創新水平依然有較大上升空間。我們的改革經驗,我們的國力儲備、智力儲備足以讓創新在新一輪發展中有上佳表現,成為引領中國經濟進入新階段的“火車頭”。
(作者單位:河北省灤南縣商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