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東明
(長春中醫藥大學,長春 130117)
·高教研究·
論《傷寒論》授課
金東明
(長春中醫藥大學,長春 130117)
摘要:金東明教授在中醫經典《傷寒論》博、碩、本教學、臨床與研究經驗中,對如何講好課,從開頭與結尾、內容與時間、教材與己見、講課與講演、板書與PPT、集中與展開、安穩與熱烈、掌控與應激、傳授與演練、直敘與出彩、教師與導師、醫技與醫德、傳統教學法與現代教學法等方面,首次從中醫藥高校教學角度系統探討《傷寒論》教學針對各專業、博碩本三級講課;目前國內外尚無同類研究報道。
關鍵詞:《傷寒論》;中醫教學法;講課;博碩本三級;名醫經驗;金東明
會講課的教師才是好教師。教師都會承認一個不爭事實:同一本教材、同一個內容、同一班學生,不同教師上課,會產生截然不同效果,足見講課方法之重要。一個好教師講課,可以如春風化雨般最大程度滿足學生求知求教渴望,所以講課絕不是單純教書,而是綜合素質的育人。筆者積30余年《傷寒論》博、碩、本教學、臨床與研究體會,對如何講好《傷寒論》課,從內容和方法上作一試述,以期提高教學效果。愿與同道交流,敬請指正。
1開頭與結尾
首先,課程的開頭與結尾。1)開頭:①自我介紹,三五句即可,不可或缺。②課程在中醫學中的地位、重要性及作用。③及全國本校傷寒領域的代表性人物及其著作。中西醫結合及西學中課要重點強調張錫純和《醫學衷中參西錄》,碩士、博士課要突出導師特色。④講明學習方法、考試形式及學習要求。碩士課要強調總結導師經驗,博士課要強調創新。2)結尾:①扼要并體現記憶方法的課程內容回顧。②以點帶面體現復習方法的復習指導。③包含期中考試以來的學習及各方面(學習小組、科研小組、學術報告會等)值得肯定的優點和包括紀律在內的各方面的問題。④期末考試題型、演練及常見問題提醒。⑤涉及面廣、具有代表性的答疑。⑥對學生考試及將來發展的期望。碩士課、博士課要對作為考試成績的相關論文作出點評。
其次,每堂課的開頭與結尾。1)開頭:①簡要復習上堂課內容,由教師或學生完成,后者更好。②重要的帶有共性的答疑與全班共享。③指明本堂課內容重點和疑難點后進入正課。2)結尾:①扼要歸納所講內容。②強調重點。③提出記憶方法。④小考(檢驗教、學效果,酌情進行)。⑤指明下堂課預習內容。
碩士課、博士課開頭點明授課內容,直接進入正課,結尾最好與開頭簡要呼應、并交代下次課內容。
2內容與時間
以每堂課50 min為例。開頭與結尾共用3~5 min為宜。以方證論為例,應區分博碩本三級教學:本科課,教師講授宜控制在30~35 min,大約2~4個證候、病機、方藥相對完備的方證,如桂枝湯證12、13、53、54條;如不夠完備,則應綜合相關條文,如大承氣湯證約13條。師生互動(學生登講臺、疑難點或病例分析、課堂辨論等)5~10 min為宜。碩士課,同一方證應不少于4學時。博士課,同一方證應不少于8學時。
3教材與己見
本科課以教材為主,但應有己見。如:①詞解避免繁瑣。如“痞”釋成“胃脘部氣機壅滯而致脹滿不適或包塊狀物的病證”。理想的詞解一定要簡明扼要、準確易懂,同時還能教以學生如何寫作。②病機務必適宜。如柴胡加芒硝湯證,下利病機是因用“丸藥”誤下,如談丸藥性緩力輕、作用持久等反易引起學生疑義。③方藥新識新用。如五味子在經方中的應用極具發揮內容[1-2]。碩士、博士課當以己見(導師經驗、或授課教師見解)為主。
4講課與講演
教師的口才、表情與姿勢,直接決定講課的成敗。講課最好與講演結合。首先,講課內容。三分為宜:開頭當為鳳頭,引人入勝(如別出心裁、開拳就打);中間當為豬肚,豐富多彩(如論述、歸納、考證、析疑、新見);結尾當為豹尾,震撼有力(如結論、規律、指針、方法,充滿激情與人情味更佳)。其次,講課情節。要善于抓住和體現生動情節:①《傷寒論》中的生動情節,如桂枝加桂湯治療奔豚、桂枝甘草湯治療“其人叉手自冒心”;②病例中的生動情節,如梔子豉湯治療懊惱、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治療神經感覺異常。不僅學生興趣盎然,而且能牢牢記住。再次,講課姿勢(態勢語言)。良好的講課姿勢應體現為:①大體上位于講壇中央、講桌后,不偏臺、不背臺、不側臺;眼神要自始至終與學生交流,照顧到全場,不要盯住局部、窗外或天花板;②與講課內容相匹配的手勢或動作,如手勢表明苓桂術甘證的中焦水氣上沖、桂枝加桂湯證的下焦水寒之氣上逆,體態表明真武湯證振振欲擗地;③示范性動作,如講《傷寒論》護理內容時演示如何運動。最后,講課聲音。①語調。切忌語調平,速度勻,若再有聲音輕,就是催眠曲;重點處一定要語速慢、聲音大,非重點處可語速快、一般聲。②感情。體現六經辨證優勢、憧憬經方開發前景一定要自信滿滿,慷慨激昂;講張仲景仁心良術、病例中體現的中醫數千年傳統醫德,一定要飽含深情,聲音渾厚,一字一句,擲地有聲,能撞擊聽課者心靈。③模仿。患者聲音、病態、醫療場景等,更能加強講課效果。④口頭語。“那么”“那什么”“吧哈”“是不是”“哎”“哈”等,都是令人心煩的噪音,不僅干擾學生聽課,而且浪費本來就不足的課時。
吐字不清,口吃,吐沫溢滿口角甚至亂飛,著裝不符教師身份都是需要注意的。
5板書與PPT
PPT一能節省板書時間,二能避免粉塵污染,三能節省耗材。過分強調PPT或過分強調板書都不適宜,最好PPT為主,板書為輔。好的PPT應內容清新,生動形象,富含表演,利于記憶。其發展趨勢一定是情景再現式的電影或紀錄片。制作PPT要注意:①表現方法要合適。一座城墻,營在墻內,衛在墻外,衛畫成衛兵;摒棄早年傷寒教學片(電影)中書本式枯燥的情節,念經式呆板的對話等。是否合適,有待評論。②要照顧學生視力。盡量避免顏色過多,畫面過暗,切換過快。好的板書應體現清、潔、簡、要、美。不能與PPT內容重復,避免書寫過快、過亂,字跡不清、不必要板書(語言足以表明的內容)。
6集中與展開
集中指正課內容,展開指關聯內容(發揮)。正課為主,展開為輔,必要發揮。如白虎加參湯在傷寒治陽明病,在金匱治太陽中熱,在溫病治暑溫,病名不同,但邪熱盛、津氣傷病機一致,病癥大同;再如大青龍湯,傷寒治外寒內熱,金匱治溢飲,主癥不盡相同;另如桂枝加大黃湯治療尿毒癥,與太陰腹痛大不同,屬發揮。展開不能雷同,不能喧賓奪主,不能像寫文章,下筆千言、離題萬里,更不能發牢騷、泄私憤、詆毀同行。本科課發揮要適度,碩士、博士課發揮應是重點。要根據本、碩、博學生素質基礎[3]處理好“集中”與“展開”關系。
7安穩與熱烈
安,側重思想;穩,側重動作。安穩,一是心神安穩,集中精力聽課;二是行為安穩,沒有小動作。熱烈,指笑聲、掌聲、愉悅、輕松、討論、辨論等。沒有安穩,就沒有用心聽課;沒有熱烈,就難以持久用心聽課。過于安穩,易致沉悶;過于熱烈,又常分心。一堂成功的授課,應是安穩與熱烈的統一。
8掌控與應激
掌控,指能夠左右學生聽課,使學生的思維能夠跟著教師走。這就需要除了備課[4]充分,善于表達外,還要善于觀察課堂、善于適時提問、善于調動學生積極性,并能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比如提問,除去檢查教、學效果外,還能起到糾正學生分神、小動作、了解出勤(比專門用時間點名要好得多)情況等作用。
應激指對學生突然提出的與正課不相關的問題;或有違反課堂紀律,經教師提示、制止后無效時的處理方法。對于不相關問題,如有普遍性且三言兩語能說明可以即刻解決[5];若缺乏普遍性可在課后處理。對于違反紀律以致干擾別人聽課,尤其是教師提示后無效者,可采取極端措施、如請出教室等,這樣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9直敘與出彩
重點談出彩。出彩在一堂課中能起到畫龍點睛作用。學生最感興趣的出彩主要有二:一為真知灼見,如肺不傷不咳,脾不傷不久咳,腎不傷咳不喘;另如脾不傷不久利,腎不傷不滑脫。二為用藥指南:如麻黃得桂枝發汗,得杏仁平喘,得茯苓消腫;另如同樣是治療下利,葛根湯是逆流挽舟,五苓散是分利水濕,烏梅丸是寒熱攻補。
10傳授與演練
講課是傳授,但不能搞一言堂。課堂不是灌輸場所,應看成是診室,信息交流中心,學術講壇,實訓基地。所以教師不能一味輸出滿堂灌,學生更不能一味接受全盤裝。傳授要做到兩給一留:給知識,給方法(最重要),留思考(留一部分內容由學生自己思考解決)。演練是極其重要環節,一是課上演練,如學生登講臺;二是課下演練,如學習、科研小組。只有演練才能檢驗傳授,才能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才有利于受益終身。
11教師與導師
大學教師不是教書匠,要成為導師,通過講課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告訴學生怎樣獲得知識和運用知識[6],獲得和運用知識的本領即是創新和發展的基礎。
12醫技與醫德
為醫尤當重德,這是醫藥高等教育的特殊處,醫藥的服務對象是人的生命和健康,是世間最寶貴的。德術兼備才是醫學生最理想的培養標準,達到此標準,不僅依靠教師的說教,更受教師行為的感染[7]。
13傳統教學法與現代教學法
傳統教學法:一個講臺,一面黑板,一張掛圖,一支粉筆,一根教鞭,一員教師站著講,一幫學生坐著聽;現代教學法:多媒體,PBL、慕課、微課等。能使學生積極、主動、高興地來上課;通過上課,學到了知識、掌握了本領、鍛煉了能力,畢業后能闖出一片天地,就是最過硬的教學法;教學法恰與授課對象的專業、學時、素質、數量等相匹配,就是最合適的教學法。
參考文獻:
[1]金東明,任吉祥,于海燕,等.夏芩顆粒降壓作用的機理研究[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5,31(6):1125-1126.
[2]金東明,符玉榮,王彩霞.《金匱要略》學術思想新探[J].長春中醫學院學報,1996,12(6):1.
[3]金東明.《傷寒論》博碩本三級教學研究[J].長春中醫學院學報,2016,32(1):191-193.
[4]金東明.論《傷寒論》備課[J].長春中醫學院學報,2016,32(2):410-412.
[5]于海燕,金東明.金東教授治療不穩定膀胱伴癡呆癥[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29(6):1001-1002.
[6]賈朝旭,耿玉,金東明,等.金東明教授五味子治五臟型高血壓經驗[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32(1):48-49.
[7]金東明.論“師生形象交叉法”是專業教授做好教書育人工作的基本方法[J].長春中醫學院學報.1995,11(7):48-49.
TreatiseontheFebrileDiseaseslecture
JIN Dongming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chun 130117,China)
Abstract:Professor JIN Dongming in Chinese classic the book of Treatise on the Febrile Diseases doctor,master,undergraduate,this teaching,clinical and research experience,to speak good lesson from the beginning and the end,content and time,teaching materials and opinions,lectures and speeches,writing on the blackboard and PPT,centralization and expansion,prudent and enthusiatic,adjust the changing circumstance and control the class,teaching and training,direct discourse and splendid,teacher and tutor,medical technology and medical ethics,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and modern teaching method for the first time from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aching system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book of Treatise on the Febrile Diseases teaching for the professional,also the three levels lecture;At present at domestic and abroad no similar studies have been reported.
Keywords:Treatise on the Febrile Diseases;Chinese medicine teaching method;lecture;the doctor,master,undergraduate three levels;famous doctor experiences;JIN Dongming
DOI:10.13463/j.cnki.cczyy.2016.03.072
基金項目:吉林省科技廳科技發展計劃技術創新課題 (WL201308)。
作者簡介:金東明(1956-),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傷寒論教學、臨床與研究。
中圖分類號:R2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6258(2016)03-0631-03
(收稿日期:2016-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