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蕾蕾
(中國市政工程西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81)
市政道路規劃設計及布局規劃研究
鄧蕾蕾
(中國市政工程西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81)
介紹分析了我國市政道路規劃設計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闡述了市政道路規劃的主要原則,針對市政道路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規劃設計良好布局的策略。
市政道路;規劃設計;布局;研究
市政道路規劃是城市建設最核心的內容,道路建設是否合理直接關系到城市交通運輸狀況[1]。近年來,我國私家車擁有量與日俱增,道路運輸壓力加大,特別是在上下班時間,人們出行非常困難。一些大城市建設了地鐵,汽車限號通行,路面的車流量仍然超出了負載量。交通是一個城市的符號,是與城市緊密相連的整體,想要保證車流通暢,不僅要控制好車輛的數目,還要做好交通規劃與布局,合理設計道路。本文結合我國一些地區市政道路規劃的現狀,簡單闡述在道路設計中應該遵循的原則,并找到影響交通運輸和安全出行的主要原因,提出科學的建議,完善道路規劃與布局,保證百姓出行安全,維護道路的暢通。
道路規劃與運輸是城市建設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直接影響著城市的文明程度。市政道路由政府安排設計與建造,在實際布局與規劃的過程中必須要遵循一定的原則,按照標準予以實施[2]。
第一,線性設計原則。道路交通運輸曲折蜿蜒,不同的區域、道路的長短都會影響設計情況。因此,在設計道路的時候必須要根據實際情況選取直線或曲線,體現它的不同效果[3]。例如主干道和交通干道多應采取直線設計,減少彎道數量,以保證車輛在該速度下運行。曲線設計需要彎度變化,可以體現出風景的多樣性,有助于緩解人們的視覺疲勞,更有利于安全駕駛。
第二,城市環境與景觀相結合。我國國土面積廣闊,南北差距大,不同的城市具有屬于自身的特點。所以,在道路設計規劃的過程中必須突出文化底蘊和環境特色,充分考慮城市的特征,然后與整體建設關聯起來。在市政道路規劃中雖然也要加入新元素,但不能破壞城市的整體特點。
第三,道路規劃要堅持“以人為本”。市政道路設計與規劃的核心是為了服務百姓,在規劃中體現人本思想就顯得尤為重要。也就是說,道路規劃設計一方面要保證交通運輸安全;另一方面,還要與道路的性質和特點相符合,道路的樣式、長短都要與自然條件相協調,要能夠排放大量的雨水,要做好管線的鋪設,并將城市的遠期規劃和布局考慮在內。大中小城市在面積上的差異、人口上的不同,也需要道路規劃適時進行調整,把安全因素、車道寬窄、綠化情況都集合起來加以考慮[4]。此外,“以人為本”的規劃原則還應該體現在道路滿足殘障人等的需求上,增設一些幼兒場所和設施,在細微處彰顯人文關懷。
道路功能、作用與功效都是通過市政道路規劃設計凸顯出來的,在規劃設計城市建筑時,小區、街道、廣場等之前也需要先進行配套的市政道路規劃設計與布局。然而,我國很多區域的道路規劃與布局還不夠科學,往往沒有按照建筑的建設需求加以設計,道路規劃盲目隨意,道路建設的指標過低。某些道路建設部門為了節約資金,縮短時間,在規劃中還不夠細致,忽略了規劃與城市配套的整體性能,導致資金的浪費,加重了地區的經濟負擔[5]。我國廣西省東南部的一個縣城,行政區域12 839 km2,經濟發展狀況良好,它的道路設計為環形通車,網狀結構明顯,一環路是其主干道,路寬60 m。然而,由于該縣城人口較多,人均道路面積僅為6.84 m2,道路密度不足4 km/km2。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市政道路規劃的不合理性,道路過窄,實際建成的民主路寬度比圖紙少10 m,某主干道原先規劃的 4條 30 m、2條 20 m以及1條40 m東西向道路也沒有全面開工,使得交通承載力完全無法達到人們的需要。
首先,市政道路規劃設計缺乏長遠考量。雖然我國各地區都在不斷完善道路建設規劃,但是交通擁擠的問題依舊沒有解決,主要是在道路設計中缺乏長遠考慮,沒有把未來發展研究放在布局之中。如在進行市政道路規劃設計過程中,對于路面的承重載荷只是以當前的行車最大載荷作為標準。
其次,市政道路布局規劃設計不合理。道路整體布局不合理是影響交通的主要問題之一,這導致市政道路的作用無法發揮,路面擁堵。主要而言,就是道路規劃設計通常考慮的重點都是機動車,但是由于車輛數量的增多,使得它占用的交通資源過大。市政道路規劃設計理念沒有根據交通的需求做出規劃,整體布局不科學,制約著交通的運輸水平[6]。
再次,市政道路網絡結構不規范。城市道路繁多,各條道路錯綜復雜,一個系統合理的道路網是保證交通暢通運行、減少安全隱患的關鍵。然而,很多城市的道路網絡結構規劃不夠合理,布局和設計工作僅僅關注城市的整體協調性與外觀的形象,忽視了實際功能和道路的交錯性,主、次市政道路建設過程中沒有建設非機動車道和無障礙設施的情況也時有發生,再加上相關配套設施不夠完善,使得交通不夠順暢,事故發生的幾率大。
最后,交叉口和路段通行規劃設計不協調。市政道路規劃設計常常缺乏正確的理論指導,使得交叉路口與路段的通行設計不相適應。當車輛運行處于高峰時期,大量的機動車堵住交叉路口,常常造成擁堵現象,很難及時通順運行。與此同時,行人、非機動車和機動車在交叉口容易出現相互干擾的情況,一旦人流、車流過大,就會沖破其承載力,引起網絡道路的癱瘓。
(1)對市政道路進行合理的規劃與設計
所謂的合理設計與規劃市政道路,就是指道路的建設工作在考慮當前車輛狀況的同時,還要結合未來的城市發展做出設計。市政道路整體規劃必須滿足需要,建造自行車交通系統、盲人道路等[7]。主次干道與街道四周的綠化工作也要不斷完善設計,計算道路橫斷面上車道、下車道等的比例情況,根據車輛通行的速度設置車道寬度,并架設道路網絡維護體系,以減少危險的發生概率。
(2)市政道路寬度以及車道設計
市政道路的寬度、車道的設計必須要與城市的實情相符,市政道路總寬度即為紅線寬度,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設計出人行道綠化帶、預留地等內容。具體而言,人行道主要供步行使用,在設計規劃布局中要考慮實際交通的情況,把設施帶也要考慮在內。一般而言,小城市的人行道寬度多在4 m以上,大城市主次路則要多于6 m。機動車道寬度最宜保持在3.60~4 m之間,在對非機動車車道進行設計時則應該考慮車輛并行的安全距離,其寬度多為3.5 m、5.5 m或7.5 m。
(3)市政道路節點的規劃設計
節點就是指道路整體布局規劃中的交叉點,要遵循節點功能分類的原則加以設計,它的數量要符合城市的大小,并且保證每一個流向的車輛都能夠通過節點實現暢通運行[8]。在此基礎上,設計道路交叉節點的時候,還需要有針對性地規劃道路,實現建筑設施與網絡結構的配套銜接,合理安置道路交通系統,按照整體性原則協調網絡發展,統籌全局,做出科學規劃。
(4)完善市政道路附屬設施規劃設計
市政道路的建設規劃與設計不是單一的體系,它要與交通運輸的其他內容相結合,將附屬設施也融入設計之中。小偏角是路橋設計平面定線設計的一個主要內容,角度的合理性能夠保證交通運行更加暢通,減少交通事故發生的頻率,尤其是在施工難度比較大的路段,更應該注重細節的規劃,盡可能避免出現最小縱坡,對排水系統也應該做出科學合理的設計,突出它的高效性和實用性。
綜上所述,市政道路交通運輸對整個城市功能的發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屬于交通運輸的一個主要方面。由于過去道路設計的不完善性,使得交通常常出現擁堵現象,浪費時間,耗費資源。針對這樣的現象,我國相關機構一定要做好規劃與設計工作,根據城市的整體情況,考量未來的交通壓力,對道路進行合理規劃,確定節點、交叉道路、車道寬窄等數據,從而保證道路的暢通性和安全性。
[1]張勝,黃巖.上海虹橋樞紐道路及市政配套設施規劃設計[J].城市道橋與防洪,2007(5):20-26.
[2]曹有新.多源數據在市政道路規劃與設計中的應用[J].中國市政工程,2007(3):22-23,92.
[3]康殿旭,崔建東.分析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及其規劃中存在的問題[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32):244.
[4]韓正平.試論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規劃設計研究[C]//太原市中小企業工程技術人才發展促進會工程技術發展論文集.太原:太原市中小企業工程技術人才發展促進會,2015.
[5]屠奇.代替式分流制排水系統在市政景觀項目中的應用——以“珠海市橫琴新區濱水地區及道路系統景觀規劃設計”為例[J].中國園林,2012(7):119-124.
[6]應周杰,林春娥.市政道路規劃設計與建設改進分析探討[J].價值工程,2010(18):95.
[7]郭世強.1934-1941年西安城區道路工程建設的初步研究[J].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13(3):103-114.
[8]李敬成,張明.淺談市政道路給排水工程規劃設計中存在的問題[J].科技與企業,2013(12):209.
U412
B
1009-7716(2016)05-0009-02
10.16799/j.cnki.csdqyfh.2016.05.003
2016-01-05
鄧蕾蕾(1978-),男,四川廣安人,工學碩士,高級工程師,從事道路工程和交通工程設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