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星云
2010年,緬甸軍政府為了推進民主進程,建立文人政府,將它親手扶植成立的聯邦鞏固與發展協會簡寫中的最后一個字母從A改成P,搖身一變成了全緬甸最大的黨派聯邦鞏固與發展黨,并以此參選當時的新一屆政府大選。而昂山素季的黨派緬甸全國民主聯盟早在2007年就被撤銷了參選資格,結果可想而知,鞏發黨獲得議會大部分席位。就在大選結束一周后,軍政府為了分散外界注意力,釋放了昂山素季。2010年11月13日,她結束了7年半的軟禁后重獲自由,在緬甸新的政治環境中沒有任何位置。這時的緬甸人人拿著手機,仰光的網吧五步一個十步一個,Facebook和Twitter正在成為人們主要的交流方式。這些,她從來都沒見過。
獲釋當天,民眾和記者們全都擠在仰光大學路54號院門前,那是昂山素季被接連軟禁20多年的地方,所有人都將目光對向了趴在院門柵欄上的昂山素季。“我與大家已經很長時間沒有見面了,所以肯定與你們有很多事情要聊。”她說道,“只有大家共同合作,才有可能達到我們最終的目標。”就在昂山素季演講的同時,她的右側站著一名戴眼鏡的白衣男子,昂山素季不時側身對他耳語。他就是昂山素季的得力親信吳廷覺,在她被軟禁的最后7年半中一直擔任著外部世界與昂山素季的聯絡工作。5年多過去了,如今69歲的吳廷覺登上了權力中心,成為新一屆緬甸總統。
3月15日,在緬甸首都內比都,新當選總統吳廷覺向媒體致意
去年11月8日昂山素季的民盟贏得議會選舉,在人民院和民族院獲得將近80%的席位,完全掌控了議會。但由于緬甸憲法中規定配偶和子女是外國人的緬甸公民不能參選總統,而昂山素季的兩個孩子都是英國國籍,因此她從去年底到今年初一直在與軍方展開修憲談判,最終無果。根據緬甸憲法,人民院、民族院以及軍方各推舉一名總統候選人,得票最多者成為總統,其余兩人為副總統。今年3月10日昂山素季提名自己的親信吳廷覺作為總統候選人,在軍方及軍方所影響的鞏發黨只占議會四分之一席位的情況下,吳廷覺最終獲得議會總共652票中的360票,順利當選總統。吳廷覺的當選被媒體譽為“近幾十年來緬甸的第一位非軍隊背景的總統”。由于吳廷覺一直行事低調,之前從沒有在民盟中發表過公開講話,因此在剛剛當選總統之際美國媒體誤認為他此前是昂山素季的專職司機,但其實正是作為昂山素季親信的角色,吳廷覺才偶爾為昂山素季開車。
吳廷覺與昂山素季的第一次相識是在他們中學時代,他們是仰光衛理公會高中的校友,昂山素季比吳廷覺大一級。這所學校是仰光著名的西化知識分子和名流精英學校,學費昂貴,設有網球場,由美國衛理公會經營。身為昂山將軍的女兒,昂山素季在衛理公會高中沒有任何特權,這所學校,幾乎每名學生都有可以吹噓的后臺。那時百姓在仰光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車,但衛理公會高中的學生都是坐私家車去上學。“我們四個總統中的三個、吳努總理、皇室親戚、達官顯要,以及成立國際學校之前的外交官,所有這些人的子女都在我們學校。”瑪丹姬回憶道,“我們學校是唯一男女合校的教會學校,也是全緬甸最優秀的學校。大部分保守的民眾都不想讓他們的孩子上男女合校的學校,因此可以說我們的家長是仰光最開明也最西方化的一群人。”瑪丹姬那時比昂山素季小兩級,后來成為昂山素季1990年大選時的最得力助手,但在隨后昂山素季被軟禁期間因政見不同與她決裂。
吳廷覺的家庭背景當然殷實。他的父親敏杜溫(Min Thu Wun)是緬甸著名的詩人和文學評論家,20歲就開始寫詩,畢業于仰光大學,后留學英國牛津大學,曾任仰光大學緬文系主任。他寫過大量的兒歌,后匯編成《寫給貌魁們的詩》出版,代表作有《親愛的姑娘》、《勝利花》等。他也是緬甸實驗文學運動的主要作家,小說主要關注緬甸當時的百姓階層和對大自然的向往,短篇小說《昂大伯騙人》寫出了孩子的天真無邪,以及權貴階層的丑惡,而《穿耳眼的儀式》則揭露上流社會的虛偽。同時,他編寫的緬文字典則幫助很多文盲識字。
衛理公會高中帶給吳廷覺的除了硬件設施,還有英語環境和國際視野。那時仰光還沒有國際學校,所以各個種族不同語言的學生打成一片,另一名那時在衛理公會高中上學的同學婷婷回憶稱:“我們的父母那一代都是英國統治下長大的,因此英文都很好。而學校規定,除非上緬甸語文課,否則我們必須用英語交流,即使在操場或者食堂,也有專門的老師監督,要是我們講緬甸語就要被罰站。”
1962年,吳廷覺進入仰光大學經濟學院學習,先后獲得經濟學學士和碩士學位,在留校攻讀碩士期間同時任教。1970年,吳廷覺轉入大學計算機中心學習計算機編程與分析,并獲得該校第一批公派留學的機會,1971至1972年到英國倫敦大學計算機學院學習,取得計算機碩士學位。他在1975年于東京又獲得了一個計算機碩士學位后返回奈溫將軍統治下的緬甸,同年加入了緬甸政府的工業部,在其下屬的重工業公司工作,1980年轉到計劃和財政部下屬對外經濟關系司任職。
吳廷覺在政府工作的10年是緬甸暴風雨來臨前的10年。1987年緬甸國務院秘書長盛倫(Sein Lwin)下令廢除大額貨幣,在一場通貨膨脹導致的街頭抗議中,軍政府的鎮壓使幾千人死傷。此時昂山素季剛剛從英國回到緬甸,并決心繼承父親的衣缽。軍政府領導人奈溫將軍突然辭職,并提議實行多黨制,舉行大選。昂山素季在風雨搖曳的時刻建立全國民主聯盟,作為獨立政黨參加1990年大選,她自己擔任黨秘書長。在那場1990年的風暴中,父親敏杜溫比吳廷覺走得更前,敏杜溫加入昂山素季的民盟,并代表民盟參選議員。
后面的故事路人皆知,雖然民盟以壓倒性的優勢贏得大選,但軍方以缺少憲法為由拒絕承認大選結果,并要求包括敏杜溫在內的勝選民盟議員候選人們簽署“190號聲明”,放棄組成政府的權利。昂山素季被軟禁,而軍政府則開始大批追捕當初的民盟議會候選人。敏杜溫的所有文學作品遭軍政府封殺,從緬甸出版物中被清除。1995年6月,當時非常流行的《文學日報》曾因想要發表一篇向敏杜溫致敬的文章,而被勒令停刊整頓。心灰意冷的吳廷覺1992年便辭去緬甸政府的工作,加入民盟,開始為昂山素季工作,而敏杜溫迫于軍政府的壓力,1998年辭去了民盟的職務。
吳廷覺此后的人生隱匿在民盟和昂山素季的背影后。他擔任昂山素季助手20多年,即便在昂山素季被長期軟禁時也常去探望,深得昂山素季信任。
他其中一個高光時刻是2000年。當時剛重獲自由的昂山素季被規定不允許自由前往其他城市。2000年8月24日,她和諸多民盟成員一起想嘗試突破軍方的控制,卻再度止步于仰光郊區,她拒絕回家,于仰光南郊的曼德勒火車站待了9天,與軍方對峙。民盟成員登瑞(Thein Swe)與吞敏(Tun Myint)當時和昂山素季在一起。吞敏回憶說,在曼德勒火車站,沒有人賣他們車票。“所有嘗試都沒有結果,到了晚上快22點,我們都很疲憊了。”軍方開始用水龍頭向站臺噴水想趕走他們,但是他們依然不愿離開火車站。“當時吳廷覺來到站臺,一名軍人對他很無理地說話,平靜的吳廷覺挑釁似的反擊,讓這名軍人‘禮貌地威脅他。”
最終9月2日,200多名防暴警察出現在站臺,逮捕了他們,昂山素季再度被帶回了自己的別墅重新被軟禁起來,而吳廷覺和其他民盟成員則被帶進了著名的永盛監獄。吳廷覺在永盛監獄里待了4個月。“他是我們這些人中第一位獲得探監的犯人。”同樣被送進永盛監獄的吞敏回憶道,“人們給他帶來了食物,但他并沒有吃,他讓人們把這些食物送給其他牢房的犯人,并要求一定要將這些食物分享給所有犯人。”登瑞則說:“我那時發現吳廷覺并不將窮人與富人分開對待,對所有人都很平等。”如今登瑞與吞敏都已經成為民盟在兩院的議員,而當時和他們一起坐牢的吳廷覺則成為總統。
2012年,昂山素季以她母親的名字建立杜慶芝基金會,吳廷覺擔任高級管理人員,基金會主要在昂山素季的選區高穆從事教育和衛生方面的公益工作。吳廷覺的夫人杜素素倫(Daw Su Su Lwin)是人民院國際關系委員會主席,他的岳父吳倫(U Lwin)則是民盟創始人之一。吳倫曾經在軍中服役19年,后來又在緬甸政府先后做過財政部長、副總理,橫跨軍政兩界。吳倫曾在1989至1995年昂山素季第一次被軟禁期間擔任全民盟的副主席,和主席吳昂瑞一起掌管全民盟的事務,并在昂山素季被釋放后將全民盟指揮權交回予她,保住了全民盟的團結。
緬甸近30年的歷史進程遠比所有人的個人命運要復雜得多。早在去年11月8日民盟贏得議會選舉之后,昂山素季就曾表示她作為民盟主席將“超越總統”。由于2008年通過的憲法中依然規定子女或配偶為外國國籍的緬甸公民不可以參選總統,昂山素季依然被這條規定所束縛。因此在去年議會大選結束之后,昂山素季和民盟馬上就與軍方展開了好幾輪的談判。
在經歷了1990年大選結果被取消,大量逮捕民盟黨人之后,軍政府的執政合法性大大降低。西方各國陸續開始制裁緬甸政府,也正是在此背景下,2003年8月軍政府宣布七點民主路線圖計劃,重啟制憲議程。雖然民盟并沒有參加制憲會議,但2008年5月新憲法成功通過公投,填補了1988年以來的憲法真空,也為之后的多黨民主制鋪路,成為如今政府合法性的基石。2010年吳登盛總統的上臺和此次民盟獲得議會多數席位,都是基于2008年通過的憲法。
按照中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亞太社會文化研究室主任許利平對本刊的說法,在吳廷覺此次成為總統之前,昂山素季與軍方有過至少三回合的談判。第一次是議會選舉結束之后,緬甸前軍政府領導人丹瑞大將(Than Shwe)派自己的孫子與昂山素季進行了一次見面,幾個小時的會談讓軍方對未來政權交接、民盟施政,以及國家改革等方面進行摸底。第二回合是作為丹瑞親信的原鞏發黨主席吳瑞曼(Thura Shwe Mann)與民盟進行談判。第三回合則是現任三軍總司令敏昂蘭(Min Aung Hlaing)與昂山素季進行了不止一次的談判。談判的重點則首先放在是否可以凍結憲法中的約束總統候選人外國籍家屬的條款,以讓昂山素季真正當選總統,目前來看顯然這一點民盟和軍方沒有談妥。此外未來軍隊地位的問題則是雙方談判的重點。早在1990年大選后,昂山素季就曾表示對緬甸進行徹底改革,最終怕遭到清算的軍方不愿意交權。而此次如果民盟掌權后想要修改憲法,也主要想推進軍隊職業化,因此與敏昂蘭的談判,則被視為今后軍隊權力的討論。談判的最后一點,則是此次總統人選的問題,因此吳廷覺也必然是民盟和軍方都認可的一個結果。
左圖:中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亞太社會文化研究室主任許利平右圖: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南亞東南亞及大洋洲研究所環孟加拉灣研究室主任宋清潤
按照多方的猜測,昂山素季很有可能出任新政府內閣中的外交部長。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南亞東南亞及大洋洲研究所環孟加拉灣研究室主任宋清潤對本刊表示,出任外長將是她的一個優勢,而緬甸現在迫切需要與外界進行接觸、需要來自國外的投資,將緬甸打造成一個正面積極的形象,還有望將一些還在實行的西方制裁取消掉。外交部長作為內閣核心成員,是緬甸國家國防與安全委員會的成員之一,而該委員會是緬甸軍方與內閣進行協調的重要組織,只有擔任外交部長,昂山素季才能進入該委員會。而在該委員會成員中,外交部長是唯一一名民選部長。
但目前的憲法規定,如果昂山素季想要進入新政府內閣,則必須先辭去民盟主席的職位。此外憲法還規定,總統的權力高于任何內閣成員。如果昂山素季真如此選擇,將會導致一個悖論:內閣部長昂山素季將對總統吳廷覺的行政決策施加影響。“這就是緬甸政治戲劇性的一幕,亞洲特色的政治轉型可能和西方不太一樣,受到很多亞洲國家自身傳統、文化和國情的因素影響,說與做往往是不匹配的,這就是亞洲政治的現實,所以才突然之間造就了吳廷覺這么一個總統。”許利平說道。
早在1960年昂山素季隨獲任命為緬甸駐印度大使的母親前往印度,她們當時在德里住的房屋如今成了印度國大黨的總部,現在一幢房屋里掛著國大黨主席索尼婭·甘地(Sonia Gandhi)的畫像。巧合的是,如今昂山素季如果不做外長,也很有可能重走索尼婭·甘地的道路。2004年印度大選中,國大黨獲勝。身為國大黨議會黨團領袖的索尼婭·甘地按照慣例將擔任總理一職,但由于她的外國血統,反對黨反對她出任總理。最終索尼婭·甘地5月18日宣布將不出任印度新政府總理,被她推薦的前財政部長曼莫漢·辛格(Manmohan Singh)就此成為此后10年的印度總理,而索尼婭·甘地則始終作為國大黨主席在背后施加影響。
然而,軍方依然在緬甸政治和經濟生活中影響巨大。宋清潤覺得如今民盟和總統依然很難節制軍方,而軍方可有力制衡民盟施政。首先依據憲法,軍方獨立,不受總統節制,獨立管理人事、開支、軍事行動等軍務,還掌握兩個龐大的經濟集團:緬甸聯邦經濟控股公司和緬甸經濟公司(集團),與軍方關系密切的大企業家也不少。其次,軍方掌握國家幾個核心權力機構,在社會治安、國家安全、民族和解等問題上發揮關鍵影響力,總統需與軍方協商解決這些重大問題。軍人在國家最高決策機構——國防與安全委員會11名成員中占6席,民盟官員最多占5席。國防、內政、邊境事務三個部長由軍官出任,其中,內政部掌管全國警察、情報等工作,機構人員遍布全國各地,負責社會治安等管理工作。聯邦、省和邦、聯邦直轄區、民族自治地方應有國防軍總司令提名的軍人參與國防、安全和邊境管理等行政工作。再次,軍人占據聯邦及地方議會25%的席位(加上鞏發黨議員則在聯邦議會占近三分之一席位),只要軍人不同意,任何修憲提案都過不去,昂山素季就當不了總統。此外,憲法規定一旦軍方認為出現聯邦分裂、民族團結破裂等重大違紀,軍隊有權收回所有政治權力,終結文人政府,接管政權。
“短時間內,軍人很難退出緬甸的政治舞臺。”許利平評價道,“但我覺得昂山素季在經歷過這么多年后,會比以前更成熟了,懂得去妥協、去協商,也不會輕易地推動修憲。”許利平認為消除貧困和民族和解將是民盟上臺后聚焦的主要方向,由于民盟的任期為5年,只有努力解決這兩方面問題才能兌現競選時的承諾。如果昂山素季的新政府能夠促進民族和解問題,將會使緬甸少數民族武裝集中的中緬邊境穩定性更強,而穩定性將給中緬兩國跨境合作帶來更多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