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我在10多年前患了冠心病,經過治療病情緩解,這時看到了洪昭光教授的文章,文章說: “有規律的步行一年后能使動脈硬化斑塊消退10%以上。”雖然半信半疑,但是我覺得步行既簡單易行又適合病的情況,于是,我決定試試。
我把有規律的步行運動歸納成為五個字:
一是法,在眾多步行項目中選擇了大肌肉群運動的、有氧代謝的、全身都動起來的快走作為康復疾病的運動。走時抬頭,挺胸,收腹,目要平視,軀干自然伸直,身體重心稍向前移,上肢與下肢配合協調,步態要均勻,兩腳落地有節奏感,雙臂自然甩動,要超過走在前面的人,走得全身出微汗,既舒服又愉快。走路時把意念放在腳上,感覺腳跟到腳尖逐一踩到地面,能起到轉移注意力、放松精神的作用。
二是合,把固定時間的走與日常生活中的走結合起來。一般平時外出時,不騎車、不乘電梯、不坐車,安步當車。這樣就使步行生活化、經常化、規范化了。
三是時,每天太陽出來后、黃昏前(冬季溫度最高的時段),以每分鐘百步的速度各走40分鐘左右,每周快走10次,每天綜合統計約快走萬步。據報道,因為與人體骨骼相連的肌肉有400多塊,只有每天步行至少半小時以上的時間,才能使所有的肌肉都得到伸展或收縮。
四是量,中等量的運動能保持有氧代謝。運動量過大,心率過快,會變成無氧代謝,不利于身體健康。因而,注意自我監測,以運動后5分鐘心率就恢復到運動前的水平為標準,這樣,運動后的感覺良好,食欲和睡眠也好。
五是持,步行鍛煉是長期的健身運動,健身效果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不能犯急性病,而是靠日積月累,因此步行運動必須細水長流,要打持久戰,絕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遇到不適合戶外運動的天氣,就改在樓道或室內,或爬樓或散步。
5個小習慣竟讓體形變差
文/劉海
日本著名塑形教練員秋元惠久這樣解釋道:“這可能與生活習慣有關系。走姿和坐姿很容易形成定勢,若姿勢不正確,很容易產生皺紋并使脂肪堆積。但如果有意識地去修正的話,體形會得到重塑,整體氣質也會得到提升。”
單手操作手機
多數人操作手機時,下巴會不自覺地向前突出,背部也會向前拉伸。下巴向前突出時會不自覺地使臉部肌肉過度用力,從而使臉部皮膚向下拉伸,這種行為會導致臉部皺紋增加。另外,背部弓起會使肋骨向下彎曲,胸部也會隨著向下拉伸。單手操作手機時,習慣用右手的人會產生右肩下沉,左肩抬高的現象。并且由于肩胛骨與骨盤相協作,單手操作還會導致骨盤錯位。在此建議大家雙手操作手機并有意識地收緊下巴,這樣不但可以拉伸背部,還可以矯正骨盤錯位。
用力咀嚼
長期使用臼齒用力咀嚼的人,腮部肌肉會漸漸變松弛,阻礙淋巴系統工作,這樣會導致代謝物無法正常流動,進而引起臉部浮腫。建議大家經常做腮部按摩,保證代謝物流動暢通。
走路時不甩動雙臂
在不甩動手臂的情況下走路時,下半身負擔會加重,極易導致下半身肥胖。因此在走路時應收緊腋下,有意識地向后甩動你的手臂。
穿不合腳的靴子
穿不合腳的靴子時,為了使腳不向前滑動,腳趾會緊緊用力支撐,由此牽動大腿用力,腿部會漸漸變粗。此時不妨使用柔軟舒適的鞋墊來作為緩沖。
坐時蹺二郎腿
坐時蹺二郎腿會導致骨盤傾斜,脊椎骨彎曲,對血液循環也會產生負面影響。建議大家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的坐姿,使雙腿與膝部保持同一方向。
壞習慣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你的體形,給愛美的你造成困擾。從現在起有意識地改正日常壞習慣,堅持下去就會得到你想要的完美體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