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郊區張爾村的農民科學家趙新坤,因大白菜育種而獲得2008年度濟南市最高科技獎。近年來把草莓引種到了張爾村,這里成了遠近聞名的草莓產地。
趙新坤的草莓種植棚里面除地面種植草莓外,通常裸露的北墻也被生長旺盛的草莓所覆蓋,綠葉紅果,鮮脆欲滴。這就是趙新坤近年來精心打造的“立體栽培”。老趙說,地面草莓種植,1 m2只能種15株,在“墻”上1 m2可以種20~30株。利用大棚后墻和山墻進行立體栽培,至少能增加1/3的種植面積和產量,效益增加1倍。種植戶采用這項技術,可以從8月到次年6月種4茬,大大增加產量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