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華
(承德市興隆縣農牧局水產站,河北 承德 067399)
溫室辣椒一年一大茬模式適宜冀北山區,辣椒7月中旬育苗,9月上旬定植,12月中旬始收,翌年6月下旬-7月中旬清園(或據市場行情而定),667 m2產1.5萬~1.8萬kg,常年效益在4萬元以上。
日光溫室為磚墻鋼筋骨架結構溫室,建造于2012年,溫室長100 m,內跨度為10 m,脊高4.8 m,后墻底寬2 m,頂寬2 m,單棟建造成本20萬元,保溫效果好,深冬可以生產喜溫類果菜,能開展蔬菜周年生產。
選用優質、抗病蟲、高產、抗逆、適應性廣、商品性好的品種,如迅馳37-74,此品種連續坐果性強,耐寒性好,適合秋冬、早春日光溫室種植。
根據栽培季節選擇塑料拱棚、溫室育苗。育苗前可對辣椒種子進行消毒處理,具體操作方法是:播前曬種1~2 d,用10%磷酸三鈉液或高錳酸鉀1 000倍液浸泡20 min,撈出用清水洗凈后,放入55~60 ℃的恒溫水中,不斷攪拌10~15 min,取出后用清水沖洗干凈。把浸好的種子用濕布包好,放在25~30 ℃的條件下催芽。每天用溫水沖洗1次,每隔4~6 h翻動1次,60%以上種子萌芽時即可播種。
播種前澆足底墑水,水滲后覆一層細土,將種子均勻撒播于床面,667 m2用種量30~50 g,然后覆細土0.8~1 cm。幼苗3葉1心時分苗,分苗前間苗1~2次,間掉病苗、弱苗、小苗及雜苗。間苗后覆細土1次,分苗后保持床土濕潤。壯苗標準為苗齡30 d左右,株高8~10 cm,莖粗0.2~0.3 cm,葉片4~5片,葉色嫩綠,現蕾,根系發達,無病蟲害。
定植前15 d騰茬,結合整地每667 m2施優質有機肥8 000 kg、磷酸二銨20 kg,混勻后普施1/2,開溝定植后再施1/2。椒苗生長到4~5片真葉時定植。建議行距70 cm,高壟栽培,667 m2栽苗2 200~2 400株。定植前提前灌大水,造好底墑,根據水線水平位置定植栽苗,定植結束,立即澆定植水,確保定植水將苗坨浸透。定植后及時用普力克+高效農用鏈霉素+生根劑進行噴淋,防止病害發生。
苗期溫度以夜間15~20 ℃,白天25~30 ℃為宜;開花結果初期,白天22~29 ℃,夜間15~20 ℃;進入盛果期后適當降低夜溫有利于結果。濕度要求白天控制在50%~60%,夜晚40%~50%,濕度過大時容易造成病害。
辣椒是喜光植物,在生長期間,要求有充足的陽光。天氣晴朗,日照充足,椒田通風透光,則開花結果良好;反之,陰雨連綿,日照不足,椒田通風透光較差,則開花結果不良。
辣椒植株對水分的要求因生長階段不同而異。緩苗以后應注意控制澆水量,嚴禁大水漫灌。幼苗期特別是越冬苗,微干有利于安全越冬。定植后到始花前要適當控制水分,以利于增溫發棵。初花期需水量增加,門椒采收后植株進入盛果期,需水量激增,若水分不足,易造成果小,甚至畸形。門椒坐穩后,結合澆水每667 m2追施尿素20 kg;及時打掉門椒以下側枝。生長中后期及時摘除病葉、老葉,適當疏剪過密枝條。
基肥如用糞肥,則必須確保充分熟透,使用時要與土壤混合均勻。建議畜糞每個溫室(以500 m2計)儲備10 m3。初花期前,植株對氮肥需要量較少,初花后植株對氮肥的需要量逐漸增加;進入盛果期后對氮磷鉀需要量整體增加。
前期以促發枝葉為主,每株留2~3個主干進行吊繩,其余主干留2~3個果后摘掉生長點即可,分叉以下側枝及時抹除。整枝時每株保留2個生長健壯的莖,每莖連續留果。年前盡量促秧,門椒及時摘掉,防止墜秧;年后根據植株生長情況,側枝留果或除去一部分小側枝,以便通風透光。
堅持預防為主,變天、肥水不當是病害發生的主要因素。
(1)銀灰膜驅蚜:覆銀灰色地膜驅避蚜蟲,或用10 cm寬銀灰色地膜條,按間距10~15 cm縱橫拉成網避蚜。(2)黃板誘殺蚜蟲和白粉虱:黃板掛在行間或株間,高出植株頂部,每公頃掛450~600塊(667 m2設30~40塊),同時棚室的放風口處要安裝防蟲網,防止害蟲進入棚室。
晚疫病、猝倒?。河?4%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殺菌,每667 m2用量35 g,或用75%百菌清1 000倍液噴霧,667 m2用量50 g。
病毒?。河?0 g/kg鹽酸嗎啉胍粉劑噴霧,每667 m2用20 g。
綿腐病:用加瑞農(2%春雷霉素)殺菌,每667 m2用量35 g。
蚜蟲、白粉虱:用吡蟲啉殺蟲劑,每667 m2用量為1 g;或用25%阿克泰水分散顆粒劑3 000~5 000倍噴霧,每667 m2用量4 g。
清理病殘體,定植后及時清除病葉,拔除重病株,并帶到田外深埋或燒毀。整枝、打杈等農事操作前用肥皂水洗手,防治傳播病毒病。及時打掉門椒以下側枝。生長中后期適當疏剪過密枝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