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建,王海春
(1.云南省玉溪市通海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云南玉溪652700;2.云南省玉溪市通海縣動物衛生監督所,云南玉溪652700)
淺談通海縣家禽疫病發生率上升的原因與對策
楊紅建1,王海春2
(1.云南省玉溪市通海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云南玉溪652700;2.云南省玉溪市通海縣動物衛生監督所,云南玉溪652700)
通海縣地處滇中腹地,國土面積721平方公里,位于北緯20°55′11″~24°14′49″,東經102°30′60″~102°52′53″之間,人口27.9萬人,人口密度382人/平方公里,是云南省內人口密度最大縣。由于田地稀少,而畜牧業周期短見效快,加上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各級政府相繼出臺了鼓勵畜禽養殖規模化的扶持政策,有力地促進了通海縣畜禽規模化的發展。截止2015年12月,全縣存欄1000只以上的養殖場(戶)685個,共存欄禽類881.27萬羽,品種以羅曼蛋雞和海蘭蛋雞為主,通海已成為全國聞名的一個蛋雞養殖基地。但近幾年來,許多養禽戶防疫防控觀念薄弱,只追求眼前利益,缺乏長遠規劃,導致疫病反復發作,新的疫病不斷出現,給養禽業造成了極大的經濟損失,嚴重制約了養禽業的發展。
1.1 場地選擇不合理小規模家禽飼養戶,由于經濟條件普遍不好,習慣用傳統方法進行飼養,加上對家禽生活習性的片面認識,建場時不考慮選址和禽舍間距,甚至部分禽棚舍建在農田里、甚至低洼積水的大田、河邊、溝旁,導致禽舍地面潮濕、泥粘,通風排氣和糞便處理困難,為病原微生物生存、繁殖提供了適宜的環境,給管理消毒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造成環境污染和疫源傳播。另外,許多養殖場(戶)相互間隔距離太近,不符合衛生防疫要求,一旦一場疫情發生,相鄰場(戶)也隨即被傳染,極易造成疫病發生和流行。
1.2 消毒基本措施執行力差,缺乏科學的消毒意識禽場沒有嚴格的有效消毒措施和隔離概念,工作人員進出隨便,沒有制定切合實際合理的消毒規程,做不到每次都能真正有效消毒,導致消毒工作時有時無。而在選擇消毒藥方面,不能根據疫病的流行情況合理地選擇和使用消毒藥,消毒藥物單一,片面追求價廉的產品或是把熟石灰當作生石灰使用,對消毒藥消毒原理不了解,使用不合理,且長期只使用一種消毒劑,消毒效果差,不能有效殺滅病菌,導致疫病的暴發。
1.3 飼養密度過大為了追求較大利益,大部分養殖場在現有的條件下,片面增大飼養密度。由于密度大,飲水盆、喂料盆設置不足,采食、飲水不均勻,造成體質強弱不勻,體弱禽死亡。另外,到了冬季,氣溫下降,飼養者為了提高舍內溫度,重保溫,輕通風,導致舍內濕氣、有害氣體驟然升高,引發呼吸系統疾病或繼發混合感染。
1.4 病死禽及污物處理不合理、環境衛生差
在管理過程中,病死家禽多數不經過無害化處理,隨處丟棄,部分養殖戶甚至為了當前的利益把病死禽直接賣給收購死禽的商販,從而加劇了疫情的擴散;其次,糞便不能按時清理,或不經無害化處理,隨意堆放,任憑風吹雨淋,禽舍及周圍衛生狀況差,造成養殖環境污染嚴重。
1.5 免疫程序不當,缺乏科學的免疫意識
部分養殖戶不能根據自己養殖的疫情情況和疫病流行特點,合理制訂科學的免疫程序,片面套用書本和其他養殖場免疫程序,或一個免疫程序多年使用,免疫缺乏針對性。某些養殖戶甚至在使用疫苗時,認為疫苗用量越大免疫效果越好,如在做禽流感免疫時,使用的劑量為0.6ml,個別甚至用到0.8ml以上劑量肌注,這樣不但不能產生較好的免疫應答,還會引起免疫麻痹,使免疫失敗;其次,免疫時間間隔不合理,有的每個月甚至半月就重復免疫一次,造成雞群精神沉郁、麻痹,嚴重的引起雞群產蛋量一直不能達到高峰以及下痢不止等癥狀。
1.6 藥物的濫用也是導致某些疾病屢治不愈的重要原因大部分養殖戶,缺乏基本的獸醫理論知識,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在疫病發生后,自己僅憑病禽的表面癥狀和經驗作判斷來選擇用藥,例如:將肉雞大腸桿菌病診斷為慢性呼吸道病,法氏囊病診斷為大腸桿菌病等情況屢見不鮮,往往容易導致誤診,延誤治療,造成疫情擴散。且在用藥時,還喜歡擅自加大用藥劑量,濫用抗菌素、抗病毒藥、配伍不合理等,給疾病的正確施治造成了極大困難。
2.1 科學化、合理化建造家禽場舍,注意環境保護在建蓋養禽場時,養殖戶首先要考慮場址選擇和布局,其次要注意生態環境,綜合利用,合理規劃。禽舍要注意通風排氣和糞便處理,以防誘發疫病發生和傳播。對已造成環境污染的要創造條件改善環境或進行搬遷。
2.2 加強消毒工作,減少傳染機會要建立嚴格的消毒隔離措施,實行定期消毒,可采取帶禽消毒和環境消毒相結合的方法,平常要配備有3種以上的消毒藥水并交替使用。
2.3 制訂合理的免疫程序根據通海易發的疫情制定適合自己的免疫程序,正確掌握各種疫苗的使用方法和使用劑量。
2.4 科學管理,嚴防致病病原侵入養殖者是至關重要的一環,一切養殖環節都需要通過他們科學管理,不能固守陳規,一意孤行,預防、保健、藥物治療必須有機結合,才能有效控制家禽復雜多變、混合感染的疫病。
3.1 強化基層技術推廣組織建設在獸醫體制改革中,各級獸醫防疫機構要堅持按比例定編,保持隊伍相對穩定,配備專門的設備和人員從事禽病的診斷和防治工作,規范診斷、檢測技術,做好疫情監測工作,掌握當地疫情動態,指導、協助養禽場和基層進行有針對性的禽病防治和疫病凈化工作,尤其是鄉(鎮)畜牧獸醫推廣隊伍建設和村級動物防疫員隊伍的組建和完善工作,充分發揮基層畜牧獸醫推廣隊伍的主力軍作用,才能使畜牧獸醫知識普及到農村千家萬戶。
3.2 對于強流行性疫病,必須采用高效針劑配合治療,才能有效控控制疫病發生近幾年來,受“重養輕防”思想的影響,許多養殖戶防疫觀念薄弱,只追求眼前利益,缺乏長遠規劃,導致疾病反復發作,老病沒有得到很好控制,新的疫病又不斷出現,給養殖業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嚴重制約了養禽業的發展。對于強流行性疫病,必須采用高效針劑配合治療,才能有效控制疫病的發生。
3.3 加大科技宣傳力度,普及飼養管理技術加大宣傳免疫抑制的現狀和危害性,尤其是霉菌毒素的普遍污染問題,把免疫抑制造成的危害盡可能降到最低。畜牧部門可采取開展知識講座、舉辦培訓班、開展經驗交流等形式,使家禽飼養管理、禽病診斷和防治技術得到推廣,讓養殖人員的知識逐漸得到普及和提高。通過專業技術人員的引導,合理使用藥物,嚴格控制產品的藥物殘留及添加劑的殘留,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發病率,增加經濟效益。
S858.311.33
C
1673-1085(2016)03-0035-02
2016-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