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云飛
(江蘇京海禽業集團有限公司,江蘇海門226103)
質量型發展是家禽業新常態下發展的必由之路
顧云飛
(江蘇京海禽業集團有限公司,江蘇海門226103)
中國白羽肉雞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經歷了30年的發展,產能全面過剩。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和全國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釋放的信號,“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5句話15個字,預示了全年全社會經濟下行壓力很大,如何實現由數量型增長到質量型增長的轉變?是擺在當前家禽從業者面前刻不容緩、亟需解決的課題,我公司推行卓越績效管理,在繼2013年獲評“海門市市長質量獎”,2014年獲評“南通市市長質量獎”后,又在江蘇農業首獲“2015年江蘇省質量獎”,我公司在家禽業質量型管理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1 領導推動,文化引領①推行卓越績效管理是“一把手工程”,公司成立了以董事長為組長的卓越績效推進領導組,進行統籌協調,整體推進;②領導組人員帶頭學習《準則》及宣傳材料。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副總先后參加了清華大學、人民大學卓越管理總裁班培訓。相關部門骨干也先后參加了南通、海門組織的貫標培訓;③“請進來”、“走出去”。邀請專家來公司輔導和診斷評價。2011年始,公司連續三年接受外部專家組評審,尋找改進空間,同時,每年組織中高層員工和質量人員去外部標桿企業學習和交流,與先進企業對標,使卓越績效管理落地生根;④構建企業文化。公司多次組織推進動員會,將卓越績效管理的推進工作與公司文化的建設與落實相組合,經過三十多年的傳承、創新和發展,形成了具有京海特色的企業文化。
使命:回報社會,返哺農業,為客戶提供最佳性價比的產品和服務。
愿景:創中國品牌,做中國家禽行業的領軍企業。
核心價值觀:敬業、誠信、創新、超越。
管理理念:生產標準化、質管全程化、產出綠色化。
經營理念:一切從顧客出發,一切為顧客著想,一切讓顧客滿意。
公司通過“一報、一網、二會”,即《京海信息》、企業網站、晨會和夕會等途徑向員工及相關方宣傳企業文化和發展戰略,逐步形成干部、員工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追求卓越的良好氛圍。
1.2 戰略導向,綠色發展①總體戰略:兩個轉變:一是經營方式的轉變,由主要生產傳統產品向生產無公害產品、綠色產品發展;二是管理方式的轉變,由能人管理公司轉變為主要依靠制度和流程管理企業。兩個調整:一調整產品結構,實行白雞、黃雞并舉;二調整市場結構,實行低端市場和高端市場并舉。總體要求:打造綠色京海(花園式雞場)、綠色產品(無公害);②戰略目標:公司戰略目標,實施“三步”走:第一步:內抓管理,外拓市場:一是鞏固發展白羽苗雞市場,做大做強企業;二是擴大黃羽肉雞生產規模,并與上海“振鼎雞”、“小紹興”等公司緊密合作,建立產供銷一條龍的合作模式;第二步:加大黃羽雞開發力度,完善品種結構,向社會提供優質型、中速型無公害雞產品,以滿足社會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第三步:穩步推進上市進程,爭取年內上新三板,實現更高平臺資本經營,并借助與江蘇泰森食品有限公司(美國)合作平臺,開拓境外業務,全面布局國際國內兩個市場;③戰略目標分解:公司用六維度分析法對戰略目標進行細化分解。
公司產品服務績效:2015年苗雞成活率達到97.50%,2020年達到99%。
產品市場占有率:2015年達到7.5%,2020年達到16%。
公司生產產值:2015年達到7.50億,2020年達到30.90億。
利潤總額:2015年達到4000萬元,2020年達到2.01億。
綜合能耗(噸/萬元):2015年為0.50,2020年為0.35以下。
1.3 關注顧客,真情服務“農民滿意是我們最大的追求”。公司的主要客戶是農民和合作社社員,近幾年來,我們積極面向農村,服務農民。一是舉辦農民技術培訓班,公司投入50多萬元建造了130平方米農民培訓樓,并精心編制《技術手冊》15500多份,畫冊8000多份,編印技術資料小冊子35000多份,攝制電視專題片3部,舉辦培訓班26期,培訓農民3500多人次。還定期派技術員到養殖戶、合作社員集中區域,應用多媒體技術進行現場培訓,幫助農戶提高養殖水平。
二是進行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公司配備16名技術人員常年下鄉開展咨詢服務,為客戶現場解決一些難題,如病雞解剖診斷、公雞人工授精、疫病防治技術、雞糞墊料無害化處理等。2013~ 2014年公司共派專家及技術員下鄉256次,服務時間長達952天,受益農戶超過3500戶。
三是通過網站、上門拜訪、咨詢等方式,使廣大農戶、社員及時了解公司的相關信息,通過定期對顧客滿意度測評,持續改進顧客關系,使公司顧客的滿意度、忠誠度不斷提升。
1.4 人才強企,激勵創新人才是企業發展的基石。公司堅持以人為本,尊重知識,重視人才。一是用優厚的待遇吸引人才。在經濟收入上,我們給專業人員開出了較高的薪資,高層次人才的薪資與外資企業接軌;在生活條件上,提供住房幫助專業人才解決生活上的后顧之憂,在激勵機制上,給以創新、創優等物質獎勵,對有重大貢獻突出業績的人予以重獎,以此激發工作積極性;二是用創業的舞臺集聚人才。公司為每一位專業人才施展才干創造一切有利條件,從項目申報、科研經費、人員配備、科技攻關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和幫助。此外,幫助專業人員解決小孩上學問題,安排他們家屬進入分公司工作。
近幾年來,公司研發創新了一系列領先于同行的先進技術:如優質肉雞新品種京海黃雞的開發與產業化、AA+肉雞優質高效規模化養殖及產業化列為國家星火計劃項目。公司擁有“京海黃雞育種技術”、“AA+祖代種雞高產技術”、“大箱體種蛋孵化技術”、“DNA分子遺傳標記育種技術”、“溫差育雛技術”、“江蘇白羽雞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與應用技術”等核心技術。運用這些核心技術,使公司父母代種雞生產性能超過國內外同雞種生產水平。入舍母雞66周齡合格種蛋增產2.1%;種雞平均受精率提高1.9%;受精蛋平均孵化率提高2.5%;每套父母代提供商品雛增產7.1%;產蛋期種雞平均死淘率降低2.0%;每套父母代種雞提供商品雛160只;42日齡商品雞平均體重2635g;胸肉率達19.2%。
目前,公司養雞的先進技術和經驗被美國安偉捷公司制成多媒體,向全球客戶推廣。
1.5 關注過程,持續改進根據種雞生產的特點,公司識別了種雛引進、育雛期準備、育成期管理、產蛋期飼喂、種蛋入孵和苗雞出雛的六大過程,并運用過程管理的方法對每個子過程進行了設計,制定了大到總經理,小到一個清潔工每一個崗位職責和作業指導書,如“員工質量手冊”、“飼養管理指南”、“衛生防疫制度”、“雛雞孵化箱操作要點”等,還應用“種蛋判別圖”、“防疫操作圖”等數十種圖示技術,規范指導現場員工正確操作。
近三年,公司投入1.5億元左右,改造了雞舍、廠房、配套自動化鏈式料機、自動化孵化器、自動飲水器、空氣過濾凈化系統等。現在部分種雞場采用遠程數字視頻監控系統,能隨時發現種雞的飼喂、飲水情況;種蛋孵化進行全自動電腦控制,可自動進行加溫加濕、翻蛋。目前公司雛雞的孵化養殖環境和應急能力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嚴格的工藝控制與防疫過程管理,大大提高了公司種雞的生產水平,提高了公司產品的質量。公司產品深受顧客青睞,產品銷往26個省市自治區,進入國內肉種雞行業四強,確立了行業領先者地位。
公司連續三年度被評為南通市質量標兵企業、海門市市長質量獎、南通市市長質量獎、江蘇省質量獎,還獲得“國家級守合同,重信用企業”榮譽,全國“講理想、比貢獻”活動先進集體、“全國科普惠農興村”先進單位。
具體說5個方面成就:①生產規模翻了一番。近三年,公司固定資產投入達1.5億元,種雞生產規模翻了一番。雞舍面積由8.1萬平米增加到18.6萬平米;祖代種雞和父母代種雞飼養規模分別由10萬套和32萬套增加到目前的25萬套和100萬套;②銷售規模翻了一番。產品銷售量同比增長95%,翻了近一番。市場占有率同比增長20%,增幅位于同行業領先水平;③顧客滿意度不斷提升。經第三方顧客滿意度調查,公司顧客滿意度由三年前的86%提高到2014年的89%,顧客忠誠度由三年前的85%增加到2014年的88%;④技術研發成果累累。一是創新白羽肉雞飼養新技術,并完成“江蘇白羽肉雞現代產業體系構建與應用”重大課題,獲江蘇省人民政府農業技術推廣獎一等獎;二是自主培育的“京海黃雞”獲國家品種審定,獲得了國家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農業部農牧漁業豐收獎二等獎;南通科技進步特等獎;三是取得了15項國家專利,其中2項發明專利,此外,還有3個發明專利已獲受理,發布了江蘇省地方標準4個;四是公司先后被認定為“國家高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全國農產品加工技術創新機構”、“全國肉雞養殖示范基地”、“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江蘇省創新型示范企業”、“江蘇省現代農業科技園”;⑤公益支持成績顯著。近三年,公司積極支持教育、慈善、農村社區等公益事業,累計支出1500多萬元。其中,聯合創辦揚州大學研究生實驗基地,支出470萬元;支持農村修路(京海路)、植樹、供水、社區困難群眾捐助近500萬元;舉辦農民培訓班、普及科學知識支出75萬元;捐助慈善會30萬元;支持地方死雞病雞雞糞無害化處理投入450萬元,安排40、50歲下崗職工就業420人。
3.1 科技隊伍強大,創新能力較強近幾年來,公司通過企業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省綠色禽產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江蘇省聯合培養研究生示范基地等四大平臺,匯聚了一批高層次科技人才,組成了企業產學研結合的科技團隊。其中,有中國農業大學吳常信院士、東北農業大學張細權教授、華中農業大學陳煥春院士擔任公司科技顧問,揚州大學博導王金玉教授擔任公司首席專家。目前公司有正高級職稱5人,副高職稱8人,博士1人,碩士5人,中級職稱35人,其中1人享受國務院特貼,1人省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入選省333人才培育工程,4人入選南通市226人才培養工程。
3.2 現場管理精細,產品質量保證公司創新京海黃雞飼養技術,編制《飼養管理手冊》,在種雞育雛期、育成期、產蛋期等階段進行全過程質量控制,特別是在肉雞飼喂及防疫防病上實行“四個”統一,即統一免疫程序,使用統一的生物安全藥物,飼養統一供應的飼料,實行統一的宰前停藥期,并做到“四不”,即不使用抗生素、不使用添加劑、不使用違禁藥物、不使用霉變飼料,使京海黃雞從生產、屠宰、加工、銷售環節,建立全程質量控制體系,確保產品的安全,這些經驗被國內養禽專家稱為“京海養雞法”,在家禽行業內進行推廣。
3.3 創新經營模式,惠農增收明顯近年來,公司創新了“公司+經紀人+農戶”、“公司+合作社+社員”和“公司+專業化基地+規模化養殖戶”三種組織模式和訂單服務、技術服務兩種服務方式(簡稱3+2模式),并通過這種模式,發展農民經紀人135位,合作社社員1786個,專業生產基地25個,帶動8萬農戶,發家致富,年創造社會效益15億元。這一模式也在全國農村推廣,并得到了農業部的充分肯定,被授予“全國農業產業化優秀龍頭企業”、“國家扶貧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示范試點單位”、“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先進單位”等。
“十三五”期間推動我公司家禽業質量型增長,具體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上市。力爭年內“新三板”掛牌,積極爭取3~5年主板上市,通過資本市場融資和發行債券工作,實現產業鏈延伸和附加值提升。
二是轉型。推進和加快機器換人,持續推進ISO9001、ISO14001、HACCP、GAP和卓越績效評價準則等質量管理體系建設,繼獲評2015年度中國畜牧業優秀創新模式、2015年國家肉雞良種繁育推廣基地和2015年“江蘇省質量獎”后,爭取2016年獲評“中國馳名商標”和建立“國家標委會家禽分技術委員會”,自主培育的“京海黃雞”配套系通過國家品種審定,力爭2017年獲評“中國質量獎”。
三是人才。以建立“博士工作站”、“企業院士工作站”和“省級綠色禽產品工程技術中心”等平臺為契機,加大引進和建立首席科學家、崗位科學家制度,推動“十三五”質量型增長。
敢為天下先、行業爭一流,打造科技領先、人才領軍、行業領跑的中國白羽肉雞領軍企業,是我公司的不懈追求。質量型增長是新常態下的必由之路,我們白羽肉雞業由數量型增長轉變為質量型成長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唯一途徑。
F270.7
A
1673-1085(2016)03-0043-04
2016-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