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煒明,張文超,張會亞,陳 堯
(1.寶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陜西 岐山 722400;2.太白縣咀頭鎮農業綜合服務站,陜西 太白 721600)
煙粉虱學名(Bemisia tabacigennadius),俗稱小白蛾,屬半翅目,粉虱科,是一種世界性的害蟲。原發于熱帶和亞熱帶區,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世界范圍內貿易往來,煙粉虱借助花卉及其他經濟作物的苗木迅速擴散,在世界各地廣泛傳播并暴發成災,現已成為美國、印度、巴基斯坦、蘇丹和以色列等國家農業生產上的重要害蟲,也是近年來中國爆發嚴重的一種蟲害,危害番茄、黃瓜、辣椒等蔬菜及棉花等眾多作物。別看煙粉虱體長不到1 mm,但它引起的危害卻不容輕視。
煙粉虱雌蟲體長(0.91±0.04) mm,翅展(2.13±0.06) mm;雄蟲體長(0.85±0.05) mm,翅展(1.81±0.06) mm。蟲體淡黃白色到白色,復眼紅色,腎形,單眼兩個,觸角發達,7節。翅白色無斑點,被有蠟粉。前翅有2條翅脈,第1條脈不分叉,停息時左右翅合攏呈屋脊狀。足3對,跗節2節,爪2個。
煙粉虱不同生物型形態特征極為相似,很難區別,有人用第4齡若蟲后期(或稱“蛹”)上的第4前亞緣毛、尾氣門的蠟緣飾作為區別A型和B型煙粉虱的特征。A型有61.7%的個體有第4前亞緣毛,尾氣門的蠟緣飾超出尾毛間寬度,而B型93.8%的個體不具有第4前亞緣毛,尾氣門的蠟緣飾不超出尾毛間寬度。B型煙粉虱為害西葫蘆可形成典型的銀葉病癥狀,而非B型煙粉虱為害西葫蘆則不出現銀葉病癥狀。
煙粉虱的生活周期有卵、若蟲和成蟲3個蟲態,1年發生的世代數因地而異,根據我們在關中西部的寶雞地區多年觀察記載研究,這個區域煙粉虱主要以A、B型最為常見,其中A型主要危害范圍為南北山區蔬菜,B型主要危害塬區和川道蔬菜。在關中西部的千陽、鳳翔、陳倉、太白等縣區,4-11月均是該蟲的發生盛期,在棚室中各蟲態均可越冬,可近距離遷飛,1年發生9~13代,越冬代成蟲的羽化盛期為3月下旬至4月上旬,第1代成蟲羽化盛期為4月中旬至4月下旬,第2代開始明顯出現世代重疊現象,11月下旬在蔬菜棚室進入越冬階段。各代若蟲發生危害期分別為4月上旬(1代4月3-10日);5月上旬(2代5月5-11日);5月下旬(3代5月25-6月1日);6月中旬(4代6月15-20日);7月上旬(5代7月3-8日);7月下旬(6代7月21-25日);8月上旬(7代8月7-11日);8月下旬(8代8月23-28日);9月中旬(9代9月11-16日);9月下旬(10代9月27-10月2日);10月中旬(11代10月15-20日);11月上旬(12代11月3-8日);11月下旬(13代11月25-30日)。在25 ℃下,從卵發育到成蟲需要13~26 d不等,其歷期取決于取食的植物種類。在番茄上飼養,溫度18~30 ℃完成1個世代需13 d;溫度13~28 ℃完成1個世代需20 d;溫度10~25 ℃完成1個世代需26 d;平均溫度為21 ℃時,卵期6~7 d,1齡若蟲3~4 d,2齡若蟲2~3 d,3齡若蟲2~5 d,平均3.3 d,4齡若蟲7~8 d,平均7.6 d,這一階段有效積溫為300 ℃,成蟲壽命2~5 d。煙粉虱的最佳發育溫度為26~28 ℃。煙粉虱成蟲羽化后嗜好在中上部成熟葉片上產卵,而在原為害葉上產卵很少。卵不規則散產,多產在葉背面。每頭雌蟲可產卵30~200粒,在蔬菜作物上平均產卵120粒以上。產卵能力與溫度、寄主植物、地理種群密切相關。
據在設施黃瓜、番茄等作物上的調查,煙粉虱在寄主植株上的分布有逐漸由中、下部向上部轉移的趨勢,成蟲主要集中在下部,從下到上卵及1~2齡若蟲的數量逐漸增多,3~4齡若蟲及蛹殼的數量逐漸減少。
煙粉虱直接刺吸植物汁液,導致植株衰弱,若蟲和成蟲還可以分泌蜜露,誘發煤污病,密度高時,葉片呈現黑色,嚴重影響光合作用。另外,煙粉虱還可以在30種作物上傳播70種以上的病毒病,不同生物型傳播不同的病毒。煙粉虱對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為害癥狀:葉菜類如甘藍、花椰菜受害表現為葉片萎縮、黃化、枯萎;根莖類如蘿卜受害表現為顏色白化、無味、重量減輕;果菜類如番茄被害表現為果實成熟不均勻,西葫蘆表現為銀葉。
設施番茄、黃瓜、豆角、茄子、西葫蘆、辣椒、蘿卜、西瓜、甜瓜等都是其寄主。4月上旬進入危害盛期,11月下旬進入越冬期。成蟲喜歡在蔬菜嫩葉上為害,卵產在葉背。
據調查,陜西省自8月上旬開始,煙粉虱在全省棚室蔬菜爆發,8月14日前后在西安、渭南、咸陽、寶雞等市區出現高密度種群,檢測密度高達每平方米20~40頭,似煙霧狀,持續半月有余。我們在關中西部的寶雞市千陽、鳳翔、陳倉等縣區調查,棚室茄子單葉有蟲120~300頭,最高達500余頭,黃瓜單株1 000頭,番茄每葉有蟲80頭左右,多的上百頭甚至數百頭。山東省7-8月,主要危害棉田,單葉有蟲10頭左右,人在棉田行走,煙粉虱起飛像一層白霧。北京9月煙粉虱在南部地區發生嚴重,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葉菜和雙子葉雜草,對黃瓜、番茄、茄子、甜瓜和西葫蘆的為害,造成損失達七成以上。新疆棉田由于煙粉虱的為害,棉花、棉絮布滿蜜露,纖維受到嚴重污染,煤污病十分嚴重。廣東省反映部分地區煙粉虱大爆發,佛山市植保站調查東郭葉片單葉有蟲100~300頭,多的達1 500頭,白瓜上每葉140~320頭,多的達到600頭。
煙粉虱具有寄主廣泛,體被蠟質,世代重疊,繁殖速度快,傳播擴散途徑多,對化學農藥極易產生抗性等特點,這給防治工作造成很大困難,因而必須采取綜合治理措施,特別要加強設施蔬菜的防治。
溫室或棚室內,在定植前要徹底殺蟲,嚴密把關,選用無蟲苗,防止將粉虱帶入棚內。結合農事操作,隨時去除植株下部衰老葉片,并帶出棚外銷毀。種植粉虱不喜食的蔬菜,如芹菜、蒜黃等較耐低溫的蔬菜,棚室周圍地塊應避免種植煙粉虱喜食的作物。
煙粉虱對黃色,特別是橙黃色有強烈的趨性,可在溫室內設置黃板誘殺成蟲。方法是在纖維板或硬紙版上用油漆涂成橙黃色,再涂上一層黏性油(可用10號機油),每667 m2設置30~40塊,置于植株同等高度。每隔1周,黃色板粘滿蟲或色板黏性降低時再重新涂油。
麗蚜小蜂是煙粉虱的有效天敵,在設施番茄或黃瓜上,定植后即可掛誘蟲黃板監測,每天調查植株葉片,當平均每株有粉虱成蟲0.5頭左右時,即可第1次放蜂,每隔7~10 d放蜂1次,連續放3~5次,放蜂量以蜂蟲比為3︰1為宜。放蜂的棚室要求白天溫度能達到20~35 ℃,夜間溫度不低于15 ℃,有充足的光照。可以在蜂處于蛹期(也稱黑蛹)時釋放,也可以在蜂羽化后直接釋放成蟲。
作物定植后,應定期檢查,當蟲口較高時,要及時進行藥劑防治。可用植物源殺蟲劑6%綠浪300倍液、40%綠菜寶500倍液、25%撲虱靈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20%滅掃利乳油1 500倍液、1.8%阿維菌素乳油800倍液防治,此外,在密閉的大棚內可用敵敵畏等熏蒸劑按推薦劑量殺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