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拉祥
(北京市華都峪口禽業有限責任公司,國家蛋雞產業技術體系平谷綜合試驗站,北京 101206)
如何協調冬季蛋雞舍通風與保溫之間的關系
武拉祥
(北京市華都峪口禽業有限責任公司,國家蛋雞產業技術體系平谷綜合試驗站,北京 101206)
峪口禽業公司的廣大技術服務人員通過走訪養殖戶發現,如何協調冬季蛋雞舍通風與保溫之間的關系,是蛋雞養殖者冬季面臨的最為棘手的問題。問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即無法確定舍內適宜溫度、通風量和無法確定育雛育成期間供暖時間。由于上述問題未能得到及時、有效解決,或導致部分雞舍通風量過大,雞群精神萎靡,并造成煤、電等能源的浪費和人員工作量的增加;或導致部分雞舍通風量過小,雞群出現眼結膜炎、呼吸道等現象,雞群體質變差。
如何協調做好冬季蛋雞舍通風與保溫之間的關系,是冬季蛋雞養殖的關鍵所在。關鍵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①如何做好育雛舍冬季通風與保溫之間關系的協調;②如何做好育成舍、產蛋雞舍冬季通風與保溫之間關系的協調。
峪口禽業公司技術人員通過總結公司四十年蛋雞養殖經驗得出,若要有效解決上述兩個關鍵性方面,需從雞群自身的生理需求和季節變化出發,找出管理的本質,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管理者的壓力和冬季蛋雞養殖的風險。
由于雛雞的體溫調節能力弱,受外界影響較大,養殖者需提供雞舍溫度符合雞群的生理需要。通常籠養蛋雞育雛期適宜的溫度為:1~3日齡37~35℃,4~7日齡 34~33℃,以后每周下降1~2℃,6周齡達到24℃左右,晝夜溫差不高于2~3℃。
1.1 確定適宜通風量 安裝有天窗的雞舍,在雞群飼養密度適中時,開啟適當面積的天窗實現自然通風換氣,不僅可以保證空氣質量和舍內溫度,并可避免冷風直接吹雞,通風效果較好;密閉式雞舍的冬季一般依靠開啟風機進行通風換氣,冬季育雛期雞只適宜的換氣量為 0.3~1m3/kg體重/h。實踐證明,適當的換氣量不僅可以保持雞舍溫濕度和空氣質量的適宜、穩定,還可以減少不必要的加濕和供暖,以節約能源成本和降低員工勞動量。
1.2 確定何時停止供暖 保溫條件較好的育雛舍,正常存欄下,雞群5~6周齡便可以停暖脫溫,依靠雞群自身產生的熱量完全可以滿足雞舍溫濕度和換氣的需要;而保溫條件不良的雞舍,需要適當延長供暖時間,以滿足雞群對舍內溫度和排風換氣的需求。
1.3 如何做好保溫工作 冬季育雛舍需要做好保溫工作,例如不需啟用的風機、濕簾都要做好保溫處理,雞舍通風小窗進風口處堵塞過濾棉,既可起到保暖和過濾空氣的作用,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刮風對雞舍內環境的影響。
1.4 明確舍內空氣質量標準 當外界溫度低于雞舍目標溫度時,雞群受外界進入的冷空氣影響較大,可以適當降低換氣量,但是必須滿足雞群最小換氣量,從而保證舍內空氣質量,即育雛期蛋雞舍CO2不超過3000ppm,氨氣不超過20ppm,濕度保持在40%~60%。
育成期和產蛋期的雞群對外界溫度變化具備了一定的適應能力,但是技術服務人員在走訪中發現,廣大養殖戶中育成期和產蛋期雞群的呼吸道疾病發生比例卻并未少于育雛期雞群的發生率。通過與養殖戶的溝通和探討,技術人員總結得出,排除雞群疾病原因外,未能有效處理好雞舍保溫和通風的關系,雞舍溫度過低、溫度波動過大、通風量過大過小、通風不勻等問題是導致上述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那么,育成舍和產蛋雞舍如何協調冬季通風與保溫之間的關系呢?
2.1 溫度設置 對于雞群而言,育成期雞群和產蛋期雞群的適宜溫度為18~25℃,這是雞只的基本生理需求,不會因為季節或雞舍條件的不同而發生改變。當雞群為了維持此適宜溫度而無法滿足最小呼吸量時,需要犧牲一定溫度以維持通風換氣,但是應越為接近18~25℃越好,最低不得低于13℃。因此,部分資料中所顯示的冬季蛋雞舍的適宜溫度為13~18℃的說法是片面的。
2.2 通風量設置 冬季蛋雞舍的通風量管理,首先應滿足雞群最小呼吸量,保證雞舍最基本的空氣質量,如果無法滿足(雞舍有害氣體超標),需要適當降低溫度以維持最小換氣量,育成期雞群和產蛋期雞群冬季適宜換氣量為0.4~1.5m3/kg體重/h。
其次,在舍內空氣質量達標的基礎上,適當提高雞舍溫度至雞群適宜溫度,可以更好的發揮雞群的生長和生產性能,降低雞群呼吸道疾病發生幾率,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節約飼料的目的。
2.3 冬季舍內溫度波動的控制 因冬季外界的溫差較小,雞舍內溫差亦應較小。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養殖企業(場)選擇安裝大風機,在冬季使用時需要注意風機啟停瞬間溫度的波動,主要是風速產生的風冷效應的影響。所以,峪口禽業技術服務人員建議小雞舍(例如 1000m2以內)選擇使用小風機,而如果使用1.4m以上的大風機最好變頻后使用。冬季育成舍和蛋雞舍的風速最好控制在0.2m/s以內,因為對于雞只本來而言,冬季不需要風速,由于密閉式雞舍為了通風換氣需要開啟風機,所以應盡可能的降低舍內風速。
2.4 冬季舍內通風均勻性的控制 冬季舍內的通風量變小,需要注意雞舍通風的均勻性,防止通風死角。通風不均勻勢必造成溫度不均勻和空氣質量不均勻,導致部分雞只著涼而部分雞只被“捂”,影響雞群發育的整齊性和一致性。當風機開啟數量確定后,需要仔細研究通風小窗進風口開啟的大小和開啟的角度,實現通風的均勻。例如,跨度為12m的雞舍,側面通風小窗進風口風速在3.8m左右較為適宜。由于不同的雞舍結構不同,需要飼養管理人員反復比較舍內不同位置的風速、空氣質量和溫度后,及時做出調整。
總之,冬季外界的氣溫較為穩定,蛋雞舍的通風管理工作雖遠不及春秋季節復雜,但是,若無法協調好雞群通風與保溫之間的關系,亦會導致呼吸道等疾病的發生。只有仔細觀察雞群和研究雞舍的結構和通風規律,才可找出適用于本場的溫度通風管理方式,畢竟溫度通風管理需要的是“一場一策”和“一棟一策”。 □
聲明:近期,一些中介詐騙機構以《家禽科學》雜志社名義向社會征稿、組稿,對本刊聲譽造成不良影響。現鄭重聲明:嚴禁非本刊人員以本刊名義對外征稿、組稿、約稿。投本刊的所有文章一律嚴格經過三審后決定是否錄用。提醒各位作者謹慎投稿。
投稿唯一指定郵箱:jqkxzz@163.com
地址:(250023)濟南市交校路1號
電話:(0531)85990243;85975852
版權免責聲明:
本刊數字版合作:龍源期刊網
本刊同時進行數字發行。作者如無特殊聲明,即視作同意授予我刊及我刊合作網站龍源期刊網信息網絡傳播權;本刊支付的金額已包括此項授權的收入。
《家禽科學》雜志社
S831.4
C
1673-1085(2016)2-0025-02
2016-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