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堅強
(山東省鄒平縣畜牧獸醫局,山東 濱州 256200)
淺析當前家禽免疫失敗的原因及對策
鄧堅強
(山東省鄒平縣畜牧獸醫局,山東 濱州 256200)
近年來,我縣許多大型規模化養殖場、農村散養戶,都遇到過畜禽雖經防疫但仍然發病的現象,且呈上升趨勢,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給養殖戶帶來很多的困惑,在疫病防治上感到沒有任何辦法,從而影響養殖業的健康發展。現就導致畜禽免疫失敗的主要因素加以分析,并提出幾點應對措施。
1.1 防疫觀念 現在養殖中由于傳染病的不斷發生,養殖戶認識到了防疫的重要性,防疫意識有了提高,疫苗防疫對某些疾病的防制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由此使養殖戶對疫苗防疫產生過分的依賴、迷信。自己認為防疫后就不會發生該種疾病,進而忽視了整體的生物安全,平時不注意衛生、消毒等措施的實施,導致了免疫失敗。
1.2 雞群本身的健康水平和母源抗體影響等原因
1.2.1 雞群的母源抗體水平高,可以使雛雞得到很好的免疫保護,但是不能阻止病原侵入粘膜免疫的功效。另外在母源抗體高時使用疫苗,疫苗會被母源抗體中和,影響免疫效果。如雛雞新城疫的免疫應掌握在母源抗體滴度在 1:8~1:16之間為佳。現在,有的雞場對雞群的新城疫免疫時實行滅活疫苗新必安和新支二聯弱毒苗新支妥,在6~7日齡同時接種,能夠引起很高免疫應答,克服了母源抗體的干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雛雞法氏囊母源抗體取決親代免疫程度,種雞接種疫苗2~3個月所產蛋孵出的雛雞,其母源抗體可維持15~20日齡,這樣給雞群免疫法氏囊病疫苗選擇的日齡應在瓊擴抗體1:8時接種最佳。
1.2.2 雞群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處于一種高度應激的狀態。由于雞舍布局的不合理、環境衛生條件差、飼養管理的粗放、過多的疫苗使用等原因,致使雞群長期處于應激狀態,當雞群受到應激時,機體為了抵抗不良刺激,血液中腎上腺素含量增加,胸腺、淋巴組織、法氏囊機能退化,腎上腺皮質激素能顯著的損傷T淋巴細胞,對巨噬細胞也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增加IgG的分解,同時長時間的應激也會使雞群的防御功能處于一種疲勞狀態,防疫后雞群不能很好的進行免疫應答產生堅強的保護力。
1.2.3 雞群患有免疫抑制類疾病或處于某些疾病的潛伏期,如雞群感染了損傷T.B淋巴細胞的馬立克病、淋巴細胞白血病、網狀內皮增生癥、傳染性法氏囊病等疾病。另外,雞群處于某些疾病的潛伏期,本身已經發病,只是還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出現,處于表面的一種健康狀態,此時如果一旦進行疫苗免疫,不但不會達到免疫的目的,反而會使該潛伏疾病迅速發生,引起損失。
1.3 飼養管理的原因
1.3.1 飼料營養不均衡,尤其是VA、VB、VC、VE鋅、硒等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VA缺乏嚴重影響淋巴器官的發育,使其萎縮,進而使T淋巴細胞、NK細胞減少,吞噬細胞功能下降,B淋巴細胞抗體生成減少。
1.3.2 飼料亂堆亂放,導致飼料受潮霉變,產生大量的霉菌毒素。如其中影響最大的黃曲霉毒素,當飼料中該毒素超過 200mg/kg就可以抑制禽糞IgG、IgA的合成,使胸腺、法氏囊、脾臟萎縮,引起免疫抑制。
1.3.3 藥物因素的影響。氯基糖甙類抗生素、四環素類抗生素、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在飼料中的長期添加會消弱家禽免疫抗體的產生,引起免疫抑制。
1.3.4 養殖戶在平時飼養管理中粗放,不注意特細管理,如含內氨氣、CO2等有害氣體濃度過大。據報道,當雞舍內氨氣濃度超過20ppm以上雞只就會感覺不舒服,持續如此或甚至會導致雞群出現呼吸道癥狀,破壞呼吸道局部粘膜的完整性,嚴重影響粘膜免疫的效果。
1.3.5 疫苗防疫實際上就是人為的給雞制造威“發病”,因此防疫前后的雞群需要更加精細化的管理,否則免疫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1.4 疫苗質量及保管運輸及操作不當因素 受疫苗本身的因素及運輸保管、防疫時的操作不當引起的免疫抑制家禽病毒性疾病,其防控的有效辦法之一就是疫苗免疫接種,而疫苗質量的優劣對防疫效果影響至關重要,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為此疫苗產品的選擇應注重以下因素的影響。
1.4.1 疫苗質量的原因 疫苗屬于生物制品,生產條件要求較高,生產生物制品的廠家未經過GMP認證并達標的生產車間所生產的產品不符合生物制品質量要求,如效價不足、乳化不均勻、抗原均勻度差、滅活不全、非 SPF蛋生產疫苗、疫苗不純凈混有其他病原、疫苗毒株與流行毒株有較大血清型差異、僅針對標準毒株抗原普狹窄、超強毒株和變異毒株的出現,疫苗產生的抗體不足以對其產生堅強的抵抗。
1.4.2 保管、運輸的因素 生物制品從生產出廠到達終端客戶的使用需要經過多個環節,終其整個過程疫苗效價都在朝著走低的方向發展,因此一旦在某個程中出現不當操作,如保存不當不按要求保存、破損出現失真空、超過有效期等,將影響疫苗效果。
1.4.3 操作因素 免疫程序不合理,偏離實際情況,缺乏科學依據,生搬他人防疫程序,針對性差,隨意、頻繁的進行免疫,不遵循免疫學的基本理論,免疫程序的修改和調整滯后;操作方法不規范,弱毒活疫苗免疫前后24h內使用消毒藥或抗病毒藥物;不注意飲水免疫時水質的影響,稀釋濃度不符合要求,劑量過大,導致免疫麻痹或耐受;給藥途徑錯誤(如雞痘疫苗飲水免疫);操作不準確,滴鼻點眼免疫時放雞過快,藥液未完全吸入即甩出,或出現漏免雞只;不按操作說明使用疫苗,疫苗使用階段存在日齡混亂不清。
2.1 加強飼養管理,執行嚴格的生物安全措施
2.1.1 注意雞舍場址選擇,布局要合理,同時注意舍內溫濕度、養殖密度、通風、環境綠化、空氣質量是否適宜,減少各種應激,努力為雞群創造舒適、整潔的生長環境,保證雞體防疫后才能夠產生最佳的免疫應答。平時嚴格執行環境的消毒、衛生措施,選擇高效、安全、對呼吸道無刺激的消毒藥品。
2.1.2 加強營養調控,保證營養供給均衡,營養不足或不均衡會嚴重影響機體抗體的產生,降低疫苗的免疫效果。可于飲水中添加維金100或維博100,進行氨基酸、維生紊、微量元素等多種營養物質的全方位撲充。
2.1.3 注意飼料、飲水的安全衛生。選擇優質全價飼料,堅決杜絕發霉變質飼料的使用,同時注意飼料中重金屬及殘留農藥的剔除。飲水應使用清潔、無污染的水源供給飲水。
2.1.4 建立完善的保健診療方案,及時治療發病雞群,堅決淘汰隱性感染,亞臨床雞只。
2.1.5 凈化雞群,控制免疫抑制疾病。
2.2 制定合理的防疫程序
2.2.1 根據本地區疾病的流行情況,包括已經暴發過的疾病和可能暴發的疾病,以及本場病史和目前仍在威脅本場的主要傳染病,制定科學合理、全面并有側重點的防疫程序。如我國養禽業普遍受到威脅的新城疫、法氏囊、傳染性支氣管炎、馬立克、產蛋下降綜合征等疾病,目前存在冶療難度大、不及時等問題,因此在制定防疫程序時應該將其納入其中。
2.2.2 根據養殖目的、抗體檢測的結果和疾病易感性等因素制定防疫程序,并優化防疫程序。肉用種雞對病毒性關節炎易感性比其他雞只高,因此應該將其列入其中;新城疫、法氏囊活疫苗受母源抗體干擾嚴重,在制定防疫程序時也應該引起注意;馬立克對1~3日齡雞只易感性最高,所以雛雞必須在出殼24h內完成防疫。
2.2.3 依據免疫程序,科學實施免疫接種的時間間隔和組合,避免不同疫苗間的免疫干擾。遵循疫苗最佳免疫途徑的科學原理,采取正確免疫方法免疫。疫苗的使用應該本著“先進先用”,同一種疫苗應注意毒力強弱不同,遵循先弱后強的原則使用。
2.2.4 對于難以控制的疾病,可以根據免疫學的基本原理,采取活疫苗加滅活疫苗的免疫方法進行免疫。如現在很多肉雞養殖中7日齡進行的新支妥加新必安的防疫,臨床中反映該方法對新城疫、傳染新支氣管炎的防疫保護效果明顯、確實。
2.2.5 根據流行病學,及時的對防疫程序進行調整改進,同時針對某些疫病選擇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疫苗毒株進行防疫,如瑞普公司關于腎傳染性支氣管炎的4/91毒株,經過分析該毒株同目前我國流行的腎傳染性支氣管炎毒株同源性可達90%以上,免疫原性強,免疫效果好。
3.1 正確的選擇疫苗 疫苗選擇有國家的批準文號、信譽良好的正規廠家生產;具有完善的品控和檢驗設備;具有實力雄厚的研發團隊,優秀售后措施團隊;疫苗為SPF雞胚生產,純凈、安全、效價高且質量穩定,毒株為優選代次、免疫原性強、科技含量高、安全副反應小、無毒力返強;滅活疫苗佐劑質量高,乳化良好,高度濃縮抗原含量足,注射劑量小易吸收。
3.2 產格按照疫苗的運輸存儲要求和使用說明使用疫苗 疫苗的運輸存貯應遵守“低溫保存,冷鏈運輸”的原則,弱毒疫苗-15℃,滅活疫苗2~8℃、活疫苗嚴禁反復凍融,滅活疫苗不能冰凍。
疫苗使用前檢查產品的標簽,觀察廠家、產品批號、產品有無失效、失真空、保存是否合乎要求。疫苗免疫操作準確,疫苗稀釋濃度倍量準確。活疫苗滴鼻點眼防疫,盡量使用專用稀釋液稀釋疫苗,稀釋后的疫苗爭取在1h內使用完,放雞間隔5s讓疫苗充分吸收;注射免疫時,滅活疫苗注射前應自然恢復至室溫25℃,使用時注意不斷搖晃,注意注射部位準確,不漏注;飲水免疫時、使用搪瓷或塑料器具稀釋、盛放疫苗,注意飲水量、水質的掌控,飲水免疫進行控水一般夏季1~3h、冬季2~4h,水中可加入 “活力寶或0.2%~0.5%的脫脂奶粉中和水中金屬離子和雜質以保護疫苗,稀釋后的疫苗應在2h以內飲用完,這些措施都有利于提高家禽的免疫力。
S858.312.4
C
1673-1085(2016)2-0041-03
2016-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