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食品安全“第一道防線”
—— 榮成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綜述
農產品質量安全被稱為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線”。隨著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推進,大眾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為此,榮成市按照威海市統一部署,確立了“抓體系、嚴監管、育龍頭、建基地、樹品牌”的總體思路,全面推行以企業為龍頭、基地為依托、標準為核心、品牌為引領、市場為導向的“五位一體”發展理念,全力打造質量監管“三個全覆蓋”,推動爭創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城市工作。
1.健全網格,完善安全監管體系。今年以來,榮成市在鞏固市、鎮(街)兩級農安監管力量的基礎上,增設8處區域性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在931個村居設立專職協管員,進一步提高村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水平。1053名村級專職協管員經過農業、漁業、畜牧等部門的輪訓,他們已成為農產品質量管理的行家里手。這也標志著榮成市構建起市、鎮、村三級立體化監管網絡,實現了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全覆蓋。
同時,榮成市還將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列入各鎮街、部門崗位責任制考核,按照黨政同責、嚴格問責的原則,與各鎮街、部門簽訂責任狀44份,各部門與下屬單位簽訂責任書160份,各鎮街與轄區內責任單位簽訂責任狀300余份,農獸魚藥店、果農、菜農共簽訂承諾書8萬份。同步建立“紅黑榜”名單公示制度,農產品質量安全誠信單位上紅榜給予褒獎,失信單位上黑榜給予警告,對黑榜單位實行財政項目一票否決。
2.全程追溯,實現無縫隙監管。農藥、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建設是榮成市實現質量監管全覆蓋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依靠人力、體制機制管理,物力、財力投入更是必不可少。目前,榮成市已建立起農藥經營告知制度,執行農資統一配送,實行農藥和農產品質量追溯全覆蓋。在推進農藥質量追溯監管方面,榮成市投資190多萬元對農業投入品監管信息平臺進行升級改造,將全市240家農業投入品經營單位、32家獸醫藥經營單位全部納入可追溯的信息化監管范圍,實現了農獸魚藥銷售、信息查詢、流向可跟蹤。
在完善農產品質量追溯方面,榮成市將16個農業基地公司、292家農民專業合作社、315個養豬場、8個奶牛場、8個奶站、95個蛋雞場、68個魚粉廠、2個屠宰場、218家家庭農場、51家水產育苗場、112家水產養殖場列入監管目錄,對這些生產經營單位的責任告知率、質量承諾率和生產技術培訓率全部達到100%。投資230多萬元建立市級農產品質量追溯平臺,將120家主要農產品生產基地納入追溯范圍,統一配備電腦、速測儀、追溯寶等相關設備。消費者只要掃描產品上的二維碼,就可以獲得農產品耕種、用藥、采摘、初加工及檢測等生產全過程信息。既保障了公眾知情權,又維護了公共健康。
3.風險預警,凸顯聯動管理實效。在農貿批發市場和各個標準化農產品生產基地免費安裝農藥殘留檢測儀,是榮成市建設農藥質量追溯體系的重要一環,可有效防控不合格農產品在市場上流通。目前,榮成市正積極構建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預警機制和聯防聯控機制。今年以來,由市農安辦牽頭聯合農業、海洋與漁業、畜牧、檢驗檢疫、公安、市場監管、食藥監等部門,集中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對違規試劑全部沒收、集中清理,對違規單位依法查處,并通過新聞媒體宣傳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開展情況,在全社會營造人人關心、共同參與的氛圍。
(岳建偉 修驚偉 榮成市農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