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娟
我院70例老年口腔修復臨床分析
●何文娟
我國現已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老年健康日益引起社會關注,臨床證據表明大多數老年人都存在牙科疾病。老年人的牙齒問題如牙列缺失、缺損等非常普遍,嚴重影響了老人的咀嚼、消化、語言能力和心理健康,而且口腔問題不得到及時糾治會影響到患者的消化功能,不良的口腔衛生和慢性牙病也會影響全身健康,因此有效地施行口腔修復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我院在 2014 年 6 月~2016 年 12 月收治了 70 例老年口腔修復患者,現將其治療經驗分享如下。
老年;口腔;修復
1.1 一般資料
選擇 2014 年 6 月~2016 年 12 月在我院行修復治療的 70 例老年患者,其中,男性 40 例,女性 30 例;年齡 58~87 歲,平均 66.5 歲。
1.2 方法
(1)所有病例在修復前均認真行口腔檢查和治療, 由專業的口腔修復醫生(鑲牙醫生)進行檢查,制定治療方案。
(2)拔除殘根、松動不能保留的牙齒,治療口腔內有問題的牙齒。
(3)實施補牙、洗牙、牙周疾病的系統治療,并保證剩余牙齒的健康。
(4) 修復醫生進行牙體預備,取印模,適戴牙。
(5)戴牙及復查。同時分析食物嵌塞、顳下頜關節、修復前后的咬合關系等情況。
1.3 結果
70 例病例中 40 例(62.5%)為活動義齒修復,共缺失牙齒 325顆,平均每人缺失 8.5 顆。30 例(37.5%)為固定義齒修復。40 例老年患者中,全口義齒 10 例,上半口義齒 5 例,下半口義齒 10 例,贗復體 5 例。30 例固定義齒修復中,男 15 例,
2.1 修復前應注意的問題
①老年患者缺牙后若長時間不修復,一方面可促使余留牙的移位、伸長及牙槽骨的吸收;另一方面,易形成各種不良咀嚼習慣,如單側后牙缺失,易形成偏側咀嚼習慣,雙側后牙缺失或全牙列缺失,易形成前牙咀嚼習慣或前伸合習慣,這些都會給修復治療帶來一定困難,應引起臨床醫師的重視。②修復前了解老年患者是否戴過義齒、何種類型義齒,以及義齒使用情況和存在問題。由于各類義齒的適應性不同,戴過固定義齒的患者易對可摘義齒不滿意,而戴可摘局部義齒者又不易適應戴全口義齒。③要耐心傾聽老年患者對義齒的要求,盡可能滿足他們的愿望。但也不應隨意做出絕對性答復,須根據患者口腔實際情況預判性說明原因,以取得患者及家屬的信任與合作。④應從老年患者的心理和實際功能出發,盡可能多地保留原有牙齒,甚至殘牙。這樣既有利于義齒固位,也可保留原有頜位關系和頜型,以及保持原有的感覺功能。凡有下列情況者亦可考慮暫時保留:如余留牙可承擔咀嚼一般食物的能力, 牙齒移位不嚴重, 對修復影響不大者;牙周無溢膿,牙松動不超過Ⅱ度、牙槽骨吸收不超過 2/3 者;對義齒固位,尤其下頜義齒固位有幫助者;年老體弱有慢性病不宜拔牙者。
2.2 修復方法
活動義齒修復是當前老年人口腔修復治療的主要方法。老年人活動義齒修復治療的種類多, 包括各種可摘局部義齒、 全口或半口義齒、顳下頜關節病的矯形治療、各種防嵌器、各種夾板(包括假牙齦)以及贗復體等。 可摘局部義齒相對便宜, 其機械性能較差, 戴用不舒適,也不利于口腔衛生。但其易于修改,可較容易地修改加牙,有利于患者適應將來的全口義齒。固定義齒體積小、無異物感、舒適、不妨礙發音,患者不需要取戴,咀嚼舒適,缺牙較少、缺牙間隙小、余留牙健康的老年患者,也可以考慮安裝固定義齒。老年患者選擇修復方法時, 口腔醫師應綜合考慮患者的全身健康情況、 缺牙部位、 咬合關系,牙齦及牙槽骨情況等多種因素。
2.3 牙周疾病的預防
牙周疾病是另一種口腔常見病和多發病。牙周疾病是發生在牙周組織的疾病, 包括牙齦炎和牙周炎兩大類。 牙周疾病的病因比較復雜,有局部因素或全身因素引起的牙周疾病;局部因素是指牙菌斑的作用,這是造成牙周疾病的根本原因,也稱為牙周疾病的始動因素,牙菌斑的形成和聚集直接與口腔衛生的好壞密切相關,也與牙齒排列不齊有關;全身因素是指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病、營養不良和某些遺傳性疾病等會降低機體抵抗力,增加機體對牙菌斑中的致病菌的敏感性,加重牙菌斑的致病作用。
2.4 口腔修復后的保健
老年人口腔修復后的保健十分重要,關系到老年人修復的成功與否及使用壽命。口腔修復后應定期復查,以半年復查一次為宜,全口義齒宜在 4~5 年作全面修理如墊底或重制。由于老年人口腔內環境的改變,應特別注意對繼發齲及根齲的防治, 對殘留的牙根應注意清潔,對殘留牙根的牙周狀況定期檢查,防止因進一步齲壞及牙周破壞損傷余留的牙齒和牙根。老年人的固定義齒和種植義齒修復術后都特別強調保持局部清潔。
總之,老年人無論在生理、病理、心理狀態方面都有其特殊性。要使老年人牙列缺損或缺失獲得良好的修復效果,口腔科醫師不僅必須具備良好的系統知識與專業技能,而且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把握問題的關鍵。在整個修復過程中應注意做到全身與局部的相互兼顧、治療與護理的相互配合及治病與防病的相互結合,不斷改變老年人口腔疾病治療條件,總結臨床經驗,為發展老年口腔醫學事業不斷進行探索。
(作者單位:定西市第二人民醫院)
[1]李線絨,白樂康.老年缺牙患者口腔健康與牙缺失情況調查分析[J].中華老年口腔醫學雜志,2010,7(5):279-281.
[2]潘小波,598例老年口腔修復問題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報,2009,23(6):24.
[3]洪江,316例老年患者口腔修復問題的臨床分析[J].中國7醫學創新,2010,7(19):46-47.
China has gradually entered an aging society, and the health of the elderly is attrac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e clinical evidence shows that most elderly people have dental problems. The old teeth problems such as tooth missing, defect is very common, serious impact on the old man’s chewing, digestion, language ability and mental health, and oral health problems don’t get timely remedy can affect the digestive function of the patients, poor oral hygiene and chronic dental disease can also affect the body health, thus effectively perform dental restorations can improve the life quality of old people. Our hospital
70 elderly oral repair patients from June 2014 to December 2016, and the treatment experience was Shared as follows.
∶old age; The mouth repa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