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淺談尿毒癥患者的透析護理
●王海燕
目的:探討尿毒癥患者的護理方式。方法:總結400例尿毒癥患者的護理過程。結果:本組400例尿毒癥患者均有一定的好轉。結論:給予尿毒癥患者及時的照顧與護理,包括飲食護理、心理護理、癥狀護理,并對其進行科學的健康指導,從而使患者盡快消除對疾病的恐懼,增加戰勝疾病的信心和決心,以達到積極配合醫院治療和護理的目的。
尿毒癥;血液透析;護理
尿毒癥是指急性或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晚期所發生的一系列癥狀的總稱。此病發展到嚴重階段時,由于代謝產物的蓄積,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的紊亂以致內分泌功能的失調,將引發機體出現一系列的自體中毒癥狀。我院自開展血液透析治療尿毒癥以來,共收治尿毒癥患者400余例。本人在護理該類患者的過程中總結出了一些經驗,如下:
1.1 應囑咐患者,一定要臥床休息。尿毒癥患者應保證充足的休息和良好的睡眠,不要從事任何力所不能及的活動。如出現煩躁不安、抽搐時要防止舌咬傷,上下牙之間用紗布卷墊上,并加用床欄避免患者掉下床。1.2應給予患者高熱量、高維生素,優質低蛋白的飲食。合并高血壓的患者應限鈉鹽的攝入,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應予以優質高蛋白飲食。因此,要盡量選用那些營養價值較高的雞蛋、牛奶等動物蛋白質食物,而少用豆制品等植物蛋白食物。
1.3 呼吸有氨味者,應加強口腔護理。對于生活可以自理的尿毒癥病人來說,可以在自行或他人協助下堅持早晚刷牙,飯前餐后漱口。既可保證口腔的清潔濕潤,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增加食欲的作用。對于不能下床生活不能自理的重癥尿毒癥患者,應予以特殊的口腔護理,可由護士或家人進行口腔護理,按需要準備口腔護理物品。
1.4 對于合并皮膚搔癢的患者來說,可囑患者,用用熱水擦浴,切忌用手搔傷皮膚。要保持病房的整潔,房內溫度在22℃~24℃之間,濕度則為55%~60%,防止過于干燥或潮濕。每日可通風2次,定時觀察患者的皮膚是否完整、有無皮疹、發紺及淤斑。要保持皮膚的清潔、防止潰瘍,就要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沐浴液,并且防止皮膚長時間受壓。
2.1 對于臥床休息的患者來說,如果出現了意識不清、煩躁不安、抽搐、昏迷等癥狀,應立即為其安放床欄,并加強巡視,以防墜床。
2.2 對于嘔吐、腹瀉頻繁的患者來說,應注意水、電解質紊亂,出現有關癥狀時應及時通知醫生。
2.3 對于因腦部出現異常表現或低鈣而出現抽搐的患者來說,應及時保護患者以免其進行自我傷害,并立即通知醫生。
2.4 對于由代謝產物的儲留所導致的皮膚癌癢,可用熱水擦浴,切忌用手搔傷皮膚,避免感染。預防褥瘡的發生。
2.5 對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來說,護理人員需按心功能不全護理常規執行。
3.1 加強護患溝通患者進入透析室后,護理人員應微笑有禮貌地接待,主動耐心地解釋血透中的注意事項,用自己的行動,語言去感染患者,讓患者在關愛中進行血透治療 J。護理人員應主動征求患者的意見,耐心傾聽患者的訴說,態度和藹可親,熱情耐心,細致周到,給患者適當的鼓勵和教育,幫助患者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在工作中護士應具備良好的職業素質,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高度的責任心、扎實的專業知識和熟練的操作技術,讓患者有安全感和信任感。
3.2 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 護士應了解患者的個性特征和產生不良心理反應的原因,用己好轉的病例進行舉實例,來減輕患者的恐懼、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護士應告知患者,主治大夫具有豐富的經驗,使其放心接受治療;護士要善于了解患者的需要,關心患者的飲食和睡眠,做好健康教育,使患者增加對血液透析的認識,減輕不良情緒。醫務人員應針對患者在透析過程中出現的各種不適能作出及時、準確的判斷,用最快的速度使患者得到緩解。以增加患者對醫務人員的信任感,提高患者在透析治療中的依從性。
3.3 做好患者家屬的工作加強與透析患者家屬溝通,告知家庭支持的重要性。積極爭取家屬的配合,在生活上給予更多的關心和照顧,精神上給予安慰和鼓勵,讓患者感到家庭的溫暖。患者由于長期的血液透析疾病的不可逆,長期缺少與外界的接觸,易產生抑郁、苦悶、孤獨的情緒,因而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應鼓勵患者生活自理,參加一些社會活動。同時為每一位患者建立個人檔案,隨時保持聯系,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進行適時的心理干預,使患者能及時得到心理護理。
3.4 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由于文化水平不同、社會經驗不同,患者對疾病的認識也不同。我們應向患者介紹疾病的變化規律、注意事項、血液透析的應用、并發癥用藥特點,指導患者合理的膳食,適當的運動,增強自我保健意識,對治療和護理有促進作用。
營養不良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發病率較高,且直接影響血液透析的治療質量,甚至是導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蛋白質營養不良、熱量營養不良或者混合營養不良是三種主要營養不良。透析患者通常發生的營養不良為混合型。為了從根本上改善透析患者的營養不良狀況或預防營養不良的發生,護理人員應在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進行血液透析的同時,進行相應的飲食護理。
4.1 對透析患者進行營養知識的健康教育,使患者能根據營養師的指導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食物。飲食原則為高熱量、高蛋白、優質蛋白、低鹽低脂、高鈣低磷,注意補充鋅及多種維生素等。
4.2 要針對患者的特殊性,幫助患者調整飲食結構,建議患者少食多餐。重視對貧血的治療,適當增加體力活動。
4.3 要強調充分透析在營養不良發生中的重要性,使患者了解透析不充分是導致營養不良發生的重要原因。
4.5 補充維生素尿毒癥患者多有合并消化不良的癥狀,通過食物來補充營養是不能滿足這類患者的身體需求的,因此,需在醫師的指導下,口服維生素B、C、D等。
出院時,護理人員要給予患者科學的健康指導,告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避免感染,不可過于勞累,飲食要有規律;避免使用可損傷腎臟的藥物;要積極治療原發性疾病,延緩患有腎功能不全患者疾病的進展;要指導病人根據自己腎功能的現狀,采取合理的飲食方案;指導病人注意保暖,防止受涼,預防繼發感染的發生。最后,要囑咐病人注意勞逸結合,努力增加自身機體的免疫能力,并定期做好門診復查。
(作者單位:安徽合肥市第八人民醫院)
[1]趙海平,王健.血液透析患者的社會支持和希望[J].中華護理雜志,2000,35(5)::306-308.
[2]陳翠清,陳潔萍.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特征與護理干預[J].臨床醫學工程,2009,16(10):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