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 方
血液透析中低血壓的預防和護理
●班 方
目的:本文探討的目的是減少透析病人的低血壓發生,為以后的護理工作提供可借鑒的參考經驗。方法:將低血壓的產生原因進行闡述和分析,并提出要加以預防和護理。結果:分析低血壓的產生原因,之后加以預防和護理,是明顯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的,并且還可以減少透析中低血壓的發生率。
血液透析;低血壓;預防;護理
低血壓是血液透析最常見的急性并發癥之一,據報道,血液透析過程中患者低血壓的發生率約為20%―40%,減少血液透析中低血壓的發生對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非常重要。我們通過對低血壓原因的分析,針對病因進行預防和護理有效的減少了低血壓的發生。現對2016年1月~2016年9月進行血液透析的60例患者的護理經驗報告如下:
選擇我院在2016年1月~2016年9月進行血液透析的60例患者,其中有急性腎衰的患者有11例,有高血壓的患者有14例,慢性腎衰的患者有35例,患者年齡在25歲-75歲之間。最后通過總結出低血壓的原因并針對原因加以預防和護理。
2.1 有效循環血量不足
透析早期血壓下降是由于透析誘導期患者,年老體弱及透析前有低血壓傾向的患者,如透析開始血泵轉速較快,體外循環血量突然增加,而血管反應低下,引起回心血量減少心搏出量降低;透析間期患者體重評估不準確,超濾速度過快過多。
2.2 自主神經病變和血管收縮降低
慢性腎衰患者常伴有自主神經病變。主要表現為透析患者壓力感受器和交感神經末梢功能障礙及對血管加壓物質的反應性降低。
2.3 內分泌性因素
心鈉素是由心臟產生和釋放的一種多肽激素,有利鈉排水作用,血管內容量是刺激心鈉素分泌釋放的主要原因。尿毒癥患者的鈉水潴留刺激心鈉素分泌釋放,加之心鈉素清除障礙,故有心鈉素的潴留,血液透析不能有效將其清除,致透析結束時血壓降低。
2.4 低氧血癥與低血壓
透析相關性低氧血壓癥與透析中低血壓發生相關。據報道,心肺功能正常的慢性腎衰患者在血透時吸入空氣時,有出現氧分壓下降,并有低血壓。
2.5 藥物的影響
透析前服用降壓藥,降低了機體對血容量減少引發的縮血管反應,容易發生透析中低血壓和透析后體位性低血壓。
2.6 透析過程中進餐
進餐可使迷走神經興奮,分泌大量消化液,胃腸血管擴張,血液分布于消化系統,導致有效循環血量減少,產生低血壓。
3.1 設定合適的干體重,每次超濾量<體重的6%—7%;應用碳酸氫鹽透析液;透析液鈉濃度不要低于血鈉濃度;有低血壓傾向的患者透析前不要服用降壓藥,透析過程中盡量不要進食,低溫透析,減少透析中低血壓的發生。
3.2 進行衛生知識宣教,使血透病人懂得適當控制進水量的重要及虛報體重的危害性。對透析間期的體重增長嚴格控制,必須要控制在1 kg/d內。由醫護人員監測體重,以防病人虛報體重致過快、過量脫水而發生低血壓。需服用降壓藥者,在透析當天讓病人在透析后服藥,血透前服用抗高血壓藥物,其藥效在血透中發揮,可使血壓降低。
3.3 透析過程中,要積極巡視,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每30-60min測血壓、脈搏一次;主動詢問患者及時發現病情變化。
3.4 透析者發生低血壓時應立即取頭低腳高位,適當減慢血流量,降低超濾率或暫停超濾,快速補充血容量。吸氧可緩解部分患者低氧血癥,增加心肌收縮力。通常輸注生理鹽水100~200mL后癥狀會迅速好轉,癥狀較重者可加大輸液量,還可考慮采用高滲鹽水、高滲葡萄糖液、甘露醇或白蛋白等,并積極尋求誘發低血壓的原因,并加以解除。
3.5 病人出現嘔吐時,應將頭偏向一側或側臥,口角放彎盤。鼓勵病人及時吐出及時清理,避免誤吸引起嗆咳或吸入引起肺炎,切忌用衛生紙堵在嘴邊,邊接邊擦,病人聞到異味時會加重嘔吐。
3.6 增強營養:對處于血壓透析狀態的患者,必須要引導患者學會自我調整,保證每天身體都能及時吸收必要的營養元素。護士需指導患者盡量多進食一些優質的動物蛋白質、應用促紅細胞生成素,這對于貧血的改善很有幫助。
分析低血壓的產生原因,之后加以預防和護理,是明顯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的,并且還可以減少透析中低血壓的發生率。
(作者單位: 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人民醫院 )
[1]實用血液凈化護理培訓教程.文艷秋主編[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4:10.
[2]桑慧穎,張燕,喬莉.血液透析相關性低血壓的觀察和護理措施[J].醫學理論與實踐,2006,(19):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