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林 南杰
研究超聲引導下粗針穿刺活檢在頭頸部腫瘤診斷中的臨床應用
●李智林 南杰
目的 研究超聲引導下粗針穿刺活檢在頭頸部腫瘤診斷中的臨床應用。方法 回顧性分析64例頭頸部腫瘤患者的超聲引導下粗針穿刺活檢的結果與手術后病理診斷結果。結果:64例病理檢出率93.4%,其中惡性病變28例,良性病變36例,除8例不需手術治療外,余56例均與最后手術病理檢查結果一致。結論:彩超引導下頸部腫瘤的粗針穿刺活檢技術能夠快速、準確地獲取腫塊的病理診斷,為進一步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提供依據。關鍵詞:超聲引導;頭頸部腫瘤;粗針穿刺;活檢
頭頸部腫瘤除了來源于甲狀腺、涎腺和頸部淋巴結外,尚有其他來源,其來源復雜、多樣給臨床診斷及治療帶來困難[1]。超聲引導能清晰顯示腫瘤內部組織結構,聯合應用超聲引導下粗針穿刺活檢可以獲得初步病理診斷,二者聯合應用對于頭頸部腫塊的良惡性的判斷具有重要價值。
1.1 一般資料
從本院2015年1月-2016年9月門診收治頭頸部腫瘤患者中選取66例作為研究對象,男34例,女32例,年齡10~78歲,平均(40.3±3.5)歲。66例患者首先經由2名有經驗的超聲科醫生診斷,初步確定甲狀腺腫物40例,頸部腫物18例,涎腺腫物3例,脂肪瘤2例,神經來源腫物3例。為進一步明確診斷,經患者同意,對66例患者行超聲引導下粗針穿刺,其中2例因取材較少或組織來源不能確定外,余64例患者均取得準確病理診斷結果,除8例不需手術治療,余56例均與最后手術病理檢查結果一致。
1.2 方法
1.2.1 使用儀器
采用PHILIP IU22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匹配高頻探頭(4~8MHz)和美國產的BARD Magnum TM Biopsy System槍。
1.2.2 方法
超聲檢查采用暴露病變部位的體位,首先進行常規超聲發現病灶后觀察腫塊特征(包括腫塊的位置、形態、包膜、邊界及內部回聲、與周圍組織的關系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等);然后再行超聲引導下粗針穿刺活檢。常規消毒、鋪巾,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采用巴德可調式自動活檢槍16G活檢針,在超聲引導下選擇合適部位將穿刺針反復穿刺2~4次,取材長度15~20mm,后用10%的甲醛溶液固定送病理組織學檢查[1]。
66例患者全部穿刺成功,未出現并發癥。有2例病理診斷失敗,其中1例因腫塊較小、取材較少未能診斷,1例組織來源不確定。64例腫瘤患者中良性腫塊36例,其中結節性甲狀腺腫28例,腮腺混合瘤3例,神經鞘瘤2例,淋巴結結核2例,淋巴結炎1例;惡性腫瘤28例,甲狀腺癌17例,惡性淋巴瘤5例,淋巴結轉移性癌6例。64例患者中除8例(其中包括惡性淋巴瘤5例,淋巴結結核2例,淋巴結炎1例)未進一步接受手術治療,56例接受手術的患者最后病理結果與超聲引導的粗針穿刺結果比較,超聲引導粗針穿刺活檢診斷的準確率100%。
頭頸部腫瘤在臨床上很常見,病變組織來源復雜多變,僅依靠超聲、CT、MRI等影像學資料并不能做出準確的病理診斷[2]。超聲引導可以初步判斷頭頸部淺表腫瘤的可能組織來源及其與周圍軟組織的關系,并且判斷腫塊的良惡性[3]。但是有時惡性腫瘤也具備良性腫瘤的某些特征,分化好的惡性腫瘤有時有完整或不完整的包膜。相關學者應用實時超聲彈性成像對淺表腫瘤的診斷時有1例漏診的低度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2],表面有假包膜,超聲誤診為良性腫瘤。本組觀察66例因頭頸部腫瘤就診的患者接受了超聲引導下的粗針穿刺組織活檢,除2例未得到病理診斷外,其余64例均取得準確病理檢查結果,與國外學者研究結果相近。同時還有學者對40例FNACB穿刺未能明確診斷的頭頸部不明性質的腫塊行粗針穿刺活檢(CNB),36例獲得了足夠的診斷組織標本,其中22例又行手術切除活檢,結果粗針穿刺與手術活檢與手術切除活檢的病理符合率86%,14例未被活檢的患者中12例粗針穿刺活檢診斷結果為淋巴瘤。有研究顯示,回顧性分析88例頭頸部不明性質的實行腫塊患者,采用超聲引導下的CNB穿刺181次,結果成功率100%,CNB對腫塊的良惡性鑒別的敏感性、特異性、準確率分別為98.1%、100%、98.8%。超聲引導下粗針穿刺活檢尤其適用于可疑淋巴瘤的患者,既能減少手術創傷,又能準確診斷,為及時診治患者疾病帶來便利。
文獻報道多為細針吸引細胞學檢查診斷腫瘤,而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取材量少,難以行組織學檢查,在臨床診斷中有一定缺陷[4]。采用超聲引導下采用粗針穿刺活檢的方法,首先超聲可以清晰顯示腫塊內部組織結構,以及腫塊與周邊組織的毗鄰,如神經鞘瘤,做到了定位準確,陽性率明顯高于“盲穿”,可以避免對頸總動脈和頸內靜脈血管的損傷,穿刺保證取得100%的成功率,也使病理檢出率得到有效提高[5]。
綜上所述,針對頭頸部腫瘤患者而言,通過超聲引導下粗針穿刺活檢方式進行診斷,臨床準確性較高,能夠準確判斷患者頭頸部腫瘤類型,從而及時為患者制定治療方案,提高患者治愈率,在臨床上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值得廣泛應用和推廣。
(作者單位:山西省腫瘤醫院頭頸外科)
[1]程志剛,韓治宇,劉方義,于杰,陳洪峰.超聲引導液體隔離法輔助粗針穿刺活檢對頸部大血管旁淋巴結轉移癌的診斷價值[J].中國醫藥導報,2017,(10):131-133+181.
[2]M.D'Onofrio,R.De Robertis,E.Barbi,E.Martone,E.Manfrin,S.Gobbo,楊心悅.胰腺實性腫瘤超聲引導下經皮細針穿刺活檢:10年2000余例實驗及文獻回顧[J].國際醫學放射學雜志,2016,(04):459.
[3]張惠,鄧立強,向素芳,宋軍.超聲及超聲引導下粗針穿刺活檢對妊娠期乳腺癌的診斷價值[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6,(06):453-455.
[4]侯慧,張琪琪,李可.超聲內鏡引導下細針穿刺活檢對胰腺腫瘤的診斷價值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6,(15):93-94.
[5]王昀,劉愛軍,王月香,韋立新,王殿軍.超聲引導下粗針穿刺活檢診斷肢體骨及軟組織病變的準確性分析[J].診斷病理學雜志,2010,(04):249-252.
李智林(1982~),男,山西省汾陽市人,主治醫師,碩士,主要從事頭頸腫瘤外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