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云計算”的數字圖書館服務模式探究
所謂云計算,就是一種基于互聯網的計算方式,通過這種方式,共享的軟硬件資源和信息,它可以按需提供給計算機和其他設備。它主要存在于分布式計算機中,其運行過程與互聯網有諸多相似之處。如下主要探究與“云計算”相結合的數字圖書館服務模式。
此種模式較為方便,由于只有一個入口,用戶只需登進這個入口便可訪問設備內所存儲的各種資源。除了可以獲取資源外,用戶還可以對站內資源進行組織和管理。如可將自己擁有,而站內缺少的資源進行上傳,將站內已有龐雜的資源進行分類和整理等。就目前采用云計算的圖書館服務模式的狀況來看,其大多資源都是保存在分布式計算機中,需要我們進行分布式訪問。具體說來,讀者如果有不同的資源需求,必須進入不同的數據檢索系統,登入所需資源的檢索頁面。采取云計算的數字圖書館,其主要服務平臺是基于網絡技術的云,有的云負責提供資源,有的云負責提供隨時更新的數據,有的云負責提供軟件服務,我們可以使用WEB程序對其進行語義解讀,然后將其組合成新的應用程序,使其所有內容都呈現在WEB上。這樣一來,我們就將各種云所存儲的各種資源都集中到一起,形成一個只有一個入口,但包含所有數據的服務平臺。顯然,這種服務模式可以為用戶節省時間,簡化其檢索程序,顯得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事實上,處于云系統之外的用戶會感覺這是一套整體的服務,而實際上這些服務是由存儲在各種云中的資源共同提供的。
所謂平臺服務,就是建立服務中心,當用戶體驗出現問題時,可以直接向這一明確的服務中心提出問題和意見,更直接有效的獲得解答。數字圖書館云戰略,顧名思義,就是為數字圖書館建立一個統一的服務中心,為使用數字圖書館的廣大用戶服務。這種做法顯然具有多方面的好處。首先,它可以有效組織和整理館內資源,使所存儲的資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其次,建立的服務中心體系使得固定存在的云系統變得靈活可控,更能夠滿足用戶的多樣化需求。最后,這種方式可以促進用戶的參與管理圖書館的意識,有利于圖書館的科學化管理。通過服務中心這一平臺,圖書館不僅能夠高效的完成對資源的管理與整合,還可以為用戶提供導航等服務。此外,這一服務模式還大大增強了用戶和圖書館之間的互動與交流。由于用戶搜索資源的過程和圖書館提供資源的過程都是依靠“云”這一中介完成的,雙方也都可以通過這一平臺看到對方的需求和資源狀況,可以對相互的工作進行交流和提供建議。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數字圖書館必須依賴云服務平臺才能更好的發揮其功能。
這種形式實際上是獨具個性的,是為每一個用戶所量身定制的模式。通過對用戶實際情況的了解,其中主要包括知識結構,用戶需求以及行為方式這三個方面,從而有效的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在這種情況下,云技術的出現為個性化服務提供了更為方便快捷的方式,并且更具針對性,簡易信息聚合技術在社會范圍內的大面積應用實際上大大增加了讀者的自主選擇性,例如博客就是簡易信息聚合技術在現代應用的典型,博客作為一個供私人使用的軟件,已經開始使用圖書館以增加個人的知識性。同時圖書館對這些私人信息進行整合,并在這些數據的基礎上建模,通過對這些真實數據的研究提供更為合理精確的信息以及更為高質的服務,當然,云服務只是用于提供服務的一種方式,而不是最終的目標。
在該種方式下,更要加強圖書館之間的合作,及時有效的分享信息,在此基礎上,可以建立完善的基礎設施,減少不必要的硬件花費。除此之外,利用網絡的平臺,產生由于與傳統模式不同的由用戶主導而形成的新模式,和與網絡緊密相連的新型圖書館的模式,隨著時代的發展開始出現,這種新型方式的存在以用戶為中心,將用戶的需要放在第一位,通過用戶數據的錄入,并對這些信息進行整合分析,在云服務的情況下,也就是說在網絡高度發展和貫通的情況下,將用戶信息共享到更大的信息分享平臺,并通過信息的共享,使圖書館能夠高效的運行和工作,并且節省硬件開支,一舉多得。當然在這個過程中,用戶實際上是收益者,他們的需要在網絡平臺下得到了最大化滿足。
綜上所述,云圖書館有以下幾種好處,首先,云圖書館作為虛擬用品,實際上所需投資較少,一方面可以節約花費。另外,通過網絡可以促進不同圖書館之間的交流,加強圖書館之間的信息共享,加快數字化圖書館的建設,從而從整體上加強圖書館的信息服務能力,為用戶提供更為高效便捷的服務。
[1]吳冬梅.基于云計算的圖書館信息化建設[J].圖書館學刊,2013(08)
[2]李亞波.基于云計算的區域虛擬圖書館聯盟資源共建共享策略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2(23)
蔣琦琦,1983-,男,紹興人,工程師,現就職于杭州少年兒童圖書館,研究方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