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嬌玲
摘要:語文是一門飛揚作者靈性,飽含濃郁人文特色的學科,它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道德觀的形成和健康心理的培養有著其他學科無法替代的作用。小學語文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語言學科,它的特點體現在工具性、思想性、藝術性和綜合性上。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長期以來,小學語文教育偏重教學內容的工具性,而忽視了人文性。不能全面發揮語文學科作為陶冶情操、發展個性、培養學生人格素質的特別功能。
關鍵詞:小學語文;心理教育
一、語文教學對心理健康教育的積極作用
1、小學語文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學科。對于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著得天獨厚優勢的小學語文學科來說,其有趣的課文內容,豐富的人文內涵,積極向上的思想價值,可以更好地陶冶學生的性情,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學生形成健康心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在此同時,還注重對學生思想品格、情感意志、心態個性和良好行為等心理品質方面的培養。高度關注學生健康成長,追求學生可持續發展的小學語文教學,是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徑和保障。
2、小學語文課程蘊涵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小學語文教材內容形象、生動,涵蓋的內容廣泛,包括文字詞句訓練、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都能夠陶冶情操,啟迪人生,實現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育目的。
(1)正面形象的感召性。文學作品尤其是小說是展示人性多樣化的一個舞臺,是真實生活的再現。“語文教材中的群體人物畫廊為學生認識世界、了解人生、體驗情感提供了一個色彩斑斕的空間。也為學生心理品質的優化提供了有血有肉的憑借物”。文學作品中的正面形象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感召作用,比單純的心理健康課程更有效。
(2)反面形象的警戒性。這里所說的反面形象是指語文教材中所涉及的一些心理不健康的案例,尤其是文學作品中有著不健康心理的人物形象。接觸這些形象時,教師可以針對學生實際,對其進行深入透徹的分析解剖,指出其產生和形成的原因,達到警示的作用。教師應以這些內容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引導學生正確對待生活和人生,促進學生的個體心理成熟。
二、建立平等師生關系,培養學生意識品質
新課標要求教師放下架子,做學生的“真”朋友。學生不能生活在教師的陰影中,整日看教師的臉色,揣摩教師的心理。課堂上教師要學會欣賞而不是挑剔,要善于揚長而不是揭短,要讓學生高昂起頭而不是一次次打擊學生的自信。
語文教師要把課堂教學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把傳授書本知識與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有機結合起來,根據學科特點,訓練學生的注意力、思維能力和競爭意識等,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培養自信心。
1、堅韌不拔的精神。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一定會經受許多挫折,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耐挫能力,這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人格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競爭意識。麥爾萊爾等人認為,成就動機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環境的影響與教育的作用下發展起來的。因此,通過適當的訓練與培養,可以提高學生的成就動機。競爭是成就動機之一,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競賽性的讀寫活動,讓學生制定與自己實際相符合的目標,獲得成功的體驗。
三、滿足學生被賞識心理,促進自我發展
在課堂教學中,被老師賞識是激勵學生的重要手段。學生的一得之見得到老師的贊許,一技之長得到肯定,一篇作文得到鼓勵,一次作業得到表揚,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都可以強化學生自信、自尊、自愛、自持的信念,促進自我發展。我班有位新轉來的學生,初來乍到,沉默寡言。但他的日記寫得很有思想,經常表達一些自己獨到的觀點。于是,在征得他的同意之后,我在班上讀了他的日記,公開說我很賞識他的才華。后來,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這位學生的發言越來越多,并敢于駁間,提出自己新穎而獨到的見解,在班上開創了一股敢于創新的好學風。這充分說明了滿足學生的被賞識心理對學生的激勵作用。所以,教師應善于發現學生的長處,揚長避短,擇善而從、從善如流,指導學生蓬勃向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四、搭建平臺,通過課外活動實施心理健康教育
在學生心目中,老師是教書育人的先生,也應該與他們處于平等的地位。能將心比心,站在學生的立場,設身處地地為他們著想,誠心誠意為他們服務,能正確理解他們。一旦學生認為他們和老師是平等的,認為老師已和他們心理相容,心理相通,那么他們潛在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就會充分流露,以高漲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語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語文課堂僅僅是語文學習的一個小陣地。在小學生豐富的語文課外活動中更易找到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切人點,如專題討論和演講。在專題討論這個活動中,可以很好地將口語交際訓練與心理健康教育結合起來。演講是一種可以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滲透的語文課外活動方式,有效的演講可以起到很好的激勵作用。在小學生中進行一些與心理健康有關的演講,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技巧,另一方面有益于小學生心理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筆者組織了一個微型演講活動,稱作“課前三分鐘演講”,在這個活動中,可以結合學生當前心理狀況,隨時調整演講主題,給學生的心理發展提供良好的空間。
總而言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個多側面、多角度、多層次的長期而艱巨的系統工作,語文教師只有在充分尊重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的前提下,把心理健康教育目標與小學語文學科教學所含的有關因素,自然地、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樣在滲透式的教學過程中,才能發展學生健康的個陸,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格,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使學生全面、主動、和諧、健康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