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 雷
?
大劑量阿托伐他汀治療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
班雷
【摘要】目的探討大劑量阿托伐他汀治療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CHD)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方法選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本溪市中心醫院收治的86例PCI術后CHD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3例。對照組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鈣片20 mg/次,觀察組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鈣片,80 mg/次,1次/d,療程均為8周,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敏C反應蛋白(hs-CRP)水平及心臟缺血事件、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TG及HDL-C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觀察組患者的TC、LDL-C及hs-CRP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觀察組患者心臟缺血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大劑量阿托伐他汀鈣片治療PCI術后CHD患者臨床療效明顯,具有降血脂、預防PCI術后再狹窄作用,且無嚴重不良反應。
【關鍵詞】冠心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預后;阿托伐他汀鈣片;大劑量
本溪市中心醫院,遼寧本溪117000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CHD)是臨床常見的心內科疾病,隨著微創技術的不斷發展,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已廣泛用于CHD患者的治療中,研究發現術后仍有10%~20%患者出現狹窄。現代研究表明,他汀類藥物對介入術后的冠狀動脈再狹窄具有預防作用[1-2]。本研究就大劑量阿托伐他汀治療PCI術后CHD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進行探討,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86例PCI術后CHD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51例,女35例,年齡39~70歲,平均(62±6)歲,均無嚴重慢性肝、腎及腫瘤疾病;疾病類型:不穩定型心絞痛47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9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0例;其中合并高血壓34例,糖尿病14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3例。觀察組患者中,男30例,女13例,年齡39~69歲,平均(63±6)歲;疾病類型:不穩定型心絞痛25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3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5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9例,女14例,年齡39~70歲,平均(62±6)歲;疾病類型:不穩定型心絞痛22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6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5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疾病類型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所有患者均給予抗血小板、降血脂、維持電解質平衡以及抗感染等內科常規治療,同時對照組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鈣片,20 mg/次,1次/d;觀察組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鈣片,80 mg/次,1次/d。兩組患者療程均為8周。
1.3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敏C反應蛋白(hs-CRP)水平及心臟缺血事件、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治療前后血脂及hs-CRP水平比較治療前,兩組患者TC、TG、LDL-C、HDL-C及hs-CRP水平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TG及HDL-C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觀察組患者的TC、LDL-C及hs-CRP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及hs-CRP水平比較(mmol/L,±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及hs-CRP水平比較(mmol/L,±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TC TG LDL-C HDL-C hs-CRP對照組 43治療前 6.0±1.1 1.9±1.0 3.4±1.2 1.0±0.2 65.1±6.8治療后 5.0±1.0#1.5±0.7#2.9±0.9#1.1±0.1 38.5±3.0#觀察組 43治療前 6.1±1.0 1.8±1.1 3.3±1.0 1.0±0.2 67.1±6.3治療后 4.1±1.0#*1.4±0.7#2.0±0.9#*1.1±0.2 27.5±2.2#*
2.2心臟缺血事件發生率比較觀察組患者中,心絞痛1例,再次進行血運重建1例,心臟缺血事件發生率為4.7%(2/43);對照組患者中,心絞痛4例,再次進行血運重建3例,心臟缺血事件發生率為16.3%(7/43);觀察組患者心臟缺血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兩組患者手術及藥物治療前后均未見嚴重并發癥。
PCI是目前被認為治療冠狀動脈狹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且PCI后炎性反應是再狹窄的標志[3-4]。阿托伐他汀鈣片是一種強效他汀類降脂藥物,同時可通過抗炎性反應,對血管內皮具有保護作用[5]。已有資料顯示,強化阿托伐他汀鈣片治療能明顯降低C反應蛋白(CRP)、血漿腦鈉肽水平[6]。紀煥文[7]選取79 例PCI術后CHD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住院號尾號奇偶將其分為研究組和觀察組,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綜合方法進行治療,研究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鈣片,結果顯示兩組患者治療后血脂情況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研究組患者治療后白細胞計數、hs-CRP以及左心室心射血分數(LVEF)均明顯優于對照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病死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應用阿托伐他汀鈣片治療PCI術后CHD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僅可以提高治療效果,還能改善患者預后情況。王福貴等[8]研究結果顯示,對于對比劑引發的急性腎損傷,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鈣片可以有效預防對比劑腎病的發生。但臨床對于阿托伐他汀鈣片最佳治療劑量仍存在一定爭議,臨床多以基礎劑量為主,而部分學者則認為大劑量效果更好,且不增加不良反應風險[9]。楊澤棟[10]通過研究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鈣片對CHD患者PCI后療效影響,結果顯示PCI后隨著阿托伐他汀劑量增加,效果明顯提高。姬蘭云[11]研究大劑量阿托伐他汀鈣片用于治療PCI后CHD患者的臨床療效與安全性,結果顯示采用大劑量阿托伐他汀鈣片治療臨床效果明顯,且治療過程中心臟缺血事件情況的發生也明顯減少。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TC、LDL-C及hs-CRP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心臟缺血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提示大劑量阿托伐他汀鈣片治療PCI后CHD患者臨床療效明顯,具有降血脂、預防PCI后再狹窄作用,且無嚴重不良反應發生。
參考文獻
[1] 蔣紹軍,趙曉紅.大劑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患者介入術后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導報,2010,7(16):79-80.
[2] 劉軍,王珊珊,趙丕田.觀察大劑量阿托伐他汀治療冠心病患者介入術后的療效及安全性[J].中國實用醫藥,2013,8(25):177-178.
[3] 何國歡.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患者介入術中的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12):154-156.
[4] 葉廣寧,歐家滿,黃萬里.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對冠心病介入治療患者血脂的影響[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2,33(3):313-3l4.
[5] 郭勇,李孟玲,肖艷春,等.大劑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患者介入術后的療效觀察[J].四川醫學,2010,31(6):800-801.
[6] 李峰云,黃海濤,甄彤,等.大劑量阿托伐他汀治療介入術后冠心病患者的療效及安全性研究[J].青島醫藥衛生,2013,45(5):341-342.
[7] 紀煥文.阿托伐他汀對介入術后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預后的影響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4):31-32.
[8] 王福貴,徐梅,李文華,等.阿托伐他汀預防冠心病患者介入診療術后對比劑腎病的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3,8(2):144-145.
[9] 周利民,李開如,陶春明,等.阿托伐他汀對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療后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刊,2011,38(1):66-67.
[10] 楊澤棟.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對冠心病患者介入術后療效影響[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3,24(4):473-474.
[11] 姬蘭云.大劑量阿托伐他汀治療介入術后冠心病患者的療效及安全性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12):603-605.
【中圖分類號】R541.1
【文獻標志碼】A【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