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堯
?
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
在瞼板腺功能障礙患者治療中的應用價值
王堯
【摘要】目的探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在瞼板腺功能障礙(MGD)患者治療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沈陽二四二醫院收治的68例MGD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4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基礎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眼瞼觀察評分、癥狀評分、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眼瞼觀察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癥狀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基礎治療基礎上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療MGD,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治療效果。
【關鍵詞】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瞼板腺功能障礙;價值
沈陽二四二醫院,遼寧沈陽110034
瞼板腺功能障礙(meibomain gland dysfunction, MGD)是一種臨床常見的眼瞼慢性疾病,其可引發多種眼部不適癥狀,如眼部刺激、淚膜異常、眼表炎癥等,會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造成諸多不便[1]。本研究就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在MGD患者治療中的價值進行探討,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MGD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眼表疾病學》中有關瞼板腺功能障礙的臨床診斷標準,排除其他類型眼科疾病、對糖皮質激素過敏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4例。對照組患者中,男19例,女15例,年齡30~85歲,平均(62±5)歲;觀察組患者中,男20例,女14例,年齡32~86歲,平均(63±5)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診斷標準[2]瞼板腺體缺如;瞼緣及瞼板腺開口異常;瞼板腺分泌物數量和性質發生改變。
1.3治療方法對照組患者給予基礎治療:對眼瞼進行物理清潔,熱敷眼瞼5~10 min,然后將手指放于眼瞼皮膚表面相對瞼板腺的位置,邊旋轉邊向瞼緣方向推壓,以排出分泌物;同時口服強力霉素,50 mg/次,2次/d。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齊魯天和惠世制藥有限公司,批號:20130508,規格:3.5 g(妥布霉素0.3%,地塞米松0.1%)進行治療:每次將長1.0~1.5 cm的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入結膜囊中,3~4次/d。兩組患者的療程均為1個月。
1.4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患者的眼瞼觀察評分、癥狀評分、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眼瞼觀察評分標準:對上瞼5個瞼板腺進行觀察評分:均有分泌物為0分;3~4個腺體有分泌物為1分;1~2個腺體有分泌物為2分;所有腺體均無分泌物為3分。癥狀評分標準:無癥狀為0分;偶爾發作為1分;1周發作次數小于3次為2分;經常發作為3分;1周發作次數大于6次為4分;1周發作次數大于10次為5分。
1.5療效判定標準顯效:臨床癥狀均消失,眼瞼觀察評分≥2分;有效:臨床癥狀明顯改善,1分≤眼瞼觀察評分<2分;無效:臨床癥狀無變化,眼瞼觀察評分<1分[3]。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6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16.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眼瞼觀察評分、癥狀評分比較治療前,兩組患者的眼瞼觀察評分、癥狀評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眼瞼觀察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癥狀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眼瞼觀察評分、癥狀評分比較(分,±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眼瞼觀察評分、癥狀評分比較(分,±s)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眼瞼觀察評分 癥狀評分對照組 34 0.7±0.6 2.0±0.5 4.6±0.4 1.79±1.24觀察組 34 0.6±0.5 2.8±0.4 4.7±0.3 0.82±0.13 t值 0.0034 4.5712 0.0041 4.6317 P值 >0.05 <0.05 >0.05 <0.05
2.2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患者中,顯效25例,有效7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4.1%(32/34);對照組患者中,顯效15例,有效12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為79.4%(27/34);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在整個治療過程中,觀察組患者眼瞼水腫3例,結膜充血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1.8%(4/34);對照組患者中,眼瞼水腫4例,結膜充血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4.7% (5/34);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MGD是蒸發過強型干眼癥的主要原因[4],目前,其具體發病原因尚不清楚。相關研究表明,在早期階段,MGD患者的瞼板腺脂質構成異常,主要表現為游離脂肪酸增高,形成泡沫,蠟酯下降等,進而影響淚膜的穩定性,使膽固醇酯升高,阻塞導管,為細菌繁殖提供有利環境。此外,紅斑狼瘡、酒糟鼻等因素也會導致MGD的發生[5]。MGD多見于中老年人,無明顯性別差異,主要臨床表現為眼紅、眼部燒灼感、異物感、干燥感,刺激感、癢、視力波動、流淚等;體征主要表現為瞼緣增厚,可伴有紅斑、過度角化等。
臨床治療的主要方法有清潔眼瞼、熱敷、瞼板腺按摩、營養支持、應用激素以及抗生素等。通過眼瞼熱敷能夠增加眼瞼周圍局部血流,溶解瞼板腺脂質,有利于穩定患者的淚膜脂質層,緩解其刺激癥狀。而瞼緣擦洗能夠去除瞼緣周圍碎屑以及堵塞瞼板腺導管開口的固化分泌物,從而能夠減輕外部瞼板腺開口堵塞。瞼板腺按摩簡單方便,是患者在家即可實施的常用物理療法。臨床常用藥物主要有四環素類、強力霉素以及米諾環素。四環素類藥物能夠消除炎癥,調節免疫力,促進細胞增殖,還能夠通過改善瞼板腺脂質構象,增加瞼板腺的流動性,緩解腺導管堵塞,從而改善其癥狀[6]。本研究所用的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是一種復合制劑,其主要成分為妥布霉素和地塞米松,妥布霉素是一種抗生素,具有抗敏感微生物活性的作用;地塞米松是一種糖皮質類激素,具有抗炎、抗毒、抗過敏等作用。將其應用于MGD患者的臨床治療中,能夠有效減輕患者角膜炎性反應。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眼瞼觀察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癥狀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在基礎治療基礎上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療MGD,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李莉.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療瞼板腺功能障礙的療效和安全性[J].河南醫學研究,2015,24(2):76-77.
[2] 岳麗.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在瞼緣炎治療中的療效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3,17(17):2211-2212.
[3] 沈國紅.中西醫結合治療瞼板腺功能障礙臨床觀察[J].新中醫,2014,46(6):122-123.
[4] 王勇,張海萍.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療瞼緣炎152例療效分析[J].北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15(1):63-65.
[5] 孫欣,裴付彬,魯博文,等.瞼板腺功能障礙臨床診治研究[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3,8(6):113-114.
[6] 陳玲園,葛英,宋愛華.白內障手術圍術期抗菌藥物預防性應用情況調查分析[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4,9(z1):159-160.
【中圖分類號】R777.1+3
【文獻標志碼】A【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2.038